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而生畏

鎖定
望而生畏(拼音:wàng ér shēng wèi)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年》。 [1] 
望而生畏指讓人看見了就害怕。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2]  [6] 
中文名
望而生畏
拼    音
wàng ér shēng wèi
出    處
《論語·堯曰》
注音字母
ㄨㄤˋ ㄦˊ ㄕㄥ ㄨㄟˋ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望而生畏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年》:“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 [1]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望而生畏”。 [1]  [2] 

望而生畏成語故事

鄭國執政官子產患病,他對子大叔(遊吉)説:“我要是死了,你一定會執政。只有有德之人能用寬緩之政來使民服順,其次就沒有比用嚴猛的辦法再好的了。火焰猛烈,百姓望而生畏,所以就很少會死於烈火;而水之性柔弱,百姓對水輕慢親近,喜好玩水,死於水的人就很多。所以很難實行寬緩之政。”子產病了幾個月後便死了。 [3] 
遊吉擔任了鄭國的執政官,他不忍心對百姓實行嚴猛之政,而實行了寬緩之政。於是鄭國的盜賊多了起來,他們在萑苻的沼澤聚眾搶劫財物。遊吉便後悔了,説:“我若早些聽從夫子的話,就不會到現在這個地步。於是遊吉發動了鄭國步兵攻擊萑苻一帶的盜賊,將他們盡數殺死,這才使鄭國猖獗的盜賊問題稍微有所緩解。 [3] 
孔子説:“做得好啊!政治寬鬆,百姓就輕慢,百姓輕慢就要用嚴猛的政策來糾偏。而政策過於嚴猛則百姓就會受到傷害,受到傷害便再實行寬緩的政策。用寬緩的政策來調節嚴猛之政,用嚴猛的政策來調節寬緩之政,這樣政治才能夠調和適中。《詩經》上説:'百姓也過於勞苦,大概可以讓他們過上安康的生活。恩惠賜予中原各國,用來安撫四方諸侯。這句詩講的就是施政要有所寬緩。,不要放縱那些假意附和的人,以此讓存心不良的人小心。要遏制住那些賊寇凌虐他人,他們從來不怕法度。這句詩是在説要用嚴猛之政糾偏。'懷柔遠方國家而親善近鄰國家,以此來安定我王。’這是在説寬緩與嚴猛相互平衡來促進政治和諧。又説:'不競爭也不急躁,不剛烈也不柔和。政治佈施從容適中,各種福祿就都匯聚而來。’這句詩是在講政治調和的最高境界。”等到子產死去,孔子聽説後流着眼淚説:“子產是真正有上古所謂仁愛品行的人啊。” [3] 

望而生畏成語寓意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成為君子,內在的品質當然是重要的,但外在氣質也很重要,要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所以,君子除了內在品質的修養外,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平時的舉手投足,都要非常得體。一個人的修養,真有威德,人家看見自然會害怕,這是威,而別人的害怕,並不是恐懼,是一種敬畏、敬重之意。如果威得使人真的恐懼,就是猛了。一個人衣冠端正,禮貌威儀都到了,別人無論是遠瞻或近看,自然都會有敬畏之心。 [4-5] 

望而生畏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望而生畏”指讓人看見了就害怕。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2]  [6] 
  • 運用示例
清·解鑑《益智錄·翠玉》:“玉靜坐不語。生視之,着粉太白,施朱太赤,豔絕之姿,較昔病顏大不侔矣。然顏如桃李,神通雪霜,令人望而生畏。” [2] 
清·梁啓超《戊戌政變記。殉難六烈士傳》:“阿兄歷年所陳改革之事,皆千條萬緒,彼政府之人早已望而生畏,故不能行也。” [2]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二章:“長安門、承天門、端門和午門,每道門是一道隔斷海岸的大山,使人望而生畏,無法越過。” [2] 
參考資料
  • 1.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113
  •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522
  • 3.    (清)吳楚材,(清)吳調侯編選;裴穎註譯. 古文觀止[M]. 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2020.04:36
  • 4.    徐亞斌編. 論語中的成語解讀[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20.12:159
  • 5.    南懷瑾講述. 論語別裁 下[M].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22.01:879-880
  • 6.    望而生畏的解釋|望而生畏的意思|漢典“望而生畏”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