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海寺

(河北省唐山市寺廟)

鎖定
望海寺,始建於唐朝初年,位於豐南區小集鎮鄭莊子村北,據碑文記載,由唐初名將尉遲敬德監造。
望海寺,經歷代重修,使這座大殿規模空前,享譽京東。全廟共有“四殿”、“四廟”,加之庫房、宿舍等房屋,共計99間。
中文名
望海寺
始建時間
唐朝初年
望海寺之規模
四大殿
地理位置
豐南區小集鎮鄭莊子村北

望海寺建廟由來

望海寺,位於豐南區小集鎮鄭莊子村北。在廟址的北邊,有一道東西走向的沙嶺子,呈弧形,不斷上漲,大有吞沒南面不遠的村落之勢。後來有一個南方來的術士路過此地,推算出附近要出一個“大人物”,甚至可能出“真龍天子”。於是他建議在沙嶺前建一座大廟,以免讓附近村落遭滅頂之災。經過附近20多個村莊向縣衙聯名上書,懇請建廟“壓邪”,才建成這座“望海寺”。

望海寺規模之大

望海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據碑文記載,由唐初名將尉遲敬德監造。後經歷代重修,使這座大殿規模空前,享譽京東。全廟共有“四殿”、“四廟”,加之庫房、宿舍等房屋,共計99間。

望海寺主體建築

1、山門殿,該殿坐北朝南,乃該寺之正門,門上懸藍色巨匾,上書“望海寺”三個金色楷書大 字。內供哼哈二將,分坐東西,手持“降魔寶柞”,面目威武雄壯,身高丈餘。
2、天王殿,內塑四大金剛,東西各二尊:一個懷抱琵琶,一個手持金鐧,一個臂纏金龍,一個手握合着的大傘。民間有“大哥琵琶二哥鐧,三哥大龍四哥傘”之順口溜。四金剛的巨腳下各踩着一個面目猙獰、痛苦萬分的小鬼,俗稱“四大金剛踩八怪”。
3、大雄寶殿,此殿是全寺建築羣之中心,也是至高點。門懸藍色、金字楷書巨匾——“大雄寶殿”。全殿共塑三組佛像:正中前方塑有如來佛像,面南背北,微睜二目,身披黃袍。蓮座下壓着一個似獸非獸、似龜非龜的動物,據説叫“鰲魚”。人們説壓住它,就可以不發生地震。如來佛像左右有韋陀等天神護佑。正中後方塑有觀音大士像,面北背南,俗稱“倒座觀音”,她身披黃袍,面目慈祥,手持淨水瓶、楊柳枝。左右有善財童子等神陪護。1951年拆廟時,怎麼也拉不倒這座佛像,原來是塑在一棵枯木上。十八羅漢像塑在殿東西兩側,兩面各九尊,形態各異,面貌不同,每尊均比人高。
4、千佛殿,是該寺的最後一層殿,背面就是弧形沙嶺子。該殿供奉的均是銅、鐵鑄成的佛像,足有上千尊。性別有男有女,身量有高有矮,體態有胖有瘦,面目有善有兇,姿式有站有坐,真可謂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四廟是:
1、關帝廟,坐落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中間之西側。俗稱“西偏殿”,內供關羽,左右有關平、周倉等塑像。
2、岳飛廟,坐落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中間之東側,俗稱東偏殿,內供岳飛,左右有岳雲等人塑像。
此二殿也是後來重修望海寺時增建的。
3、雹神廟,坐落在大雄寶殿的西側,面南背北(與之平行),殿內塑有龍王、雷神、雨神、風婆、閃婆、雹神等諸神,是百姓祈盼風調雨順、少降天災、五穀豐登、造福民眾之所。
4、藥王廟,坐落在大雄寶殿東側(與之平行),內供為民祛病消災的幾位藥神。
以上四殿、四廟,香火最旺的是大雄寶殿中的如來和觀音大士,次之是雹神和藥王。
鐘鼓二樓:在山門殿和天王殿中間,有鍾、鼓二樓。其中鐘樓在西側,鼓樓在東側。
大雄寶殿到千佛殿的東西兩側,有幾十間矮小的房間,是專為和尚住宿、遊客借宿以及儲存物資所用。 [1] 

望海寺廟會活動

每年農曆五月初四、初五、初六3天,為望海寺的廟會,其中初五為正日子,熱鬧非凡,除附近十里八村的民眾趕廟之外,許多外地、外縣區的善男信女,也都打車包輛,起早貪黑,甚至夜宿旅店趕來進香朝拜。
每天都不下萬人之多。遠近商賈小販,也都趕會賣貨,各種商品琳琅滿目,眾多風味小吃,香味撲鼻。文娛活動如花會、打把式賣藝、變戲法、拉洋片、耍猴等,幾乎到處都有,有的年份還搭台請戲班子唱戲,熱鬧非凡。 [2] 
長期以來,望海寺香火旺盛,因此和尚很多,據老人介紹:最盛時期可達數十人之多。生活來源,除施主捐錢捐物之外,還靠經營廟產中的土地。至解放前夕,廟內只剩下一名主持,名叫“介廣”禪師,長得身小體瘦,但二目有神,廟會期間,負責大雄寶殿為進香者擊磬唸經,祈福消災。介廣死後,寺內再無僧人。 [2] 

望海寺相關典故

1951年,時任該區區長的李連茂,率人將這座享譽京東千年古剎——望海寺徹底拆掉。附近民眾都感到惋惜,有的人甚至破口大罵。拆除大廟是有其原因的。
解放初期,地面並不安定,國民黨的殘餘勢力,土匪等勾結在一起,橫行鄉里,襲擾百姓。就在這一年的春天,一天夜裏,幾個壞人突然闖到剛剛成立的宋家營供銷社,打門要錢要物。供銷社的職工奮起抵抗,雙方對打起來,匪徒人少,只得向西南逃跑,供銷社人員持械猛追至望海寺附近,匪徒連開數槍,供銷社人員才不敢再追。後來將此事彙報給區裏,經過偵察得知,望海寺就是這夥壞蛋的“賊窩”。於是李連茂決定:將廟拆毀,讓匪徒再無藏身之地。望海寺這座千年古寺這樣被拆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