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夫山

(廣東省電白區望夫山)

鎖定
望夫山位於廣東電白望夫鎮,是電白名勝之一。望夫山由三座山峯組成,分別為大娘峯、二孃峯、三娘峯。三座山峯中以大娘峯為最高,風景最美,也最陡峭,山峯神似華山,怪石林立。大娘峯山頂上有一大石,象一個苦苦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名為望夫石。
中文名
望夫山
地    點
廣東電白望夫鎮
組    成
大娘峯,二孃峯,三娘峯
相關作品
《望夫山》 [1] 

望夫山歷史相關

望夫石 2013.11.16 望夫石 2013.11.16
望夫山位於廣東電白望夫鎮,是電白名勝之一,距縣城64公里。 望夫山由三座山峯組成,分別為大娘峯,二孃峯,三娘峯,三座山峯層巒疊嶂,仙水淙淙,奇石怪洞,葱翠欲滴,鳥語花香。東臨鵝凰嶂自然保護區,南臨南海,在天晴的時候可以看見廣闊的南海,三座山峯中以大娘峯為最高,風景最美,也最陡峭,山峯神似華山,怪石林立,大娘峯山頂上有一大石,象一個苦苦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名為望夫石。明代著名文學家徐文長曾到此遊賞,寫下《詠陽江望夫山》:“海天萬里渺無窮,秋草春花插髻紅。目送夫君出門去,一生長望月明中。”王若霞在遊覽望夫山時也寫下多首詩,其一雲:誰家玉女在高崗,目送天涯遊子鄉。青點朱唇因積雨,白沾雲髻為經霜。星燈月燭千年照,霞錦煙花萬載妝。地角徵人如未返,懶歸古垌換衣裳。而描寫望夫山的詩篇中,流傳最廣的當數相傳為地方文人所作的《望夫山》:
雙峯髻插折雲間,世上人傳姊妹山。
朵朵白雲梳綠髻,微微細雨灑紅顏。
日為寶鏡千秋照,風作瑤琴萬古彈。
路途諸客紛紛過,幾時望得我夫還……

望夫山民間傳説

版本1
望夫山風光 望夫山風光
相傳遠古時期,山腳下有三兄弟,以捕魚為生,娶有三個年輕貌美的妻子,男人出海捕魚,妻子在家織布,三兄弟出海捕魚要三五個月才能回來一次,三個妻子天天在山上遙望丈夫的歸來,有一天,三個娘子在山上遙望的時候,看見了遙遠海面上丈夫漁船歸來的身影,大娘子思君心切,搖起了葵扇,希望能潑起大風,讓丈夫的船能快點回到,誰知真的揚起了大風,大風捲起了大浪,把丈夫的漁船也吹翻了,大娘子傷痛欲絕,把頭扭向了後面,不忍心再看,漸漸化成了石頭,至今三個娘子仍舊遙望南海,盼望丈夫的歸來。
版本2
望夫石 2013.11.16 望夫石 2013.11.16
很久以前,那裏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邊有個小山坡。山坡上住着一個勤勞的小夥子,名叫阿海。阿海從小失去雙親,無依無靠,但他卻在艱苦的勞動中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他能在水底裏睜開雙眼,是打魚採珠的能手。一天,阿海在海上打魚時救起一位遇難的姑娘阿珍。這個姑娘是春山(即現在的陽春)人,只因惡霸要強佔她為妾,她不甘受凌辱虐待,與其父半夜乘船逃跑。誰知中途觸礁沉船,她有幸遇救,父親卻不知去向。姑娘深感阿海救命之恩,阿海亦很同情姑娘的不幸遭遇。不久,這兩個青年便結成了夫妻。阿珍勤巧,阿海能幹,生活過得很和睦。阿珍不但心靈手巧會持家,而且還是個好歌手。她常常自編歌仔,教阿海一起唱歌:“茅棚一間網一張,粗茶淡飯幾甜香!妹不嫌哥哥愛妹,同喝粥水勝蜜糖。”“哥哥唱歌阿妹編,哥哥打魚阿妹藤。哥妹合力勤快做,不愁吃來不愁穿。”俗話説:好花難栽,好景不長。遙遙萬里的皇帝,聽説南海有珍珠寶貝,便派了個採珠使帶着幾千官兵,到沿海一帶拉船抓丁出海,給皇家打撈珍珠。阿海也被抓走,阿珍哭得死去活來。但官兵如狼似虎,窮家妹有什麼辦法呢?阿珍一路送夫,一路唱着淒涼的歌:“送哥送到漠江濱,淚灑江邊雨淋淋。大河水漲魚分路,哥妹分路不分心!”丈夫被押去出海採珠後,阿珍每天傍晚都站在小山坡上眺望,盼望着阿海快點回來。然而,人間有恨,大海無情。日子一天天流逝,卻不見阿海的蹤影。半年後,一位逃跑出來的漁夫告訴她:阿海在採珠時,遇上了鯊魚羣,為了大夥,他勇鬥鯊魚,血把海水都染紅了…… 阿珍聽了暈倒在地,三天三夜吃不下東西。她爬到山坡頂上,面向大海,用沙啞的喉嚨唱着:“想哥日長夜更長,眼淚流了一筐筐。若把眼淚當海水,海潮漲過漠陽江。”唱罷,淚雨滂沱,大海咆哮。據説當天海潮大漲,漫過漠陽江,把好幾船運送珠寶的官兵都淹沒了。風雨過後,阿珍化作了一塊挺立的石頭。年長月久,這一帶海灘變成了陸地,小山坡也變成了巍峨葱鬱的大山,人們遂叫它為望夫山,山下之鎮亦稱為望夫鎮
望夫石 2013.11.16 望夫石 2013.11.1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