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與無

鎖定
“有”是“無”涵反“限”之綜“合”表達。
有與無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的合概念與正概念。這個範疇就是:有限連續{無限連續/限制}。作為一個存在的事物對象,它首先必須是一個“有界限的連續體”。“有限連續”是一切可感知對象的共同性質,即對象的本質。即一切可以感知的對象都必須是從“無限連續”中“限制”出來的“有限連續體”,而不管對象的體質是什麼,所以“有限連續”也稱“有”或“體本”;“無限連續”也稱“無”。一切對象的總和稱為“所有”。
例如一個雞蛋,不管它是現實中有質量、有體積、有温度的雞蛋,生的、熟的、臭的、大的、小的,紅的、白的,也不管它是語言中、文字中、照片中,腦海印象中、夢境中、邏輯概念中、神話虛構中的雞蛋,都首先必須具有“體本”,才能夠被認識,即被認為“有”。
中文名
有與無
性    質
哲學定義

目錄

有與無定義

有與無的哲學定義:
有:能夠感知;無:不能感知。
無限連續不能夠產生感知(混沌),所以無限連續也叫:無;
有限連續才能夠產生感知(清晰),所以有限連續也叫:有。
有與無之間的轉換隻是一種現象上的螺旋式循環:無1→有1→無2→有2...。
定義 定義

有與無解釋

有與無構成的這個“體本範疇”表明了一個最基本的哲知:限制無限生有限;撤銷限制回無限。例如我們可以從無限地連續着的宇宙太空中看到被紅光限制着的太陽,但如果作為限制的紅光消失了,我們是看不見它的。
對於這個哲知,中國人很早就有所領悟,例如《老子》中就有“天下萬物生於有(有限制),有生於無(無限制)”的論斷,只是由於表達得過於簡略而令人容易產生誤解。於是很可惜,幾千年來,有與無都沒有被準確地作出它們各自獨立的根源性定義,而只是停留在被相對地互相解釋的“惡性循環”之中而無法突破。如果能夠對“有與無”作出準確的哲學定義並且邏輯符號化,便可以使其進入數理邏輯推理過程之中,使中國哲學能夠現代邏輯化從而具備了產生科學理論的能力。
因為無限連續涵蓋了一切限制,而任何限制都可以產生有限連續,所以“無”是正概念,而“限”是反概念,“有”則是合概念。這在《老子》中被表達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兩段話可以翻譯為:無限連續稱為宇宙的基本狀態(始);有限連續稱為物體的基本狀態(母)”。“天下萬物都是有限連續體,有限連續體都是通過限制連續而產生的”(生)。如果用現代邏輯學的説法就是:“無”是產生“有”的充分條件,而“限”則是產生“有”的唯一必要條件:有是無涵反限之綜合表達。例如:蘋果是連續的果肉涵蓋着皮表限制的綜合表達;雞蛋是連續的整蛋涵蓋着殼表限制的綜合表達,太陽是某連續光強度及其限制範圍的綜合表達。
有{無/限}如果用數理邏輯範疇式表達就是:體本{連續/限制},符號式:∀{↔/∣},即:所有{連續/限制},其中的符號“/”表示“涵蓋並且相反”,簡稱“涵反”【因為哲學上有涵反關係,才有了數學上的除以運算,所以涵反符號就是除以符號】;其中的符號“∀”是形式命題數理邏輯中的一個符號,表示“所有”【因為有了哲學上關於“有”的定義才會有形式邏輯命題數理運算中“所有∀”的定義,所以哲學上“有”概念與邏輯上的“所有∀”判斷是一致的】。此範疇式的意思是:對象是“連續”涵反“限制”之綜合體。通俗地説來就是:可感知的對象就是“一切有限連續體之總和”,即“所有”。按照《老子》的表達方式,∀{↔/∣}=母{始/生}
其實不但感知的只能夠是“有限的連續體”,而且理知也是必須要用“文字語言、圖騰符號”等等可以感知得到的有限連續體來進行的。例如邏輯運算、數學運算、運籌帷幄等等。
總的説來,萬事萬物都是“有限的連續體”。就是説任何物事都必須“內連外限”才能夠被認知,不論是感知、理知還是哲知;也不論認知主體是誰,是有機體還是無機體。總之物體與物體之間都是通過“有限的連續性”來互相感知並且互相反饋的。你永遠找不到一個不是“內連外限”的物體或事體。∀{↔/∣}是“邏輯”存在的終極抽象前提,即從∀{↔/∣}就可以推導出完備的邏輯系統。完備的邏輯系統就是包括“形式邏輯”和“內容邏輯”的邏輯系統,簡稱為《形神邏輯》。
有與無分為絕對和相對兩種:
(1)對象的絕對的有與無[不管感知的主體是誰];
(2)現象的相對的有與無[要看感知的主體是誰]。
在上述兩點中,(1)是涵蓋着(2)的。如果沒有(1)就不會有(2)。
所謂的“無中生有”指的是(1)中的無限連續經過限制而產生有限連續的具體事物的情況;所謂的“有化為無”指的是(1)中的有限連續體經過撤銷限制而回到無限連續狀態的情況。在這裏“有某物”與“無某物”是不能夠相生的,每一具體事物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在“有某物化為無某物”之後,就永遠無法從新的無限連續中複製出之前的那個“某物”來了。所謂的“有無相生”只是説的(2)中循環現象感知的情況而已。
例如我們在地球上對“日升日落”的循環現象感知,其實質是“地球自轉”。在這個太陽毀滅之後就要永遠結束,因為“我們太陽系的這個太陽”已經永遠消失,不可能再重複出現,出現的只可能是“另一個”太陽。即便是“日升日落”的現象循環,第二天升起來的太陽也不會與上一天升起的太陽一模一樣,起碼裏面的氫原子有很多已經聚合成氦原子了。
總的來説,有與無之間的轉換隻是一種現象上的螺旋式循環:無1→有1→無2→有2...。
例如,生死循環只是現象類的循環而不是某個體生死的循環。個體的生死就各一次,而且是先生後死。即生死這兩類現象是沒有循環不循環的,是“有一生就有一死”的統計概念而已。其實世界上沒有一個現象是能夠完全重複出現的,只是相似重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