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月塔

鎖定
月塔,又名石橛塔、法濟塔、姑嫂塔,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唐集月塔村,建於唐朝初年。民國後期,人們審視塔頂少了半層,因年久失修,底層又缺部分,但神助似的不倒,遠望酷似月牙,故稱為“月塔”。 [5] 
月塔為磚砌仿樓閣式塔,平面八角,高16米,底層邊寬1.83米,地面上砌有高約0.45米的基座,塔瘦小、纖細。原為七級,後頂部傾塌,殘存六級。 [4]  月塔的仿木藝術形式獨特,磚砌實體塔身並採用塔體內折上旋式構造是江蘇省內僅有的一例,是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宋塔。月塔的建造藝術,打破了多年沿用的磚木混合製作形式,全部用磚疊砌,而且在倚柱、額枋、斗拱、椽、檐建造形式上採用木結構式樣,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獨樹一幟的,具有歷史意義、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1] 
1982年3月25日,月塔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月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月塔
地理位置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唐集月塔村
所處時代
宋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石橛塔、法濟塔、姑嫂塔、薛塔、缺塔、橛塔、絕塔 [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951-3-249

月塔歷史沿革

月塔建於唐朝初年。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月塔。
1974年,江蘇省文物部門撥款修補塔底層殘缺部分。
1996年與2010年,又分別進行修繕工作,維修頂層、底層及塔剎,恢復了歷史原狀。 [5] 

月塔建築格局

月塔為磚砌仿樓閣式木塔式樣,平面八角形,高七級。塔高16米,底層邊寬1.83米,塔身瘦小、纖細。其結構為塔身整體實砌,而於砌體內置踏級作順時針折旋而上,達各層交會處一側塔壁開門,形成外觀各層貫通裏外的圭門不在同一方向,由二層至五層依次為南、北、東、西向,六層以上不設門。塔的外觀,地面以上砌有六皮磚高約0.44米基座。底層東、西、南三面闢門,內設小方室,北面人口置磚踏級直上第二層而後折上,四隅面下皆砌成素壁,各壁上端則復砌出圓形倚柱以及額枋、斗拱、櫞、檐。二層以上塔壁均砌出有扁平倚柱、額枋、斗拱、腰檐,以及圭門,隱出逑文和直欞窗。斗拱一至五層施補間兩朵,六層施補間一朵,作單拱單抄,即“法式”稱單口跳,令拱隱出鴛鴦交手拱,跳頭上置撩檐櫞及飛櫞,腰檐仰面作反疊澀收進。二至四層除四正面闢門外,四隅面均隱出逑文和直欞窗,有兩種式樣,第二層和第四層上下轉換,第三層東西隅轉換,外觀東南、東北相一致,西南、西北相一致,略有變化。 [1] 

月塔文物遺存

  • 法濟塔藏物
據《雍正安東縣誌》記載:“法濟塔在法濟寺山門外,塔有三:左藏佛牙,右藏佛骨,西南大者藏舍利。高七級, 有門可登。萬曆三十四年重修。寺東有通濟橋,石刻‘神智大師’四字。” [1] 

月塔歷史文化

月塔名稱由來

姑嫂塔
漣水縣西南和東北方各有一塔,西南一座叫妙通塔,東北一座叫月塔。民間傳説月塔為姑嫂二人所造,亦稱姑嫂塔。 [1] 
法濟塔
據《安東縣誌》記載,這是漣水地區著名寺廟——法濟寺門外的三塔中最大者,“藏舍利,高七級,有門可登”。因此稱為法濟塔。 [4] 
月塔
民國後期,人們審視塔頂少了半層,因年久失修,底層又缺部分,但神助似的不倒,遠望酷似月牙,故又稱為“月塔”,一直沿用至今。 [5] 

月塔傳説軼事

月塔建於何時無確言,甚至連哪個朝代也不得而知。當地傳説:“唐初李世民八叔東征時,曾率部駐屯法濟寺。 後來在戰鬥中負傷,又死於法濟寺中。李世民命尉遲敬德在寺中建塔,表示紀念。”據此,則先有寺而後有塔,且寺在唐朝初年已存在,塔則建於唐朝初年。考唐太宗李世民諸叔父(包括支出)中,唯長平王李叔良是在作戰時負傷後死去,且又是在唐武德四年(621年) 與突厥人交戰中,中流矢後死於道途中的,故此傳説殊未可信。
至於另一傳説"姑嫂建塔",則純為民間文藝之作,理當置之。 [1] 

月塔文物價值

月塔的仿木藝術形式獨特,磚砌實體塔身並採用塔體內折上旋式構造是江蘇省內僅有的一例,是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宋塔。
月塔的建造藝術,打破了多年沿用的磚木混合製作形式,全部用磚疊砌,而且在倚柱、額枋、斗拱、椽、檐建造形式上採用木結構式樣,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獨樹一幟的,具有歷史意義、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1] 

月塔保護措施

1982年3月25日,月塔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月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月塔旅遊信息

月塔地理位置

月塔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唐集月塔村。

月塔交通指引

江蘇省淮安市人民政府距離月塔74.5千米,駕車約1小時23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