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發鎮

鎖定
會發鎮,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位於方正縣西部,東鄰德善鄉,東南與寶興鄉交界,南連延壽縣加信鎮,西接賓縣勝利鎮,北連天門鄉。鎮政府駐會發村,距方正縣政府駐地15千米。 [1]  區域面積為468.48平方千米。 [1-2] 
2018年,會發鎮户籍人口為27590人。 [2]  截至2019年10月,會發鎮下轄14個行政村。 [3] 
2011年,會發鎮農業總產值3607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7%;畜牧業總產值5282萬元;漁業總產值18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37元;工業總產值14277萬元,比2010年增加6426萬元,增長2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8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2%;財政總收入164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0.78%;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349萬元。 [1]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會發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4] 
中文名
會發鎮
行政區劃代碼
230124101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
面    積
468.48 km²
下轄地區
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會發村
電話區號
0451
郵政編碼
150812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黑L
地區生產總值
3.6 億元
人    口
27590人(2018年户籍人口)

會發鎮歷史沿革

會發鎮名源於駐地“會發恆”。“會發恆”名稱始於清末,據説是一商號名稱,人口漸多,遂稱其地為“會發恆”。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已形成屯落。 [5] 
民國時期,稱會發恆街,隸屬方正縣第二區管轄。 [5] 
東北淪陷後,初稱會發恆鎮,後改為會發恆村。 [5]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置會發恆區。 [5] 
1950年,改稱第二區,區政府駐會發恆村。 [5] 
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置會發恆鄉。 [5] 
1958年,設置會發公社。 [1] 
1962年,與珠河公社的永豐、新華、新發等生產大隊合併為永豐公社。 [1] 
1985年,析置會發鎮。 [1] 
2001年3月,珠河鄉、永豐鄉併入。 [1] 

會發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會發鎮下轄恆發社區和劉店、會發、腰屯、永勝、永豐、新發、平原、太平、珠河、新華、聯濱、團結、和平、愛國14個行政村,有68個自然屯,下設25個居民小組、13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19年10月,會發鎮下轄14個行政村:聯濱村、劉店村、珠河村、永豐村、平原村、太平村、新發村、新華村、永勝村、腰屯村、愛國村、會發村、和平村、團結村。 [3]  鎮政府駐會發村,距方正縣政府駐地15千米。 [1] 

會發鎮地理環境

會發鎮位置境域

會發鎮位於方正縣西部,東與德善鄉相鄰,東南與寶興鄉交界,南與延壽縣加信鎮相連,西與賓縣勝利鎮接壤,北與天門鄉連接。 [1]  區域面積為468.48平方千米(2018年)。 [2] 

會發鎮地形地貌

會發鎮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山,南部為丘陵,東部為平原河套地,主要山脈有大砬子、白石砬子、夾板石等,境內最高點大砬子位於鎮西部,海拔255米。 [1] 
會發鎮地形圖 會發鎮地形圖

會發鎮氣候

會發鎮屬温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為2.6℃,1月平均氣温-20℃,7月平均氣温220C。全年無霜期最長為152天,最短為118天,平均為138天。年平均降水量為578毫米。 [1] 

會發鎮水文

會發鎮境內河道屬螞蜒河流域,流域面積29.2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螞蜒河、桶子河等大小河流3條,河流總長度54.5千米,河網密度0.1千米/平方千米。 [1] 

會發鎮自然資源

會發鎮有石英石等礦產資源,野雞、飛龍等野生動物,薇菜、刺嫩芽等野生植物,獼猴桃、山葡萄等野生漿果,松子、榛子等野生堅果,人蔘、平貝等藥用植物,木耳、香菇等食用菌,胡桃楸、椴、柞等林木資源。2011年,全鎮有耕地面積22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7574畝,林地面積352110畝。 [1] 

會發鎮人口

人口數據
2011年,會發鎮總人口為28405人,其中男性14635人,女性13770人。另有流動人口470人。 [1] 
2017年,會發鎮常住人口為23320人。 [6] 
2018年,會發鎮户籍人口為27590人。 [2] 
民族構成
2011年,會發鎮有漢族滿族朝鮮族等9個民族。其中,漢族28215人,佔總人口的99.3%。 [1] 

會發鎮經濟

1985年,會發鎮的主要農作物為玉米、大豆、穀子、水稻、小麥,經濟作物有亞麻、蔬菜和甜瓜,此外還培植黃芪、平貝、人蔘等中藥材。總種植面積為3423公頃,其中糧豆種植面積為2889.8公頃,畝產量361斤,總產量1565萬斤。 [7] 
2011年,會發鎮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中草藥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漁業以養殖鯽魚、鯉魚、鰱魚為主。生產糧食126736噸,其中水稻116622噸,玉米6776噸,大豆3195噸;蔬菜種植面積2278畝,產量7118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750畝,產量112.5噸;人蔘種植面積155畝,產量32.2噸。累計造林2.2萬畝,林木覆蓋率75.5%;生豬飼養量24398頭,年末存欄7336頭;羊飼養量2459只,年末存欄1165只;牛飼養量5764頭,年末存欄2879頭;家禽飼養量37.6萬羽;水果種植面積406畝,產量73噸,主要品種有桃李、蘋果等。全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295人。全年農業總產值3607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7%;畜牧業總產值5282萬元;漁業總產值18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37元;工業總產值14277萬元,比2010年增加6426萬元,增長2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8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2%;財政總收入164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0.78%;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349萬元。 [1] 

會發鎮政治

會發鎮領導班子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魏春雷
黨委副書記、鎮長
趙春雷
(表格內容截至2017年3月8日,來源:哈爾濱市方正縣人民政府 [8] 

會發鎮社會事業

會發鎮教育事業

解放初期,會發鎮有1所小學,2所私塾,學生53人。 [7] 
1985年,會發鎮有中學1所,在校生686人,教職工29人;小學21所,在校生1904人,教師99人。 [7] 
2011年,會發鎮有幼兒所7所,在園幼兒620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15所,在校生1671人,專任教師1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42人,專任教師9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100%。 [1] 

會發鎮文化體育

1979年,會發鎮建成1座有400個座席的電影院。 [7] 
2011年,會發鎮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年放映電影36場次,觀眾7200餘人次;文化站1個,鎮村圖書室15個,藏書1.66萬冊;業餘剪紙、根雕、文學創作隊伍成員56餘人。同時,有體育場地18個,100%的社區和85.7%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54.5%。 [1] 

會發鎮醫療衞生

解放初期,會發鎮有1家小醫院,醫生3人。 [7] 
1985年,會發鎮有醫院1所,病牀35張,醫護人員32人;村衞生所9個,醫務人員15人。 [7] 
2011年,會發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6個,其中衞生院1個,村衞生所14個,社區醫療點1個;病牀5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張;專業衞生人員1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7人。 [1] 

會發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會發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476户、1243人,支出167.8萬元,比2010年增長18.2%,月人均112.5元,比2010年增長8.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1人,支出53.4萬元,比2010年增長8.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6人,支出40.8萬元,比2010年增長6.5%;農村醫療救助17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05人次,共支出55.4萬元,比2010年增長29.1%;農村臨時救濟112人次,支出2.24萬元,比2010年增長5.1%。 [1] 

會發鎮交通運輸

會發鎮交通便捷,國道G0101哈爾濱—同江高速公路橫貫境內,國道G221哈同公路、省道S203鐵通公路經過境內。
2011年,會發鎮有縣鎮級公路4條,總長263千米;貨運汽車68輛,782噸位;客運汽車38輛,420座位。 [1] 
會發鎮地圖 會發鎮地圖

會發鎮榮譽稱號

會發鎮曾被黑龍江省環保廳授予“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稱號。2010年12月31日,更名為“省級生態鄉鎮”。 [9] 
2021年11月,被黑龍江省委農辦確定為黑龍江省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