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同四譯館

鎖定
會同館、四夷館、四譯館、會同四譯館是中國明、清時期朝廷專門翻譯邊疆民族及鄰國語言文字的機構。在對外交涉的過程中為了言語上溝通的方便,特別編纂了多部《華夷譯語》辭書。
中文名
會同四譯館
外文名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our translation pavilion
類    型
機構
作    用
翻譯邊疆民族及鄰國語言文字

會同四譯館簡介

中國史上各朝各代的朝廷都有着長期對外交涉的傳統,在與來華朝貢的使者交涉的過程中以及往來書信的讀寫過程中,有必要培訓精通外文和漢文的翻譯人才,兼用於接待來華使者並負責安排其在華的伙食住宿等問題。

會同四譯館發展歷史

會同四譯館歷史起源

明代南京的國子監,是明朝初年全國的最高學府,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設立的。國子監除了本國的學生外,還有高麗(朝鮮半島)、日本、琉球(沖繩羣島)和暹羅(泰國)等地留學生。明成祖朱棣奪得皇位後,遷都北京,把全部學生也帶了去京,在北京另建了一座國子監,南京的國子監便漸衰弱。明成祖雖把南京的國子監遷往北京,卻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下令在南京開辦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所外國語學校——四夷館。
據《明史·職官三》卷記載:“提督四夷館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譯書之事。自永樂五年,外國朝貢,特設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維吾爾)﹑緬甸八館置譯字生、通事,通譯語言文字,正德中,增設八百館。萬曆中,又增設暹羅(泰國)。”

會同四譯館用途

明朝為培養外交翻譯人員,設立四夷館,專門負責四夷往來文書的翻譯,並在此教習諸蕃語言文字。四夷館韃靼館是教習蒙古語言文字,培養與北元、女真各部交涉事務中的翻譯人材。
關於四夷館,西方學者伯希和、威立德;日本學者本田實信;我國學者和希格等均認為是“翻譯處”或“翻譯局”。“四夷館是一所學習、研究亞洲諸民族語言文化的學校和研究所,其中的漢字“館”的含義為學校,所以‘四夷館’是明代或清朝翰林院的‘亞洲研究院’”。“四夷館”是主管翻譯事務、兼培養“習譯”人材的“譯學”機構。四夷館置譯字生,教習亞洲諸民族語言文字,是為了培養了解諸夷歷史地理、夷情的翻譯人材。其目的主要是要儲備翻譯人材,應急之用。

會同四譯館設立與演變

明代,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國家間朝貢、貿易往來,需要大量的翻譯人員。為了培養翻譯人材,明朝專門設置了四夷館。四夷館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為培養翻譯人材而官方設立的專門機構。主要負責翻譯朝貢國家往來文書,並教習周邊民族、國家的語言文字。
四夷館在永樂五年初設時,分為八館,後增設兩館,計為十館。對此《大明會典》記載:“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正德六年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增設暹羅館”。這一史料,清楚地記載了設置四夷館的年代及增設各館情況。
四夷館設置之初屬翰林院。《明史》職官志記載“遂改隸太常”。關於這一問題,日本學者神田喜一郎依據《大明會典》“弘治七年始增設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員為提督”的記載,認為“弘治七年開始增設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員為提督四夷館是事實。四夷館改屬太常寺是決不可能的問題,應該是《明史》職官志之誤”。筆者贊同這一觀點。
清代繼續明朝傳統,改“四夷館”為“四譯館”。《清史稿》記載:“順治元年,會同四譯分設二館.會同館隸禮部,以主客司主事滿、漢各一人提督之。四譯館隸翰林院,以太常寺漢少卿一人提督之。乾隆十三年,省四譯館入禮部,更名會同四譯館,改八館為二,曰西域,曰百夷,以禮部郎中兼鴻臚寺少卿銜一人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