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鎖定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反家庭暴力意識,對施暴人或者潛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懾,同時也通過案例對審判實踐中常見問題作出迴應。
2023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第一批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1]  同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未成年人保護為專題發佈第二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2] 
中文名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發佈單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發佈背景

對家暴零容忍,是社會共識,更是司法的態度。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發佈典型案例,呼籲廣大人民羣眾不斷提高反家暴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做新時代文明新風尚的建設者、維護者、篤行者。
2022年,針對反家庭暴力法實施6年以來在審判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堵點,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全國婦聯、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衞生健康委共同發佈《關於加強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貫徹實施的意見》,並出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精準對標家庭暴力受害人尋求司法救助時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細化完善家庭暴力發現機制、證據收集機制、執行聯動機制等,明確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證據形式和證明標準,加大對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懲罰力度。 [1]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在審判實踐中,精神暴力除了經常性謾罵、恐嚇之外,還包括經常性侮辱、誹謗、威脅、跟蹤、騷擾等行為。 [1]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反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工作,以預防為主。快速制止家庭暴力或者家庭暴力發生的現實危險,使受害人得到及時法律救助,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重中之重。發佈案例充分反映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快速反應優勢。
通過發佈典型案例,人民法院提醒廣大人民羣眾,如果存在家庭暴力情況,要及時保留照片等證據,第一時間報警,相關證據將作為人民法院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重要依據。
發佈典型案例,還強調了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動作用。與一般民事案件不同,家庭暴力行為對受害人的身體、心理產生直接傷害,人民法院需要在辦理具體案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保護好特殊羣體利益。 [1] 

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案例發佈

  • 第一批
發佈時間:2023年11月25日
案例類型進一步明確了精神暴力也屬於家庭暴力。近年來,人民羣眾對家庭暴力的認知不再侷限於身體暴力,向人民法院訴請禁止精神暴力的案件數量有所增加。
在本批典型案例中,丈夫李某採用喝農藥、跳樓等自殘自傷方式威脅妻子王某,雖然施暴人沒有采取直接謾罵、威脅的方式,但其自殘自傷行為使王某處於驚懼的心理狀態,精神的不自由亦屬於精神侵害,故人民法院對王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請求予以支持。
審判實踐:這個案例豐富了精神侵害類型,明確精神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司法裁判原則,對人民法院處理精神侵害案件具有借鑑意義。 [1] 
  • 第二批
發佈時間:2023年11月27日
案例主題未成年人保護
案例特徵:第二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明確被搶奪、藏匿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子女也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二是強調發現機制對防止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關鍵性作用。
三是明確離婚糾紛中,施暴方不宜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
四是警示父母切勿以愛之名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
關鍵詞語
案例一,未成年人 、暴力搶奪、目擊者 、未共同生活
案例二,未成年人、 代為申請 、心理輔導 、矯治
案例三,離婚糾紛、家庭暴力 、直接撫養 、子女意願
案例四,未成年人、學校 、強制報告、家庭教育指導
案例五,未成年人、 直接撫養人、暫時變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