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廣鑫

鎖定
曾廣鑫(1901~1992),字晃星,廣東大埔茶陽鎮廣陵村魏沙人。先後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中央警官學校。曾任肇清市區補三團團長、潮安縣警察局長、國民黨廣東保安總隊少將總隊長等職。 [2] 
中文名
曾廣鑫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大埔縣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92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中央警官學校

曾廣鑫個人簡介

1927年黃埔軍校第五期炮科畢業後,歷任第四軍排長、連長、少校營長。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率部與日軍激戰。
1934年,任第一集團軍警衞旅第三團少校團副,一五三師第三團中校團副。
抗戰爆發,歷任保五團團副,暫二軍野補團團副,軍部上校副官處處長,肇清市區補三團團長,參加對日抗戰。
抗戰結束,奉調警二分校甲級警官班任上校副總隊長兼第一大隊大隊長,後入中央警官學校高級警政班第四期,奉命轉業警政,任潮安縣警察局長。
1949年任國民黨廣東保安總隊少將總隊長,後去台灣。 [2] 

曾廣鑫人物生平

曾廣鑫,9歲失父,依靠母盧氏教養成人。13歲在汕頭市回瀾中學讀書,畢業後考入廣東省立工專僅就讀半年。時值黃埔軍校第五期招生,他應考入炮科,民國16年(1927)畢業,奉派第四軍二十五師教導團任排長。部隊由武昌開赴贛州,繼回師廣東,教導團改編為七十三團,他任上尉連長;次年秋,調任二十四師七十一團連長;民國18年夏,二十四師改編為六十師,他晉升為第五團少校營長。
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曾廣鑫率部據守吳淞,與日軍陸海空軍激戰,戰後開赴閩南“剿共”。民國23年,他回粵任第一集團軍警衞旅第三團少校團副。民國25年,所部編隸一五三師第三團,他升任中校團副。次年,全面對日抗戰,他奉調為保五團團副,一度赴武漢珞珈山受訓。民國29年夏,調暫二軍野補團任團副。民國31年春,升任軍部上校副官處處長,翌年調任肇清師區補三團團長。抗戰結束,他奉調警二分校甲級警官班任上校副總隊長兼第一大隊大隊長,並值班受訓,畢業於中央警官學校高級警政班第四期,因奉命轉業警政,任潮安縣警察局長。民國38年夏,他辭警職轉任廣東保安總隊少將總隊長,負責潮、揭、普邊境地區“剿共”工作,後奉令開赴潮陽海門,掩護胡璉兵團登輪。任務完成後,他隨胡璉兵團撤往金門,將所部撥編胡璉兵團。他奉準東渡台灣,未派職務。因赴澳門接妻兒,寄居於香港郊外,3年後復遷台灣,仍服務於保警。
廣鑫平居喜研究中醫術,深有心得,以愈小兒麻痹、膽結石諸症知名,但不取報酬。1969年11月,他自桃園縣民防指揮部退休,閒居益以醫道自娛。
1992年,曾廣鑫病逝於台灣,享年91歲。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