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仲斿父銅方壺

鎖定
為古代盛酒器或盛水器。青銅壺始見於商代,西周壺一般為圓形,春秋壺多扁圓而方,戰國的壺則有圓形、方形、扁形和形等多種樣式。發展到漢代,大的圓形壺稱為鍾,方形壺則稱為鈁。
中文名
曾仲斿父銅方壺
通    高
66.7釐米
底    長
30.8釐米
底    寬
23.8釐米

曾仲斿父銅方壺文物特徵

曾仲斿父銅方壺,器體高大,紋飾精細,顯示了其主人高貴的身份。壺上刻有十二字銘文,其大意為“曾仲斿父用上等金屬鑄造寶壺”。銘文所提到的國家是周代被分封到漢水流域的曾國,然而在羣雄爭霸的年代,這個諸侯國很早就銷聲匿跡了。該壺為我們踏尋這個古國的人文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壺是古代盛酒或盛水器,始見於商代,春秋戰國尤為盛行。春秋壺多扁圓而方,貫耳,圓足;周代的壺一般為圓形,長頸,大腹,有蓋,獸耳銜環。
此壺器體高大,通體以波曲紋為基調,動靜呼應,虛實相諧。陰刻與陽刻,寬與窄的變化形成節律,氣勢凝重而華麗。與此器同墓出土的還有鼎、簋、鬲、豆等共計97件,其主要禮器組合為九鼎八簋(缺一簋),按周禮,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九鼎八簋”。但銘文告訴我們,該墓的墓主人只是一位曾國的上層貴族,據該墓另外幾件銅器銘文“曾侯仲子斿父”可知,墓主為曾侯次子,是沒有資格用這麼高規格的禮器的。這顯然是西周晚期以後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地方諸侯僭用天子之禮而出現的現象

曾仲斿父銅方壺流傳歷史

銘文中記載的曾國,在歷史文獻中卻不見其蹤影。而歷年在漢淮地區發現的曾國青銅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分佈甚廣,其中尤以曾侯乙墓最為著名。學者們研究發現,青銅器銘文記載的曾國,其實就是文獻中記載的隨國。因此,曾仲斿父壺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其高超的製作水平,還為我們揭開千年曾國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