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曼遠村

鎖定
曼遠村隸屬於雲南省景洪市勐罕鎮曼累訥村委會,屬於壩區,面積2.8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農户80户,共鄉村人口433人,其中農業人口433人,勞動力290人,從事第一產業290人。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曼遠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中文名
曼遠村
所屬地區
雲南省景洪市
面    積
2.8 km²
人口數量
433人

曼遠村村情概況

曼遠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曼累訥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勐罕鎮東北邊,距離曼累訥村委會3公里,距離勐罕鎮10公里。國土面積2.8平方公里,海拔525米,年平均氣温21.80℃,年降水量1067.9毫米,適宜種植水稻、香蕉、玉米、蔬菜等農作物。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曼遠村自然資源

曼遠村-橡膠林 曼遠村-橡膠林
到2010年底,該村有耕地總面積831畝(其中:田821畝,地10畝),人均耕地1.92畝,主要種植水稻、香蕉等作物;擁有林地225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泡果、椰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其它面積111畝; 有熱帶水果椰子、泡果、蜜菠蘿等資源。

曼遠村基礎設施

曼遠村-太陽能 曼遠村-太陽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0户通自來水,(佔農户總數的100%)。有80户通電,有80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80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80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80户(分別佔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勐龍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9輛,農用車68輛,拖拉機68輛,摩托車140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户78户;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21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2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89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户住房以磚木結構杆欄式建築住房為主,有79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曼遠村農村經濟

曼遠村-畜牧業 曼遠村-畜牧業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1.7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90萬元,佔總收入的23.68%;畜牧業收入19.65萬元,佔總收入的5.7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17頭,肉牛54頭);漁業收入7.63萬元,佔總收入的2.23%;林業收入197.5萬元,佔總收入的57.80%;第二、三產業收入34.54萬元元,佔總收入的10.11%;其他收入1.5萬元,佔總收入的0.43%;農民人均純收入6127.94元,農民收入以林業等為主。

曼遠村人口衞生

曼遠村-鎮衞生院 曼遠村-鎮衞生院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户80户,共鄉村人口433人,其中男性218人,女性215人。其中農業人口433人,勞動力290人,從事第一產業290人。該村為傣族村落,共有傣族432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1人,參合率85.68;享受低保人員數16,佔總人口的3.70%;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99人,佔總人口的69.05%。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曼累訥村委會衞生所和勐罕鎮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3公里,距離鎮衞生院10公里。該村有1個公廁,有一個垃圾池,村內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曼遠村文化教育

曼遠村-鎮中學電教室 曼遠村-鎮中學電教室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曼累訥完小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勐罕鎮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4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到2010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5人。

曼遠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8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85萬元,有固定資產4.3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3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每月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資金收支、債權、債務及村集體固定資產等。

曼遠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到2010年底,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女黨員2人;有團員7人。

曼遠村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科教、文化、娛樂活動場所。
2、農業生態環境及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3、村集體經濟薄弱,產業結構單一,缺乏壯大經濟實體的路子。
4、科技、文化重視力度不夠,村民的職業技能和農業實用技術有待提高。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強科技知識的培訓力度,加強橡膠、水果、經濟作物等支柱產業的壯大發展。
2、壯大集體經濟,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
3、開展“科技、文化、衞生”活動,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職業技能和農業科技實用技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