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龍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

鎖定
曹龍,男,漢族,1976年2月出生,江蘇南京人,2007年5月參加工作,博士,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 
現任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 [1] 
中文名
曹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南京
出生日期
1976年2月
畢業院校
伊利諾伊大學

曹龍人物經歷

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獲得大氣科學博士學位。 [1] 

曹龍社會任職

擔任國際學術期刊《Climatic Change》《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編委。

曹龍研究方向

(1)氣候系統對大氣二氧化碳、太陽輻射、氣溶膠等外源強迫的響應機制;
(2)海洋碳循環、大氣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
(3)地球工程(氣候工程)對全球氣候系統的影響

曹龍主要成就

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ure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Climatic Chang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等國際主流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共被引用3000餘次。主持多項科技部和基金委項目。獲得2014年度世界氣象組織Norbert Gerbier-MUMM國際論文獎。作為貢獻作者參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AR5)撰寫;作為主要作者參加IPCC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AR6)的撰寫。
課題組通過地球系統模式模擬,揭示了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地球系統各圈層對大氣二氧化碳等外源強迫的響應機制,研究成果舉例如下:
(1) 揭示了在不同時間尺度温度和降水對大氣二氧化碳強迫和太陽輻射強迫的響應異同
(2) 揭示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海洋化學環境的影響(海洋酸化)
(3) 揭示了不同地球工程(氣候工程)措施對氣候系統的影響機理 [1] 

曹龍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41276073):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海洋碳循環和海洋酸化模擬研究, 主持, 2013年1月-2016年12月 已結題
國家自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 (41422503): 氣候變化與碳循環, 主持, 2015年1月-2017年12月 已結題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41675063): 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對海洋碳循環影響的模擬研究,主持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在研
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5CB953600): 地球工程基礎理論和影響評估研究, 主持(課題) 2015年1月-2019年8月, 在研 [1] 

曹龍所獲榮譽

世界氣象組織2014年度Norbert Gerbier-MUMM 國際獎
Norbert-Gerbier – Mumm 國際獎表彰的是有關氣象學對物理、自然或人文科學某一領域影響的原始論文,或反之,獎勵有關這些學科對氣象學影響的研究,從而貢獻於WMO 的計劃和活動。該獎以Norbert Gerbier 命名,他於1979 年至1985 年擔任WMO 農業氣象委員會主席。
獲獎論文:Cao, L., G. Bala, and K. Caldeira (2012), Climate response to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solar irradiance on the time scale of days to week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7 034015 doi:10.1088/1748-9326/7/3/0340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