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鎖定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前身是1936年由時任校長竺可楨先生創辦的史地系;1949年,史地系歷史組停辦,地理組更名為地理系,隸屬浙江大學理學院;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史地系地理組、地質組和氣象組分別調入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師範學院(原杭州大學前身);1960年,浙江大學成立地質系;同年9月,地質系併入杭州工學院;1961年,地質系重返浙江大學;1978年,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成立浙江大學地質學系,並增設遙感專業;1988年,地質學系更名為地球科學系;2009年,浙江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系改名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
2015年,地球科學系更名為地球科學學院。 [1]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現設有地質學系、地理科學系和大氣科學系3個系,開設地質學、地理信息科學、大氣科學3個本科專業,在編教職工94人。 [2] 
中文名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2] 
創辦時間
1936年
創辦人
竺可楨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
現任領導
夏羣科 [3] 
地    址
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院簡介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機構設置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前身是1936年由時任校長竺可楨先生創辦的史地系。
通過八十餘年的發展,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學科綜合性強的教育科研機構,下設地質學系、地理科學系和大氣科學系3個系。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科建設

地球科學學院現設地質學、地理信息科學、大氣科學3個本科專業。擁有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和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礦牀學、地球化學、第四紀地質學、資源勘查與地球物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區域規劃、地球氣候與環境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類別授權點。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

地球科學學院在編教職工人數已達到94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1人、副教授(副高)37人;擁有院士2人,雙聘院士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求是特聘教授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青年人才1人,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6人。另有博士後研究人員15人及團隊聘用人員14人,兼職、兼任、講座教授(研究員)19人。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合作交流

地球科學學院與國外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如與夏威夷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伊利諾伊大學簽訂了3+2本碩連續項目協議,每年派出在校學生到國外大學進行為期1-12個月不等的交流學習,聘請國外著名大學教授擔任講座教授,開設了系列國際化課程。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術研究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科研平台

學院設有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理與空間信息研究所、天氣氣候與環境氣象研究所4個校級研究所和教育部含油氣盆地構造研究中心、浙江省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地學大數據與地球深部資源重點實驗室。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科研成果

近年來,地球科學學院在地球系統科學思想的指導下,強調學科交叉,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方法新範式,針對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在資源、能源、災害及環境領域面臨的重大問題,積極凝練學科特色,形成盆地構造與油氣資源、新生代構造與地表過程、大規模岩漿作用與動力學、環境與生物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場處理方法與信息提取、資源環境遙感技術、GIS軟件研發及其應用、土地與旅遊資源的規劃利用、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中小尺度天氣過程和雲降水等特色的研究方向與領域,實現了重大項目和國家級獎勵的重大突破,獲得了多項千萬級的國家重大項目和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與深部動力學、環青藏高原盆山體系構造過程與控油氣作用、深部地球中揮發分的分佈和循環、烴源巖發育的生物地球化學制約、近地表地球物理與資源和環境探測、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變化和海洋環境的影響、雲模擬與大氣降水大氣輻射、大規模時空數據建模及其應用、遙感圖象識別與資源環境應用模型、土地資源集約和旅遊資源規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成果。 [2]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發展簡史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發展簡史
2017年
楊文采院士加盟我院、賈承造院士被聘為浙江大學講座教授,楊小平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團隊加盟我院。
2016年
翟明國院士被聘為浙江大學講座教授,夏江海教授和“求是特聘教授”徐義賢團隊加盟我院。學科調整為構造地質學、礦物岩石礦牀學、地球化學、第四紀地質學、資源勘查與地球物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區域規劃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大氣科學碩士點。
2015年
地球科學系更名為地球科學學院,陳漢林任院長、聞繼威任黨委書記;楊樹鋒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夏羣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團隊加盟我院;地球科學學科進入了ESI前1%學科。
2014年
地質學專業獲准恢復,並於2015年開始招生。
2013年
地球科學系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楊樹鋒教授獲得“浙江省功勳教師”榮譽稱號;設立中共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委員會,聞繼威任黨委書記。
2012年
陳漢林入選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2011
楊樹鋒教授獲得浙江大學最高榮譽獎-竺可楨獎,並將1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系設立地球科學獎學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被批准為浙江省重點學科。
2010年
陳橋驛先生獲得浙江大學最高榮譽獎-竺可楨獎,陳漢林教授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9年
浙江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系改名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漢林教授任系主任,聞繼威任中共浙江大學理學部委員會地球科學系總支部委員會書記;浙江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黨支部獲浙江省先進黨支部。
2006年
教育部批准成立“教育部含油氣盆地構造研究中心,楊樹鋒教授任主任,賈承造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樹鋒教授獲“全國師德標兵”稱號。
2005年
構造地質學學科被批准為浙江省重點學科。
2004年
地質學學科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楊樹鋒教授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03年
戴金星院士任理學院地球科學系系主任,沈曉華教授任常務副系主任主持工作;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獲國家批准。
2002年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礦物學岩石學礦牀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地質學專業改名為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2001年
徐世浙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成立。
1999年
新地球科學系成立,原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和原杭大地理、氣象專業共同組成浙江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系,陳漢林教授任主任,翟國慶教授任黨總支書記。
1996年
構造地質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5年
竺國強教授擔任地球科學系系主任;曾華生任黨總支書記。
1991年
楊樹鋒教授擔任地球科學系系主任
1990年
岩石學和構造地質學學科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9年
區域地質、地球化學和遙感地質三個專業合併為地質學專業(三個方向保留);楊樹鋒教授任應用地質研究所所長。
1988年
地質學系更名為地球科學系。
1986年
蘭玉琦教授任地質學系系主任。
1985年
地質學系與化學系聯合建立環境化學碩士點。
1983年
遙感地質學學科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78年
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成立浙江大學地質學系,並增設遙感專業。
1977年
地球化學專業成立,招收第一批地化專業學生;礦產地質普查及勘探專業改名為區域地質學專業。
1972年
礦產地質普查及勘探專業開始招生。
1970年
地質學科在浙江大學土木系重建,設置礦產地質普查及勘探專業。
1962年
地質系停止招生。
1961年
地質系重返浙江大學。
1960年
浙江大學成立地質系,同年9月,地質系併入杭州工學院。
1959年
地質、採礦兩專業停辦。
1958年
浙江大學礦冶系設地質、採礦兩專業。
1952年
全國院系調整,史地系地理組、地質組和氣象組分別調入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師範學院(原杭州大學前身)。
1949年
史地系歷史組停辦,地理組更名為地理系,隸屬浙江大學理學院,葉良輔教授任系主任。
1947年
陳述彭院士和陳吉餘院士研究生畢業。
1946年
史地系隨浙大回遷杭州,李絜非教授任系主任(1946-1949)。
1945年
葉良輔教授任系主任。
1944年
施雅風院士研究生畢業。
1943年
顧谷宜教授任系主任,葉篤正院士研究生畢業。
1939年
西遷至貴州遵義。
1937年
史地系隨浙江大學西遷,葉良輔任史地系教授。
1936年
竺可楨校長在浙江大學文理學院中增設史地系,人文地理學家張其昀任系主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