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斌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鎖定
1981年10月出生於陝西西安。2012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獲博士學位,2012年8月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任講師,2014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博士後項目資助赴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年獲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個人領隊資格,2017年7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1] 
中文名
曹斌 [1] 
學位/學歷
博士 [1] 
職    業
教師

曹斌基本信息

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青銅器與金文、先秦史、中國文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已出版學術專著1部,合著大型工具書2部。在《考古》、《文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A&HCI)、《中國考古學》(日本)等國內外刊物以中、英、日文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獨立承擔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青年項目、國家留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北京市社科聯青年社科人才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以及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20餘項課題。主持和參加過10多項考古發掘和整理工作,參與的多個項目榮獲或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國外召集“青年學者的中國考古學思考”、“交融和互動——西周國家政治和文化的碰撞”等學術研討會,國內持續召集“周文化研究青年學者沙龍”、“十大考古新發現進校園(人民大學站)”等學術活動,多次參加日本中國考古學會大會、美國考古學年會、歐洲漢學學會大會、中國考古學會年會(大會)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並受邀在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學術演講。 [1] 
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為本科、研究生開設夏商周考古、文物的社會調查和案例分析、夏商周考古研究、文物學概論等課程,並作為指導老師參加本科、研究生的田野發掘實習和室內整理工作。曾獲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8·成都)優秀青年學者獎(金爵獎)、中國人民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校級一等獎、優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提名獎等,並作為指導、帶隊老師獲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大賽大學組團體二等獎、優秀指導教師教師獎、優秀個人獎等。 [1] 

曹斌教育與工作經歷

2008.09-2012.07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博士學位;
2012.08-2017.06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講師、碩士生導師;
2014年度 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領隊資格;
2015.03-2016.03 哈佛大學人類學系 博士後;
2017.07-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 

曹斌教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夏商周考古、文物的社會調查和案例分析;
研究生課程:夏商周考古研究、文物學概論;
專業實習:本科生、研究生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實習。 [1] 

曹斌主要承擔項目

1.2008-2009年,完成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課題“琉璃河遺址與西周燕文化研究” 子課題——西周燕國青銅器銘文研究(已結項);
2. 2010-2012年,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及相關文物保護技術——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黃河、長江及西遼河流域區域聚落與居民研究》(已結項);
3.2010-2014年,主持陝西師範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子課題——青銅觶研究(已結項);
4.2013-2015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山東地區西周時期青銅器綜合研究》(項目批准號:13XNF040),(已結項);
5.2012-2014年,主持北京市社科聯青年人才項目《西周燕國的族羣和社會等級——基於墓葬和金文的研究》(項目批准號:2012SKL007)(已結項,良好);
6. 2013-2015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周代的“東土”研究》(項目批准號:13CKG013)(已結項,良好);
7.2015-2016年,主持國家留學基金項目《西周時期歷史格局變動的考古學觀察》(留金髮[2014]3012號),(已結項);
8. 2016-2017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青銅觶研究——考古學方法在商周銅器研究中的實踐》(項目批准號:16XNQ003),(已結項);
9.2016-2017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早期國家化歷程中的東亞模式——以商、周王朝為中心》(項目批准號:2016YYA05),(已結項);
10.2016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教師訪學返校交流資助項目《西周國家的技術變革和社會轉型》(已結項);
11.2016-2017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教師教學發展A類項目《文博專碩教學中的案例資源建設和開發》(已結項);
12. 2017-2018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教師國際科研合作資助項目《中國抽象芸術の成熟》(已結項);
13.2017-2019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海昏侯墓考古發掘與歷史文化資料整理研究》(項目批准號:16@ZH022),子課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青銅器部分(進行中);
14. 2017-2020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研究品牌計劃項目《早期國家的中國模式》(項目批准號:17XNI010),(結項);
15.2017-2020年,主持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第五批課題一般項目《早商時期的國家模式研究》(項目批准號:Y2017-16),(進行中);
16.2018-2020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文物考古的社會調查和案例分析》,(進行中);
17.2018-2019年,主持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文物保護項目《安徽廬江申山雙墩遺址》(項目批准號YJJH-FJ- 04),(進行中);
18.2018-2023年,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歐亞視野下的早期中國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批准號18ZDA172),(進行中);
19. 2018-202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早期國家的商周模式研究》(項目批准號:18YJC780001),(進行中);
20. 2019-2023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昏侯劉賀墓及車馬坑出土銅器的整理與研究》(項目批准號:19AKG003),(進行中)。 [1] 

曹斌學術專著

1.《青銅器論文索引(2002-2006)》,線裝書局,2008年(參編);
2.《青銅器論文索引(1983-2001)》,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合編);
3. 《青銅觶研究——商周青銅器的考古學和禮制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次印刷,2018年5月二次印刷(獨著)。 [1] 

曹斌學術論文

1.《淺議高校博物館學發展之原因》,《乾陵文化研究》(第二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
2. 《先周文化研究述論》,《江漢考古》,2007年3期;
3.《商周銅昜研究》,《考古與文物》,2011年3期;
4.《從商文化看商王朝的南土》,《中原文物》,2011年4期;
5.《魯東南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考古學文化譜系研究》,《北方民族考古》(第1輯),科學出版社,2014年;
6.《西周銅器斷代方法探微》,《中原文物》,2014年4期;
7.《中國古代青銅器著錄和研究的三個階段》,《文化藝術研究》(韓),第四輯,2014年;
8.《國小考》,《東嶽論叢》,2015年3期;
9.《前掌大墓地性質辨析》,《考古與文物》,2015年2期;
10.《青銅觶銘文研究》,《文物春秋》,2015年3期;
11.《關於青銅觶的定名和器用問題》,《北方民族考古》(第2輯),科學出版社,2015年。(《收藏與投資》,2017年1期轉載);
12.《青銅觶的分佈以及相關問題》,《文博》,2015年5期;
13.《青銅觶起源探析》,《南方文物》,2015年4期;
14.《青銅觶的分期和年代》,《東洋古典研究》(韓),第58輯,2015年;
15.《魯北地區西周時期遺存的分期和年代》,《三代考古》(六),科學出版社,2016年;
16.《試論青銅觶的組合和墓葬的關係》,《殷都學刊》,2016年1期(第一作者);
17.《考古所見西周王朝南土的封國》,《中國考古學會第十六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6年;
18. 《寶雞石鼓山三號墓研究》,《考古與文物》,2016年2期;
19.《觶、飲壺、觚、尊、卣等青銅酒器關係芻議》,《農業考古》,2016年3期;
20.《膠東半島西周時期遺存的分期和年代》,《海岱考古》(第九輯),科學出版社,2016年;
21.《匽侯銅器與燕國早期世系》,《江漢考古》,2016年5期(第一作者);
22.《商周時期的政權更迭與海岱地區文化格局的變動——兼論海岱地區的商周分界問題》,《東嶽論叢》,2016年1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7年1期轉載);
23.《膠東半島西周時期遺存的文化因素分析》,《東方考古》(第13集),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一作者);
24. 《魯南地區西周時期遺存的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與文物》,2017年2期;
25.《恭懿之際西周國家的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7年3期;
26. 《周文化統治的歷史格局在“東土”的形成》,《考古》,2017年6期(《歷史與社會(文摘)》,2017年4期轉載);
27.《中國抽象芸術の成熟——西周青銅器紋様抽象化現象分析》(日文),《中國考古學》(日),第十七號,日本中國考古學會,2017年12月;
28. Communities of Mortuary Practice – A Renewed Study of The Tianma-Qucun Western Zhou Cemetery,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A&HCI), Volume 28, Issue 1. February 2018, pp. 23-44.(通訊作者);
29.《山東高青縣陳莊遺址性質探析》,《考古》,2018年3期;
30.《魯南地區西周時期遺存的分期和年代》,《海岱考古》(第十一輯),科學出版社,2018年;
31. 《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青銅器銘文識別方法》,《自動化學報》(EI),2018年44卷11期(通訊作者);
32.《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銅器》,《文物》,2018年11期(第一作者);
33.《西漢海昏侯劉賀墓銅器定名和器用問題初論》,《文物》,2018年11期;
34.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銅器初步研究》,《文化藝術研究》(韓),第十二輯,2019年;
35.《青銅器的明器化和復古現象》,《保護與傳承視野下的魯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一作者);
36.Ritual Changes and Social Transi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c.a. 1050-771),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Volume 19, September 2019, 100107.(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37.《魯北地區西周時期遺存的文化因素分析》,《華夏考古》,2019年6期;
38.《煙台市博物館藏幾件周代銅器》,《文物》,2020年2期(第一作者)。 [1] 

曹斌發掘簡報

1.《2013年哈密花園鄉薩伊吐爾墓地發掘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9期(第二執筆);
2.《山東廣饒縣東趙鹽業遺址羣調查簡報》,《海岱考古》(第七輯),科學出版社,2014年(第二執筆);
3.《遼寧喀左土城子遺址2014-2015年發掘簡報》,《文物》,2018年3期(第三執筆)。 [1] 

曹斌重要會議論文

1.《試論高青陳莊遺址的年代和性質》,中國考古學會第十五次年會,石家莊,2012.11.22-24;
2.《關於寶雞石鼓山墓葬的幾個問題》,中國考古學會第十六次年會,西安,2013.10.25-26;
3.《考古學的過去和未來》,哈佛大學西學前沿學術研討會(召集人),美國波士頓,2016.1.31;
4.《西周前、後兩期社會格局的變動》,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鄭州,2016.5.22-23;
5.The Western Zhou World around 900BC:Changes and Reasons in Social Pattern of Western Zhou Dynasty,Contact and Interaction in the Zhou World: The Impact of Western Zhou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terprises, Harvard University, May 17-18, 2016;
6.《西周魯國疆邑考》,保護與傳承視野下的魯文化學術研討會,曲阜,2016.11.10-12;
7.《西周青銅器裝飾の抽象化と序列化》,日本中國考古學會京都大會,日本京都,2016.11.19-20;
8.《公元前九百年西周國家的轉型》,周文化研究青年學者沙龍(召集人),北京,2016.11.24'
9.《西周國家的禮制變革和社會轉型》,中國古代喪葬禮制青年學者研討會,廈門,2016.12.17-18;
10.《西周齊國疆邑考》,第五屆東夷文化論壇,濟南,2017.9.18-20;
11.《齊始封地“營丘”的考古學探討》,傳承與創新:考古學視野下的齊文化學術研討會,淄博,2017.10.12-14;
12.《早期中國抽象藝術的成熟》,美術史在中國:第十一屆全國高等院校美術史學年會,北京,2017.11.25-26;
13.《李洲坳東周大墓的內涵和意義》,江西省靖安東周墓葬考古發掘十週年論壇,江西靖安,2017.12.16-18;
14.《明器化銅器和西周喪葬禮制的形成》,第四屆禮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2018.8.25-26;
15. 《西周燕國的部族和社會等級》,殷墟科學發掘90週年紀念大會,河南安陽,2018.10.13-14;
16.《膠東半島西緣銅器和西周萊國》,青銅器、金文與齊魯文化學術研討會,山東濰坊,2018.10.18-20;
17. 《中國考古學的“證史”問題》,哈佛大學“青年學者的中國考古學思考”學術研討會(召集人),美國波士頓,2016.2.25;
18.《西周晉國喪葬習俗研究》,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四川成都,2018.10.21-23;
19.《盜墓影視作品、文學社會影響調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四川成都,2018.10.21-23;
20.《海昏侯劉賀墓銅器初步研究》,2018年度文化藝術研究所秋季國際學術會,韓國首爾,2018.11.2-3;
21.《半島西緣銅器與西周萊國政治地理》,蘇魯皖豫地區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山東滕州,2019.8.29-31;
22.《膠東半島東緣銅器與西周紀國》,商周國家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2019.10.11-14。 [1] 

曹斌所獲重要獎項

2012-2013學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提名獎;
2013年6月,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團體三等獎、優秀個人獎,帶隊、指導老師;
2017年度,中國人民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校級一等獎(知行合一,以行促知——探索多元化、階梯性的歷史學本科實踐教學改革之路),參加人;
2017年度,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招生組、本科生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江西本科招生組文科組組長;
2017-2018學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
2018年度,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8·成都)優秀青年學者獎(金爵獎);
2019年6月,第十一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團體二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情景劇最佳表演獎,帶隊、指導老師。 [1] 

曹斌考古發掘和整理

2002/04-2002/05 西北大學實際寺遺址發掘;
2003/06-2003/08 新疆伊犁尼勒克吉仁台加勒克斯卡音特墓地發掘和整理;
2004/05-2004/06 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安文物保護中心整理周原出土青銅器;
2005/04 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館藏陶器整理;
2005/10 四川成都等地調研;
2005/11-2005/12 陝西城固博物館、洋縣博物館和陝西曆史博物館漢中出土青銅器整理;
2006/05-2006/06 陝西淳化棗樹溝腦遺址發掘;
2008/07-2008/08 山西侯馬曲村工作站整理天馬——曲村遺址1990-1993年度發掘材料;
2009/09-2009/12 陝西岐山周公廟遺址發掘和整理;
2011/07 山東臨淄、棗莊、滕州等地調查;
2013/07-2013/08 遼寧錦州金寶嶺遺址發掘和整理(指導老師);
2014/07-2014/09 遼寧喀左土城子遺址發掘和整理(指導老師);
2016/07-2016/08 江西海昏侯墓園銅器整理(帶隊、指導老師);
2018/07-2018/11 安徽廬江申山雙墩遺址發掘和整理(領隊、指導老師);
2019/04-2019/11 陝西西安東侯遺址發掘和整理(領隊、指導老師)。 [1] 

曹斌其它工作

2018.9.21 光明網·時評頻道《青蓮寺塑像引爭議,文物修復該循“新”還是守“舊”》;
2018.3.07 光明網·時評頻道“2018兩會·改革新徵程”:《讓文物“活”起來應從多途徑出發》;
2017-2020年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聘“科技/科普專家”;
2017.9.6 騰訊較真考古專題沙龍:《考古學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引導》;
2014.6.10-6.14 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帶隊、指導老師);
2013.8.18-8.23 第四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夏令營(帶隊老師);
2013.6.5-6.8 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帶隊、指導老師);
2013.7.2 《國寶檔案·保利藏珍》;
2013.4-2013.7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研究生教務(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