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書通二酉

(漢語成語)

鎖定
書通二酉,漢語成語,拼音是shū tōng èr yǒu,意思是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出自《太平御覽》。
中文名
書通二酉
出    處
《太平御覽》
拼    音
shū tōng èr yǒu
注    音
ㄕㄨ ㄊㄨㄙ ㄦˋ ㄧㄡˇ

書通二酉成語解釋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1] 

書通二酉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 [1] 

書通二酉成語辨析

【近義詞】:學富五車
【反義詞】:胸無點墨 [2] 

書通二酉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2] 
示例
[陳宗阮]到一十六歲,果然學富五車書通二酉。 ★明·馮夢龍《古今小説·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2] 

書通二酉成語故事

相傳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朝廷博士官伏勝冒着生命危險,從咸陽偷運出書簡千餘卷,輾轉跋涉,藏於二酉洞中,使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傳後世。成語“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出於此。這些書簡在秦滅漢興時獻給漢高祖劉邦,劉邦在獲得伏勝所獻大量秦前書簡時大喜,親自將二酉藏書洞封為“文化聖洞”,將二酉山立為“天下名山”。從此後,二酉山二酉洞就成為天下聖蹟,成為讀書人畢生嚮往和追求的地方。以後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前往二酉拜謁更是絡繹不絕,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文章。山上一度建院立閣,修堂造亭,香火旺盛。為紀念伏勝修建的伏勝宮和為保護二酉洞修建的藏書閣就是典型的建築代表。在山半石洞下方,留有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即北京大學第四任校長、湖南督學使者張亨嘉於清光緒六年(1890年)二月所立的榜書碑刻“古藏書處”四個大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