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

鎖定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是宋代詩人魏野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描寫了詩人的友人脱離塵俗的幽居生活和閒散安逸的心境,同時點明詩人自己與友人在心跡、志趣上的一致。全詩語言雖然淺顯,但意象清奇,境界高遠,風格沖淡,筆致空靈。
作品名稱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
作    者
魏野
創作年代
宋代
出    處
全宋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作品原文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
達人輕祿位,居處傍林泉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嫺惟歌聖代,老不恨流年。
靜想閒來者,還應我最偏 [1-2]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註釋譯文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詞句註釋

⑴逸人:隱士。詩人書其屋壁的友人,就是一位名叫俞太中的隱士。
⑵達人:通達知命的人,指友人俞太中。輕:輕看,藐視。
⑶林泉: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⑷“洗硯”句: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典故,形容俞太中治學的勤奮,因為天天洗硯台,以致池水都成了墨汁,水裏的魚當然就只能“吞墨”了。
⑸“烹茶”句:極寫俞太中的高雅,宋人講究茶道,沏茶時要以剛燒開的三滾之水沖泡茶葉,稱為烹茶,而仙鶴有靈性,為了不被煙燻黑了羽毛,在主人燒水時就從主人身邊跑開了,連豢養的仙鶴都知道自重羽毛,主人的高雅可想而知。
⑹嫺(xián):文雅美好。聖代:封建時代的文人指稱所處的時代。
⑺偏:指心境偏僻。 [1]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白話譯文

俞太中對於追求祿位視之輕如鴻毛,他結廬在依林傍泉的地方。俞太中到流泉洗硯,就招得魚兒爭先恐後地吞嚥着黑黑的墨水,他點火煎茶,燻得站在爐邊的鶴來不及避開。閒暇之時,也不忘作詩吟詠當時的“深恩厚澤”,韶華流逝,老之將至,也不覺得遺憾。靜下來時,想想那些有閒情的人,還應當算是我的心境最偏僻。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作品鑑賞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文學賞析

此詩抒寫的是淡於功名利祿,遠離塵囂世俗的閒淡之情。詩人以瀟灑之筆,寫幽居之趣,意象清奇,境界高遠。全詩風格沖淡,筆致空靈。
首聯就指出這位友人過的是斷絕世情、遠離塵囂的隱遁生活。世人多追求祿位,這位達人卻視之輕如鴻毛。他結廬在依林傍泉的地方,那裏聽不見塵世間的喧鬧,又得以時時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間,優戰遊哉。此聯提綱挈領,總攝全詩。
中間二聯具體描繪這種生活和心境:友魚鶴,伴硯墨,品茶賦詩,老之將至而無憾。“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極寫幽居之趣。這位逸人到流泉洗硯,就招得魚兒爭先恐後地吞嚥着黑黑的墨水。他點火煎茶,燻得那站在爐邊的鶴來不及地避開。生活閒散自由,心境也閒逸安寧,令詩人忘了塵世外的一切。但也並不盡然:“閒惟歌聖代”。北宋初年,朝廷對這些清雅隱士頗為愛賞,常有徵召。不赴召的人,則予以殷勤勞問,如林逋便曾受宋真宗“詔長吏歲時勞問”(見《宋詩紀事》卷十)。魏野自己,也在真宗西祀時被召過,不過他“抱琴逾垣而走”了(見《古今詩話》)。俞太中也有過此種際遇,因此閒暇之時,也不忘作詩吟詠當時的“深恩厚澤”。隱者清心寡慾,隨緣自適,一切聽任自然,故而“老不恨流年”。韶華流逝,老之將至,也不覺得遺憾,他是一個無所憂慮、自得其樂的隱逸人。
頷聯、頸聯中,詩人把友人的隱逸生活勾畫得如此細緻生動,閒情逸致臨摹得如此精微真切,其原因在於,他與這位友人是同道,也是一位隱士。所以末聯便把詩人自己也拉入詩中,他從自身措辭,代為友人設想道:靜着時,想想那些有閒情的人,還應當算我最偏。偏,即指不好名利、不喜俗人、習靜喜幽等等不合世俗常情的心理。魏野就是這樣的人:“秉心孤高,植性沖淡,視浮榮如脱屣,輕寵利如鴻毛”(見《鉅鹿東觀集·序》)。
趙與虤《娛書堂詩話》評價説,魏野的詩“沖淡閒逸”、“警句甚多”。此詩筆致瀟灑飄靈,詩境沖淡閒逸,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所作。警句“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語言雖然淺顯,但意境卻很深;既富詩情,又具畫意,是詩中的佳對。 [2]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名家點評

宋末元初方回評此詩:“此‘沈硯’、‘烹茶’一 聯最佳”(《瀛奎律髓匯評》)。 [3]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作者簡介

魏野(960—1019),北宋詩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陝州(今屬河南陝縣)人。不求仕進。宋真宗西祀時曾派使臣徵召他,他以生病為由上表推辭。卒後贈秘書省著作郎。與寇凖、王旦往來酬唱。世代為農,自築草堂於陝州東郊,一生樂耕勤種,親手植竹栽樹,鑿土引泉,將所居草堂周圍環境佈置得景趣幽絕,常在泉林間彈琴賦詩其詩,多吟詠陝州風土人情、田園山水,詩風清淡樸實。詩格清苦。原有《草堂集》,其子重編為《鉅鹿東觀集》。 [4] 
參考資料
  • 1.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宋·魏野)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4-11-22]
  • 2.    周慧珍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27
  • 3.    (元)方回.瀛奎律髓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73
  • 4.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67-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