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更仁村

鎖定
更仁區域:歷史上是一個區域,周圍很大部分是荒無人煙的熱帶原始森林而且人口稀少,無法確定“勢力範圍”,沒有村級的行政管轄,屬於墨脱縣管轄區,居民跨越更巴拉山脈南北區域。由於印度的侵佔,區域和人口一分為二,形成兩個行政板塊:
1、中國控制區的更仁村自然村西讓村下面的小行政點):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脱縣更巴拉山靠近雅魯藏布江的一個區域,更仁村的北麓範圍 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脱縣背崩鄉最遠的行政村(南麓的在印控區)。中國第115醫院醫務隊巡診隊員長期堅持“送醫送藥送健康”,使該村的人均壽命從1990年代前的45歲延長到2012年時的56歲。
更仁村被稱為“孤島中的孤島”,險境很多,山路難走,有的説“走到更仁村,肉要掉十斤”,導致去的人稀少。
2、印度控制區的更仁行政板塊:印度把它作為重要地點而發展而移民,導致其人口遠多於中國控制區的更仁村居民。
中文名
更仁村
外文名
Geling
所屬地區
西藏墨脱縣背崩鄉
方    言
門巴族語言

更仁村英文名稱

更仁的英文名稱,對應的是“Geling”(更仁、葛嶺),與“Geeling”(兩個e,格林)是不同地名,中國墨脱縣地圖上,格林村背崩鄉駐地東南方附近,不是很遠。

更仁村中國控制區

衞星地圖上的更仁村 衞星地圖上的更仁村
更仁村,是西藏墨脱縣背崩鄉最遠的行政點(自然村西讓村下面的小行政點):兩個證據互補佐證。
墨脱縣實控區最南的地名—更仁 墨脱縣實控區最南的地名—更仁
第一,墨脱縣行政區地圖上有標識,是墨脱縣實控區最南的行政點地名。
中國的墨脱縣地圖有不同類型的,有的是主權地圖,佈滿全域的地名,有的是行政地圖,標註控制區的行政地名。
墨脱縣地圖上的三級行政點 墨脱縣地圖上的三級行政點
第二,而且,2012年新聞《為“雪域孤島”築起生命走廊 ——記連續18年為西藏墨脱送醫送藥的解放軍第115醫院(上)》“一條路,走了18年,從未有人退縮,只要羣眾有需要,腳下的路就延伸到哪裏”節,報道説【“走到更仁村,肉要掉十斤。”更仁村是離墨脱縣城最遠的村莊,被稱為“孤島中的孤島”,100多公里的路程,囊括了幾乎所有能想到的險境。儘管路途艱辛,巡診隊員卻從來沒把這個村莊遺忘。18年的接力“送醫送藥送健康”,使該村的人均壽命從20年前的45歲延長到如今的56歲】。
更仁村地圖 更仁村地圖
距離:距背崩鄉直線距離約21公里,距墨脱縣城約40公里。

更仁村印度控制區

印度把它作為重要地點而發展,公路早就修建到更巴拉山南,並且移民實邊(印度向藏南大量移民而且把一些珞巴人移進到重要地點以加強人氣),導致其人口遠多於中國控制區的更仁村居民。
辨析:網上有的網民説印度控制更仁村,那並不排除各設各的行政板塊。2012年新聞報道里所談【離墨脱縣城最遠的村莊,被稱為“孤島中的孤島”,100多公里】、【“走到更仁村,肉要掉十斤”】,肯定不是格林村,只能是墨脱縣官方地圖上 比西讓村更遠的、那個標註“更仁”的村。

更仁村何以一地兩政

更仁村地理位置 更仁村地理位置
墨脱縣及其更仁範圍,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而且,更仁是個地名,歷史上是一個區域,周圍很大部分是荒無人煙的熱帶原始森林,且人口稀少,無法確定“勢力範圍”(那個時代民間可以比較自由地移民,宗本只管轄下級),沒有村級的行政管轄,屬於墨脱縣管轄區,居民跨越更巴拉山脈南北區域,由於印度的侵佔,更仁區域(當時還沒有區分村,只是區域)人口和區域一分為二,中國和印度各自設置村級管轄點,因此形成兩個行政板塊。
類似:藏南是個地理區域,大部分被印度侵佔,小部分由中國實控。

更仁村發展不同

印控更仁 印控更仁
印度把山南的更仁區域作為重要地點而發展,衞星圖上有一些開墾的農田和公路、房屋。
中國控制區的更仁村,居民稀少,後來沒作為重點發展(印度尼赫魯時代起就是推行北進政策,中國政策則一度是後退10公里、一廂情願地單方面退讓,背景是朝鮮戰爭得罪很多國家,只想團結第三世界國家,予印度以可乘之機),長期是 “走到更仁村,肉要掉十斤”,居民還是簡易木房。歷史上墨脱縣的人們就是居簡易木房,由於通車時間較晚,這些年才有條件從縣城開始改進民居。至於更仁村條件和設施的發展,那是很遠時期之後的事情了,那個區域的物資供應,靠背夫,及數十架黑鷹直升機和米格直升機投遞運輸(墨脱縣氣候環境有危險,一架黑鷹摔在多雄拉山口附近,但後來沒有類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