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暝色

(漢語詞語)

鎖定
暝色,漢語詞語,拼音為míng sè,釋義是暮色,夜色。
中文名
暝色
拼    音
míng sè
釋    義
暮色,夜色
出    處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目錄

暝色釋義

暮色,夜色。

暝色出處

1、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2、李白《菩薩蠻》詞:“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3、唐 李白《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4、唐 杜甫《石櫃閣》:清暉回羣鷗,暝色帶遠客。 羈棲負幽意,感嘆向絕跡
5、唐 杜甫《光祿坂行》:樹枝有鳥亂鳴時,暝色無人獨歸客。
6、唐 杜甫《宿江邊閣》: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薄雲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7、唐 韋應物秋夜南宮,寄灃上弟及諸生》:暝色起煙閣,沉抱積離憂。況茲風雨夜,蕭條梧葉秋。
8、皇甫冉歸渡洛水》暝色赴春愁,歸人南渡頭。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 [1] 
9、宋 岳珂 《桯史·日官失職》:“ 嘉定 己巳五月辛亥,餘里居晚浴,散步西圃,暝色將至。從行一僮,忽昂而驚嘑,視之,亦一星,大小如 京口 所見。”
10、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難忘七月的黃昏,遠樹凝寂,象墨潑的山形,襯出輕柔暝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