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暗體真鯊

鎖定
暗體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obscurus)是真鯊科、真鯊屬的一種鯊魚。體呈紡錘型,軀幹略粗壯。頭平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平扁。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短,發育不完全;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寬,圓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寬扁三角形,邊緣具明顯鋸齒,齒尖直立或外斜,無小齒尖;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存在低的隆脊,第一背鰭寬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入凹,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圓突。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灰白;胸鰭、腹鰭、尾鰭下葉及背鰭之鰭尖暗色,但成魚則為淡色。
棲息於沿岸、近海的大型鯊魚。幼鯊活動於沿岸,成魚則活動於外海,深度可達400米處。有季節性洄游的習性。主要以底棲或巡遊性硬骨魚類、小型鯊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有時亦食哺乳類的屍體或無機碎屑。大型成魚對人類有潛在性危險。胎生,一胎可產下6-14尾幼鯊。分佈於世界各大洋南北緯40°之間。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和台灣東南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學名
暗體真鯊
拉丁學名
Carcharhinus obscurus
別    稱
灰真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真鯊目
亞    目
真鯊亞目
真鯊科
真鯊屬
暗體真鯊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esueur,1818
英文名
Bay Shark、Dusky Shark
保護級別
(IUCN)2018年 ver 3.1——瀕危(EN) [3] 
同義學名
Geleolamna greyi Owen 1853
同義學名
Carcharias macrurus Ramsay & Ogilby 1887
同義學名
Galeolamna(Galeolamnoides)eblis Whitley 1944 
同義學名
Carcharhinus iranzae Fourmanoir 1961
同義學名
Carcharhinus obscurella Deng,Xiong & Zhan 198

暗體真鯊動物學史

萊蘇厄(Lesueur)於1818年首次將暗體真鯊描述為Squalus obscurus,後來將其重命名為Carcharhinus obscurus。屬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臘語“karcharos”(意思是鋭化)和“rhinos”(意思是鼻子)。種名Obscurus源自拉丁語“dark,indistinct”,意思是“黑暗,模糊”。 [4] 

暗體真鯊形態特徵

暗體真鯊
暗體真鯊(6張)
出生時的體長為70-100釐米。雄成魚長280-340釐米,雌成魚長257-365釐米,最長逾400釐米。體紡錘形,軀幹粗大,向頭、尾漸細小。頭平扁,頭長約為全長的1/5-1/4。尾長稍短於頭和軀幹長,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平扁,背視廣弧形,前緣鈍圓,側視尖突;口前吻長為頭長的1/3,鼻孔外緣至吻端距離約為鼻孔內緣間距的3/5。眼圓形或亞圓形,較小,眼徑為鼻間隔的1/4-3/10,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為近,其前緣稍後於口前緣,瞬膜發達。鼻孔頗寬大,斜列,外側位,距口端比距吻端為近;鼻孔內緣至口前緣的距離約為至吻端的1/2,前鼻瓣幾平直,後部無明顯突起,後鼻瓣不分化,鼻間隔寬,為鼻孔長的3.6-4.2倍。口大,弧形,口寬幾與口前吻長相等或稍長,為口長的1.5-1.8倍。口閉時不露齒,唇褶短小,只見於口隅處,口閉時幾完全隱蔽,上唇褶比下唇褶稍長,為眼徑的3/10-4/10。齒式
。上頜齒寬扁,三角形,基底寬,邊緣具細鋸齒,正中齒齒頭直立,第一、二齒直立,邊緣幾平直或微凹,自第三齒起齒頭外斜,外緣近基底處具一凹缺,第一至第九或第十齒最大,大小約等,之後漸短小,最後1或2個最小;下頜齒狹三角形,直立,基底寬,邊緣鋸齒緣較上頜齒更細,正中齒1個,較小,第二至第六或第七齒最大,之後漸短小,最後2或3個最小。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中大,中間3個較寬,約為眼徑的2倍,第一和第五鰓孔較小,約為眼徑的1.5倍;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具3棘突3縱嵴。
背鰭2個;第一背鰭頗大,其基底中點距胸鰭較距腹鰭為近,起點約與胸鰭裏角相對,基底長與垂直高几相等,垂直高稍大於頭長的1/3,上角鈍尖,後緣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約與臀鰭起點相對,基底長短於臀鰭基底,上角鈍圓,後緣微凹,下角延長尖突,長為垂直高的1.7-2.3倍。背鰭間隔正中具一低而明顯的縱行皮嵴。尾鰭頗寬長,為頭長的1.2-1.3倍,稍大於全長的1/4,尾椎軸上翹,上葉只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接,尾端圓突,後緣微凹。臀鰭大於第二背鰭,其基底長為後者基底長的1.2-1.4倍,後緣深凹,外角鈍尖,裏角延長尖突,長稍大於垂直高,尖突末端稍前於第二背鰭延長尖突末端,距尾鰭起點距離約等於眼徑,起點距腹鰭基底後端與距尾基幾相等。腹鰭比臀鰭大,位於兩背鰭間的下方,近方形,外角鈍圓,大於直角,裏角鈍尖,後緣微凹,起點距臀鰭起點較距胸鰭起點為近,其後端至臀鰭起點距離大於臀鰭基底長。胸鰭頗寬長,鐮形,後緣深凹,外角鈍尖,裏角圓突,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下方或伸達背鰭后角中部下方。
體背側灰褐色,腹側及腹面淡色;背鰭和胸鰭黑褐色,其他各鰭褐色。 [4-5] 

暗體真鯊近種區別

暗體真鯊經常與加拉帕戈斯真鯊Carcharhinus galapagensis)混淆。這些物種過去已經雜交,這意味着使用傳統的分子條形碼方法無法區分它們。它們的外部形態在表面上非常相似,但是它們具有不同數量的尾椎前骨,以及成熟期的明顯的差異。它們還佔據着不同的生態位,其中暗體真鯊最常見於大陸邊緣,而加拉帕戈斯真鯊更喜歡近海島嶼和海山。 [4] 
暗體真鯊也與其他種類的真鯊魚相混淆,尤其是鐮形真鯊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和闊口真鯊Carcharhinus plumbeus)。暗體真鯊背鰭圓形低,胸鰭大,背鰭脊小,第一背鰭起源於或略高於胸鰭的自由尖端,第二背鰭具有自由的尖端長度,很少比鰭片高度的兩倍大。 [4] 

暗體真鯊棲息環境

暗體真鯊屬暖温帶和熱帶近海上層魚類, [5]  棲息於淺海近岸水域到外大陸架和鄰近的海洋水域幼鯊活動於沿岸,成鯊則活動於外海,傾向於避開低鹽度地區,很少進入河口,深度可達400米處。 [4]  [6] 
暗體真鯊 暗體真鯊

暗體真鯊生活習性

暗體真鯊有季節性洄游的習性,每次遷徙往往覆蓋數千公里。在西大西洋和東太平洋,在夏季向北移動,在冬季向南移動。在南非和澳大利亞,在南方冬季(春季)向北移動,而在南方夏季(秋季)則向南移動。眾所周知,暗體真鯊在大小和性別上都是隔離的。 [4] 
暗體真鯊主要以底棲或巡遊性硬骨魚類、小型鯊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有時亦食哺乳類的屍體或無機碎屑。 [6]  幼鯊有成羣攝食習性。 [5] 

暗體真鯊分佈範圍

暗體真鯊海域

分佈於世界各大洋南北緯40°之間。從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到古巴(包括墨西哥北部海灣),從尼加拉瓜到西大西洋的巴西南部,再從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到東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亞灣。在地中海、印度-西太平洋,包括馬達加斯加和澳大利亞也有分佈。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和台灣東南海域。 [4-5] 

暗體真鯊國家

可能已存在:貝寧、喀麥隆、智利、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埃及、赤道幾內亞、加納、利比里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尼日利亞、葡萄牙(馬德拉、葡萄牙大陸)、沙特阿拉伯、塞拉利昂、索馬里、多哥。
存在:阿爾及利亞、澳大利亞、巴哈馬、伯利茲、巴西、佛得角、中國、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薩爾瓦多、厄立特里亞、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意大利、日本、利比亞、馬達加斯加、墨西哥、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尼加拉瓜、巴拿馬、塞內加爾、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羣島、西班牙大陸)、蘇丹、蘇里南、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門。 [3] 
暗體真鯊分佈圖 暗體真鯊分佈圖

暗體真鯊繁殖方式

6齡性成熟,胎生,具卵黃囊胎盤,在子宮裏用卵黃囊胎盤滋養幼鯊。懷孕期18-22個月,每產3-16仔。每2-3年繁殖一次。 [5] 

暗體真鯊保護現狀

暗體真鯊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瀕危(EN)。 [3] 

暗體真鯊種羣現狀

暗體真鯊的自然增長率很低,因為它們的生長速度慢,成熟年齡晚並且墊料小。這使得它們特別容易由於人為壓力而導致數量下降。暗體真鯊在世界各地的海灘劃分計劃和漁業中收穫。 [4] 
大西洋西北部和中西部的灰暗體真鯊數量明顯減少。據估計,2006年數量約佔其1970年代中期數量的15-20%。儘管在2000年代引入了登陸禁令和種羣重建計劃,但是截止2011年,過度捕撈仍在繼續,種羣仍然被過度捕撈。由於過度捕撈,澳大利亞數量比1970年代至2004年下降了75%以上。2000年代中期採取了管理措施,暗體真鯊得到了可持續管理和恢復。 [4] 

暗體真鯊主要價值

主要以底拖網及流刺網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6] 

暗體真鯊物種危害

暗體真鯊由於其體型龐大且產於淺海沿岸,具有潛在的危險性,儘管它們與人類的互動很少。它們經常在澳大利亞和南非的海灘網計劃中遇到。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