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能化小區

鎖定
智能化小區是利用現代建築技術及現代計算機、通信、控制等高新技術,把物業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統集成在一起,並通過通信網絡連接物業管理處,為小區住户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生活環境。

智能化小區定義

目前,國內外對智能化小區的定義和實際適用範圍還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符合實際的解答。我國所指的智能化小區是一個具有廣泛內涵的統稱,它實際包含着各種類型的智能化小區。例如,在特大型或重要城市中有專供國內外商業貿易、工業生產集團公司或總部常駐的智能化國際商務中心區;以金融、保險和證券交易市場及理財結算中心等為主體的智能化金融街區;有星羅棋佈、佈置有序的研發基地或工業園區或經濟開發區;各種建設規模的高新科技園區以及城市中普遍建設的居民(住)小區等。目前在國內,前幾種智能化小區的數量還不是很多,較多的是以居民住宅建築為主的智能化住宅小區(或稱智能化居住小區或智能化居民小區,簡稱小區)。
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於1999年1月對於智能化小區的定義是:“智能化小區就是利用現代4C(即計算機、通信與網絡、自動控制和IC卡)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各種信息服務和管理、物業管理與安全防衞、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為智能化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新技術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優質、高效和超值的服務與管理,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方便和優美的居住環境(或稱家居環境)”。但這僅僅是一個現階段關於智能化小區的基本概念,不適用於其他類型的智能化小區,隨着新技術、新成果的產生和應用以及我國人民住宅狀況的發展變化,智能化小區的內涵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智能化小區系統組成

建設部於2003年2月發佈的《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規定,智能化小區的系統配置為3個子系統,分別是物業管理及安全防衞子系統、信息網絡服務與管理子系統和住宅智能化管理子系統。
物業管理及安全防範子系統
(1)社區管理信息中心。
(2)社區公共安全防範: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社區紅外報警系統、消防報警監控系統、燃(煤)氣報警監控系統、自動停車場監控系統、可視對講門警系統、防火及應急聯動系統、指紋電子門鎖系統。
(3)三表計量。
(4)社區機電設備監控:給排水、變配電集中監控,電梯、供暖監控,區域照明自動控制。
(5)社區電子廣告牌(社區信息也可利用)。
信息網絡服務與管理子系統
(1)社區信息服務平台:社區信息發佈、就業信息、文化娛樂、旅遊交通信息、健康信息、網絡連接、網上教育。
(2)社區電子商務系統:網上超市系統、商品報價系統、電子付費系統、網上訂餐系統。
(3)社區綜合信息管理:社區安全管理系統、社區人口管理系統、社區車輛管理系統、社區物業設備管理系統、社區物業檢修管理系統。
(4)綜合通信局域網絡。
住宅智能化管理子系統
(1)家庭保安監控。
(2)防火、防燃(煤)氣泄漏報警。
(3)緊急求助報警:保安幹警求助、急救中心求助。
(4)家用電器自動化控制。
(5)家庭起居日用自動化系統:門窗自動開閉系統、照明自動設施。
(6)家庭娛樂系統:社區有線電視系統、社區VOD點播系統、音樂點播。

智能化小區關鍵技術

智能小區的關鍵技術包括:綜合佈線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管理技術;多媒體技術;系統集成技術。

智能化小區類型特點

智能化居住小區
① 以住宅建築為主,服務對象較為固定,使用性質單一,其他公用設施(如社區醫院)和配套建築數量較少、建築規模較小,區內平面佈置有序、緊湊、美化,設有相應建設標準的區內道路、公眾休息場所和綠化地帶及健身設施,區內禁止機動車頻繁穿越通行,力求環境較為安靜、清潔,以利居民休息和生活。
② 區內設有給水(包括上水和中水)、排水、電力、燃(煤)氣、電視、通信、供暖和安全防衞監控系統等公用設施。對上述設施的要求極高,例如要求服務時間長,且穩定可靠,在技術功能上應確保各種設施正常運行。
③ 小區地域面積有限,平面佈置極為緊湊,各種公用設施的管線系統覆蓋範圍遍及小區。因此,區內地上空間和地下斷面互相交叉或過於接近的情況較多,並且極為複雜,維護檢修和管理都較困難,所以在建設時必須統一協調、全面安排,力求佈置合理。
智能化校園小區
① 區內高層行政辦公建築或現代化教學科研建築相對集中,其他配套設置的建築分佈較為分散,區內整個平面佈置較為寬敞、整齊有序,公用設施比較齊全、環境比較安靜整潔。
② 對區內各種公用設施的要求較高,尤其是電力、電視、通信和計算機等系統,它們與外界的聯繫必須暢通無阻,以滿足教學和科研方面的信息需要,確保數學、科研和生活能正常進行。
智能化商務中心區
① 區內土地珍貴,房屋建築大多為中高層或高層建築,工程建設規模很大、佈置極為密集、鱗次櫛比、人口高度集中。區內的用户性質主要是商業貿易、金融保險、證券市場和集團公司等。
② 各幢房屋建築內配置的各種系統和公用設施較為齊全,尤其是要求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都很高,對通信網絡系統的要求更高,必須保證區內外的信息聯繫暢通無阻、穩定可靠。此外,對於消防系統、公共交通和周圍環境等配套應急措施(例如消防用水設施、地下車庫、人防通道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智能化高新科技開發園區
① 區內多為高新科技開發企業以及科研機構,房屋建築具有多樣化、工程建設規模不一的特點。區內高層建築較少,多數為低層、多層或中高層房屋建築,也有高聳的廠房建築或生產裝置。區內平面佈置按生產企業的業務需要或工業生產流程合理安排。總體要求是整齊有序、分佈合理,不過於集中或分散,以利於保證生產安全和管線系統的佈置。
② 區內的行政辦公、科研機構和重要生產(如生產調度機房)的房屋建築,應根據生產和科研等需要,配置相應的公用設施,尤其是具有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的信息網絡系統(包括計算機、通信和綜合佈線系統),其技術動能等基本要求必須保證。
智能化工業園區
與智能化商務中心區或智能化高新科技開發園區的使用性質、服務對象和技術功能等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