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慧中國

(出版物期刊)

鎖定
國內統一刊號CN10-1370/N,《智慧中國》雜誌社出版。
《智慧中國》雜誌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管,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舉辦的中央一類事業單位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主辦國家級綜合類月刊,是國內唯一專門反映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工業、裝備製造、外交、軍事等各領域智慧媒體,是為領導提供決策諮詢與智庫建設和專家交流重要平台,是各級黨政領導、工商界瞭解新動態及相關背景的權威性參考期刊。
《智慧中國》定位黨政機關、商界領袖、專家學者、軍事外交。作為一本專業雜誌,須具備實用性,更注重內容可讀性,既站在市場角度看品牌,也以品牌角度引導市場,是一本真正高品質的國家級期刊,更是集智慧性、可讀性、實用性為一體的高端智庫類雜誌。
《智慧中國》秉承國家智慧發展綱要,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經過不斷開拓創新,全面解讀中央關於社會智慧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智慧人物的代表,深入剖析最新時政,建立廣闊的信息渠道,為社會各界打造更為夯實的交流平台。 [1] 
隨着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傳播介質多樣化推動傳統媒體走上全媒體發展之路。《智慧中國》雜誌社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不斷的融合的過程中,成立了融媒體中心,形成緊跟時代步伐的創新傳播理念和模式。 [2] 
中文名
智慧中國
外文名
Wisdom China
語    種
中文
類    別
中央級期刊
主管單位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主辦單位
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
編輯單位
《智慧中國》雜誌社
創刊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CN10-1370/N
國際刊號
ISSN2096-0999
郵發代號
82-589
定    價
28 元

智慧中國創刊背景

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城市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應運而生。建設智慧城市在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引領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智慧城市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城鎮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每年有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隨着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病”成為困擾各個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難題,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應運而生。由於智慧城市綜合採用了包括射頻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下一代通信技術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因此能夠有效地化解“城市病”問題。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城市變得更易於被感知,城市資源更易於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城市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從而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解決交通擁堵,消除安全隱患,最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智慧城市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
當前,全球信息技術呈加速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資源也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匯聚人類的智慧,賦予物以智能,從而實現對城市各領域的精確化管理,實現對城市資源的集約化利用。由於信息資源在當今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以促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從而達到搶佔新一輪信息技術產業制高點的目的。為避免在新一輪信息技術產業競爭中陷於被動,我國政府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發展智慧城市的戰略佈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所帶來的巨大機遇,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的戰略選擇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伴隨着重大技術的突破,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的引領帶動作用,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各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普遍予以高度重視,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重點。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極大地帶動包括物聯網、雲計算、三網融合、下一代互聯網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對醫療、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環保等領域的發展也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對我國擴大內需、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促進作用同樣顯而易見。因此,建設智慧城市對我國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智慧中國主要內容

遵循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深入研究和報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美麗鄉村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中國智能化建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多層次、全方位報道智能建設和萬眾創新的先進典型和經驗以及國內外有關創新與智慧的前沿理論。認真執行國家的出版法律法規。
刊物主要欄目:

智慧中國《焦點智析》

專家學者對社會焦點問題的新聞綜述及智慧解析

智慧中國《財經視野》

最新財經熱點話題新聞

智慧中國《創新視角》

圍繞萬眾創新和智能建設中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展開的新聞綜述

智慧中國《智庫之聲》

專家學者的相關文章

智慧中國《智慧工程》

報道各領域各行業的智能化動向和經驗

智慧中國《數字生活》

推廣、普及數字化信息知識

智慧中國《智能製造》

宣傳各產業尖端機械智能化現狀與發展趨勢,指出綜合利用機器人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的必要性

智慧中國《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是現代工廠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的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

智慧中國《智慧論壇》

刊發有關智慧城市、互聯網等方向論壇綜述

智慧中國《智慧人物》

報道或專訪有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智能化建設進程中的明星人物和事蹟

智慧中國《智慧城鎮》

報道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的成功經驗

智慧中國《智慧鄉村》

反映廣大人民羣眾對智慧化中國的見解與疑問

智慧中國《智慧藝術》

發佈藝術大家作品成就等

智慧中國出版背景

《智慧中國》雜誌出版背景
其創刊國內統一刊號CN10-1370/N,國際刊號:ISSN2096-0999,郵發代號:82-589,由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主辦,《智慧中國》雜誌社出版。月刊、大16開本、彩色(銅版紙)印刷、每期96頁、定價28元、雜誌尺寸:265mm*210mm,出版日期:每月5日。

智慧中國辦刊宗旨

為中國智庫以及有識之士搭建傳播與交流平台;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和展示大智慧;為構建滿足開發智能、萬眾創新的傳播需求,為大眾創新創業者提供專業的媒介平台,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智慧中國》順應時代發展,促進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構建“眾創空間”,激發億萬羣眾創造活力,為培育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助力。
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為有效整合資源、集成落實政策、完善服務模式、培育創新文化鳴鑼開道,讓創業者的奇思妙想與市場需求充分對接,推動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

智慧中國智慧中國編委會

張曉林 全國政協委員、《求是》雜誌社原總編輯
馬向暉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
王澱佐 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基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會長、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原總經理
王德春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原局長
史仲光 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副主任
李永安 中華全國總工會原書記處書記、副主席
孫伯淮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
鄒大力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理事、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
嚴書翰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副會長
蘇 波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常務副部長
宋和平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原調查專員(正司級)
張劍荊 《中國經濟時報社》副總編輯
周益散 《人民公僕》雜誌社執行社長 、《國家發改委中國科技投資》雜誌社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智慧科技基金會會長,兼中國智慧城市論壇組委會秘書長
宮 力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
洪京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
徐東華 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國家二級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編審、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賈 康 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黃羣慧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舒興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蔡 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薛啓亮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原主任
冀朝鑄 聯合國原副秘書長、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原大使
魏 濱 中國智慧研究會會長
理事長單位: 雲禾(浙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理事單位: 山東連城置業有限公司
吉林同鑫熱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乾坤際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廣東無線聯盟物聯網股份有限公司 [3] 

智慧中國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圖 組織結構圖

智慧中國主要領導

社長 (兼) 總編輯: 徐東華
副總編輯:趙嫣豔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