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耀月

鎖定
景耀月(1881年一1944年)(概述圖來源:[1]) [1]  ,字瑞星、秋陸,號太景耀月昭,筆名迷陽廬主、太原公子等,山西芮城人,中國近代教育家、革命家。
1902年就學于山西大學堂。1904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其間創辦《晉乘》、《夏聲》等雜誌。1909年獲法學士學位。同年回國,任教於上海中國公學,兼《民呼日報》編輯。同年參與發起南社。 [2]  1912年,景耀月任教育部次長,代理總長,同時兼任南京法政大學校長,並參與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次年當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 [3]  後任北洋總統府高等顧問。1917年反對張勳復辟,在晉、豫組織靖國軍。後任教於輔仁大學、國立北京大學、俄文法政大學、內政部警官高等學校、省立東北大學等。1937年後,參與創立大夏學會、明社,從事抗日宣傳活動。著有《清詩存》、《教育史》、《復古篇》、《共和開國卅年史》等。 [2]  1944年4月28日,景耀月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1] 
中文名
景耀月
別    名
瑞星、秋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1年
逝世日期
1944年4月28日
畢業院校
早稻田大學
出生地
山西芮城
性    別
代表作品
《清詩存》、《教育史》、《復古篇》、《共和開國卅年史》等

景耀月人物生平

景耀月反清革命

景耀月(1882-1944),字瑞星,號太昭、帝昭,筆名迷陽廬主、大招、秋陸,山西芮城人。早年師從本縣名儒孫渭漁及朝邑閻敬銘等,繼入山西令德堂、山西大學堂。1903年中秀才。次年官費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
1905年,景耀月加入中國同盟會,為同盟會山西支部負責人之一,並被選為山西留日同學會主席。同時發起組織“豫、晉、秦、隴協會”,創辦《晉乘》雜誌,並任《民報》編輯、記者,倡言革命。1909年任留日學生中國財政研究會會長,創辦《國報》雜誌。1910年歸國,南北奔走,聯絡各方誌士,策動武裝起義。在上海,參與編輯于右任主辦的《民呼報》、《民籲報》,與柳亞子等發起成立“南社”,進行革命活動。《民籲報》被查封后,流亡國外。輾轉赴越南,在西貢、河內等地組建同盟會分支機構。嗣復渡日本,與孫中山、黃興等籌劃舉義。
武昌起義前夕,景耀月返回上海。辛亥革命爆發,景耀月以山西軍政府代表身份參加各省代表聯合會議,被選為議長。1912年,景耀月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次長、《臨時約法》起草委員、臨時參議院議員、南京政法大學校長、上海中國公學教授等職。南北議和告成,景耀月任總統府政治高等顧問。1913年,景耀月被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1916年,景耀月組織政友會並任理事長,反對袁世凱稱帝,與同志致函張作霖,運動獨立。國會解散後,景耀月即皆同志開辦東邊墾地公司。1917年,景耀月在山西、河南組織靖國討逆軍,反對張勳復辟,被推為總司令。 [1] 

景耀月專注教育

北伐戰爭以後,蔣介石等對外屈辱投降,對內禍國殃民,鎮壓民主人士、愛國人士,景耀月斥之為:“殺民主義、刮民黨”。因而厭倦政治,轉以講學為主,先後擔任過北京、北師大、輔仁、東北、法政、文理等多所大學的院長、教授職務,為培育人才、振興中華盡力,門牆桃李遍海內外,許多知名人士,皆系他的學生。是時,他並被邀擔任“中國考古學會”會員,致力於考古工作。
景耀月在學術上,亦有高深造指。魯迅在北京大學執教時,曾稱他是:“當代古典文學的最佳作者”。景耀月與國學大師章太炎有“南章北景”之譽,與同盟會老人景定成有“山西二景”、和著名學者黃倪亦有“南黃北景”之稱,謂“黃以辭誇,景以氣行”。
景耀月一生寫作,不下數千萬言,其中包括許多我國革命歷史上的重大文獻。而其古典詩詞,亦為近代名家,不下二三萬首。經過戰亂,他的手稿已被譭棄,抄收始盡。但刊載於《晉乘》,《夏聲》、《民報》、《漢幟》、《第一普話報》、《民呼報》、《民籲報》、《民立報》、北平《益世報》等報刊上的亦不下百十萬言。 [4] 

景耀月抗日救亡

1935年,華北事變後,日本餌誘下野多年的吳佩孚“出山”,策劃“華北自治”。景耀月面見吳佩孚予以勸阻。二十五年西安事變中,他致函張學良、楊虎城二將軍及延安毛澤東、朱德稱:“必使蔣停內戰,息黨爭,顧大局,團結御海,救亡圖存,避免內戰,勿予敵以可乘之機。”後來中共中央轉致函景氏:“如果願意,歡迎到陝北來,共濟時艱。”時因病未能成行。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偽曾對他軟硬誘逼,強邀其主持偽華北教育總署工作。景耀月以“我是文人,無心政治”進行抵制,閉門讀書。其後,日偽又在報紙上發表他就任北平圖書館館長的消息,他立即登報聲明“此事,事前我不知道。我年老體衰,百病纏身,實難勝任”,始終未就。
他晚年甚為困頓。1944年4月28日,病逝於北平醫院。延安《新華日報》曾發表景耀月逝世的消息。 [5] 

景耀月歷史評價

景耀月在辛亥偉大的民主革命運動中,以其淵博學識,卓越才能,對祖國人民作出了不朽貢獻。他對蔣介石、閣錫山等的反動統治,一貫堅持反對。在抗日戰爭期間,對他們的擁兵自保的消極態度,萬分憤概。景耀月一貫對蔣介石等的反動行為採取堅決反對態度,他在創立民國中所建立的不朽功勳和抗日戰爭期間,以身殉國等大忠,大義行為,在他被日軍謀殺以後,重慶國民政府發表了對他的褒揚撫卹令,並在重慶夫子池新運會禮堂,由國民黨中央秘書處主辦召開追掉會,由於右任主祭。 [6] 

景耀月主要作品

景耀月國學根基深厚,著有《清詩存》、《新雅領》、《解除國局書》、《復古篇》、《教育史》、《芮城金石志》、《楚辭發明》、《莊經發微》、《共和國開國卅年史》等。
參考資料
  • 1.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著. 辛亥革命人物像傳[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06,第98頁。
  • 2.    周川主編. 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8.09,第615頁。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第126輯 孫中山輓聯選編[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07,第291頁。
  • 4.    《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 山西文史資料全編 第7卷 第73輯-第84輯[M],第472頁。
  • 5.    中共陽泉市委宣傳部編. 山西爭礦運動史料與研究[M].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09,第250頁。
  • 6.    《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 山西文史資料全編 第7卷 第73輯-第84輯[M],第471、4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