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市鎮

鎖定
景市鎮,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下轄鎮,地處達川區南部,東鄰萬家鎮,南與平灘鎮接壤,西與百節鎮毗連,北接石板街道福善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千米, [4]  總面積86.2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景市鎮户籍總人口29658人。 [2]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景市鎮。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鎮改鄉。1958年9月,鄉改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鄉。1991年7月,鄉改鎮。 [4]  截至2020年6月,景市鎮轄3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48號。 [4] 
2011年,景市鎮財政總收入928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總產值17398萬元。工業總產值67296萬元,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1.3%。 [4]  2019年,景市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2] 
中文名
景市鎮
行政區劃代碼
511703107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達州市
地理位置
達川區南部
面    積
86.25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中心街48號
電話區號
0818
郵政區碼
63502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川S
人    口
29658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總人口)

景市鎮歷史沿革

春秋,屬夔子國。
戰國,屬巴國地。
東漢永元二年(90年),屬宣漢縣。
清至民國,屬達縣(今達川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景市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鎮改鄉。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1991年7月,鄉改鎮。 [4] 

景市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景市鎮轄中心、金龍、大坯3個居民委員會,皂角、鍾靈、高廟、鏡子河、拱橋壩、長屋、一佛、梨子域、白陽壩、高板橋、紅巖洞、文家場、茶園寺、團田壩、響水洞、柳樹灣、寨子、牛家廟、洞山寺、廠子、墮鼓石2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個居民小組、169個村民小組。 [4] 
截至2020年6月,景市鎮轄3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48號。 [4] 
景市鎮區劃詳情
金龍社區
大埡社區
一佛村
皂角村
白陽壩村
文家場村
團田壩村
洞山寺村
中心社區
拱橋壩村
寨子村
高廟村
高板橋村
茶園寺村
柳樹灣村
胭脂湖村

景市鎮地理環境

景市鎮位置境域

景市鎮地處達川區南部,距達川區城區45千米,東鄰萬家鎮,南與平灘鎮接壤,西與百節鎮毗連,北接石板街道福善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千米, [4]  總面積86.25平方千米。 [2] 

景市鎮地形地貌

景市鎮地處四川盆東平行嶺谷區、盆中丘陵區、盆周低山區連接地帶。地處銅鑼山系和五嶺山系之間,地勢四周高、中間低。主要山脈有五嶺山脈、銅囉山脈。境內最高點位於五嶺山,海拔850米;最低點位於團田壩,海拔460米。 [4] 
景市鎮 景市鎮

景市鎮氣候

景市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7.3℃,1月平均氣温6.2℃;8月平均氣温27.3℃。平均氣温年較差1.5℃。生長期年平均322天。無霜期年平均311.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28.15小時,年總輻射116.4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7月最多。 [4] 

景市鎮自然災害

景市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大旱、洪澇、霜凍、雷擊等。 [4] 

景市鎮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景市鎮主要礦產資源為煤、天然氣、石油、石灰石、鐵等。以煤的儲量最多,有“烏金之鎮”之稱;天然氣儲量豐富,一號井已開採供氣。
截至2011年末,景市鎮耕地面積2.4萬畝。 [4] 

景市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景市鎮轄區總人口341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200人,城鎮化率21.1%。總人口中,男性17450人,佔51.1%;女性16690人,佔48.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1人。 [4] 
截至2017年末,景市鎮常住總人口18365人。 [1] 
截至2019年末,景市鎮户籍總人口29658人。 [2] 

景市鎮經濟

景市鎮綜述

2011年,景市鎮財政總收入928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總產值173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0元。工業總產值67296萬元,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1.3%。 [4] 
2019年,景市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2] 

景市鎮第一產業

景市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景市鎮生產糧食18630噸,其中水稻7550噸,小麥2090噸,玉米400噸。
景市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景市鎮生豬飼養量5.8萬頭,年末存欄量2.6萬頭;羊飼養量1.1萬頭,年末存欄量0.5萬頭;家禽年飼養量53.4萬羽,上市家禽40.1萬羽。
截至2011年末,景市鎮累計造林54600畝,林木覆蓋率38.8%。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9460畝,產量4325噸。
2011年,景市鎮大型農業機械58台(輛)。 [4] 

景市鎮第二產業

2011年,景市鎮工業總產值67296萬元,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1.3%。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8萬元,郵政業務收入16萬元。 [4] 

景市鎮交通運輸

景市鎮境內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景福、景平、景百、金景四條主要公路以及100多千米的村社公路貫穿全境。
2011年,景市鎮客運總量25萬人次,貨運總量52.8萬噸。縣鄉(鎮)級公路5條,總長118千米。2011年,景市鎮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42輛,98噸位;客運汽車6輛、174座位。 [4] 
景市鎮 景市鎮

景市鎮社會事業

景市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景市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580人,專任教師24人;小學10所,在校生3180人,專任教師7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景市鎮教育經費達132萬元。 [4] 

景市鎮文體事業

1970年,景市鎮建立有線廣播站;1989年,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1500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52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30%。
2011年末,景市鎮有電影隊1個,年放映場次300次;文化站1個,綜合樓建築面積330平方米,農家書屋19個,各種民間文藝隊8個。
2011年末,景市鎮有體育健身中心1個,籃球場10個,排球場2個,各種體育設施56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1%。1997年被評為省先進體育鎮。 [4] 

景市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景市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4個,固定資產總值81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6人。
2011年,景市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0482人,參合率100%。 [4] 

景市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景市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2户,人數63人,支出14.4萬元,月人均190元;城市醫療救助3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人次,共支出2.1萬元。
2011年末,景市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30户,人數1690人,支出81.1萬元,月人均4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6人,支出17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58人,支出31.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08人次。
2011年末,景市鎮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5萬元。社區服務設施28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3個,社區服務站5個。 [4] 

景市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景市鎮有郵電網點3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2萬份(冊)。移動電話用户10800户;光纜線路總長達20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520個,寬帶接入用户890户。 [4] 

景市鎮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景市鎮煤炭企業6家,年產煤30萬噸;年用電量1000萬千瓦時。天然氣管線500千米,天然氣用户
1800户,燃氣普及率80%,月天然氣平均用量16200立方米。 [4] 
給排水
2011年末,景市鎮鎮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9.5千米,生產能力600噸/日,年工業用水1800噸、生活用水14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4] 
供電
2011年末,景市鎮鎮區擁有主變壓器8台,總容量2500千伏安。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100%。 [4] 
燃氣
2011年末,景市鎮鎮區天然氣管線15.8千米,天然氣用户800户,燃氣普及率80%,月天然氣平均用量6萬立方米。 [4] 

景市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貢生柏某於當地關帝廟門書楹聯“景物豔通川莫負石筍煙霞寶林風月,市廛依古剎共拜瞻桃園兄弟漢室君臣”,後世人取其首字聯袂成詞得名。 [4] 
  • 文物古蹟
景市鎮有玉佛寺雙塔、五靈山寺殘垣、古廟古橋等古蹟。

景市鎮風景名勝

景市鎮旅遊景點有石筍、猴子岩石猴等。

景市鎮地方特產

  • 綜述
景市鎮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達州脆李,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達縣苧麻和達縣烏梅。
  • 達州脆李
達州脆李果實中大,圓形,果頂平或微凸;果面黃綠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縫合線淺、明顯、不對稱;果肉淡黃色,肉質脆,汁液中多,味甜、濃,離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達州脆李”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達州脆李
  • 達縣苧麻
達縣苧麻,具有強度好、單纖維支數高、纖維長等特點。達縣苧麻的單纖維強度為35~40克,束纖維強度為52克左右;達縣苧麻平均單纖維支數在1900~2200米/克支,纖維支數最高可達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達縣苧麻”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達縣苧麻
  • 達縣烏梅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為《藥典》收載品種“耳梅”。烏梅主產在四川、貴州、福建等地,四川達川區是達縣烏梅的原生資源地和主產區,果實橢圓形,青中透黃,種核屬橢圓籽類型,兩側無稜線,呈流線型邊緣。果肉率85.5%,達縣烏梅初加工後成品呈不規則的耳扁球形,直徑1.5~2.3釐米。表面棕黑色至烏黑色,皺縮不平。一端有圓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軟,烏黑色或黑棕色。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面有小凹點。
2010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達縣烏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達縣烏梅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90頁.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97.
  • 3.    景市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5]
  • 4.    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3417-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