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陀巖

(廣東揭陽惠來縣普陀巖)

鎖定
廣東揭陽惠來縣惠城北面雞心嶼的曾陀巖庵,俗稱“虎頭巖”,相傳創於唐,大顛植荔百株,南宋“宣教公”方元順重興,1986年10月25日由縣委落實統戰政策領導小組發文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之一,1988年8月縣宗教局發證開放。1989年至1998年重建。以峯奇谷幽,深數十丈巖洞,高數丈出米石,巨石似鍾等奇景而分外迷人。系惠來八景之一。
中文名
普陀巖
地    點
廣東揭陽惠來縣惠城北面雞心嶼
俗    稱
虎頭巖
年    代
代唐
景    點
惠來八景之一
面    積
6300 畝

普陀巖景點信息

廣東惠來縣普陀巖 廣東惠來縣普陀巖
它離縣城約5公里,背靠大南山,面對南海,處於6300畝山地的雞心嶼之中。據清《惠來縣誌》載曰:“在縣西北十里五朝山之西,兩石夾峙,巖祀普陀佛,有飛來鍾與石香爐,專口有澤,歲旱禱雨即應,前後荔枝百株,實頗佳種,傳唐僧大顛所植。相傳唐貞元五年(789)(另一説元和二年即807年)高僧釋大顛雲遊至此修持,植荔百株,自此成佛門,今存大石圓柱畔、大石香爐等遺物。

普陀巖發展歷史

山房內尚存明萬曆辛卯年(1591)知縣林正康《普陀巖碑記》、雍正十一年(1733)和清乾隆乙酉(1765)臘月重修碑記。巖左側有“出米石”高數丈,刻有詩。巖倚巨石,石洞深邃,前面左有瀑布,右有西湖山景,山腰聖龍泉潺流不息,峯頂遠眺景更美。近有成千上萬石頭構成的天然石洞,稱“十八石寨”,可容千人居住,世上罕見。又有一巨石似鍾,相傳從浙江普陀山飛來,被古榕檔住 ,“絲線掛金鐘”。還有“雲崖瀉珠”、“石潭煙霞”、“龍船舟”、“八抬橋”等景點,美不勝收。
1989年起,東隴籍台胞釋如志禪師(俗名方競武)有見及此,在台灣募資來修建,至1991年土建基本完成。1992年,再修復飛來鍾、石佛、三聖寶殿等。1993年竣工“宣教公紀念堂”為後座,以緬懷南宋方元順興巖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