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通地質學

(南京大學建設的慕課)

鎖定
普通地質學課程是南京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於2018年12月20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授課教師為舒良樹、王博、孫俊俊。據2022年5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經開課5次。 [1-2] 
該課程共十六講,包括岩漿作用與火成岩、外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岩、變質作用與變質岩、地質年代與地球演化及生命事件、地球構造和岩石變形、河流與湖泊地質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等內容。 [2] 
中文名
普通地質學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首開時間
2018年12月20日
建設院校
南京大學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授課教師
舒良樹、王博、孫俊俊

普通地質學課程性質

普通地質學課程定位

普通地質學課程是地學各專業的綜合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及引領其進入地學殿堂的啓蒙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新理論和新知識,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基礎技能。 [2] 

普通地質學適合對象

普通地質學課程適合地學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學習,也適合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和地學愛好者學習。 [2] 

普通地質學課程簡介

普通地質學課程共十六講,第一講介紹21世紀地球科學的特點與任務等內容;第二講講述礦物的物理性質等知識點;第三講介紹火成岩的結構與構造等內容;第四講講述外力地質作用的基本特徵等知識;第五講介紹變質作用中原巖的變化等內容;第六講講述地球與生命的演化等知識;第七講介紹地層的接觸關係與地質事件等內容;第八講講述板塊構造理論確立依據等知識;第九講介紹風化作用的3大類型及其特徵等內容;第十講講述河流與湖泊地質作用等知識;第十一講介紹海水運動方式與類型等內容;第十二講講述地下水的開發與利用等知識;第十三講介紹風的剝蝕作用等內容;第十四講講述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等知識;第十五講介紹冰川及其地質作用等內容;第十六講講述類地行星基本特徵及其比較等知識。 [2] 

普通地質學課程大綱

第一講 緒 論
1.1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
1.2學習地球科學的重要性
1.3中國的地學優勢(青藏高原、大別高壓-超高壓變質帶、西北黃土高原、滇黔桂喀斯特地貌、雲南澄江動物羣、遼西熱河動物羣、陸相生油盆地、華南花崗岩等)
1.4當代地球科學的特點與任務
1.5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第二講 礦 物
2.1若干基本概念(晶體、非晶質體、礦物、準礦物、非礦物)
2.2礦物的物理性質
2.3礦物的分類
2.4礦物的一般鑑定
2.5礦物的用途。
第三講 岩漿作用與火成岩
3.1若干著名火山活動介紹
3.2噴出作用與噴出巖
3.3火山熔岩的類型及其特徵
3.4世界火山岩的分佈
3.5侵入作用與侵入岩
3.6火成岩的結構與構造
3.7火成岩的分類
3.8岩漿的形成機制
第四講 外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岩
4.1引起外動力作用的因素
4.2外力地質作用的基本特徵(類型、過程、規律、產物)
4.3沉積岩的特性
4.4構造
4.5四類沉積岩
第五講 變質作用與變質岩
5.1變質作用的因素
5.2變質作用中原巖的變化
5.3變質作用類型
5.4代表性岩石
5.5三大類岩石的演化
第六講 地質年代與地球演化及生命事件
6.1相對年代的確定
6.2絕對年代(同位素年齡)的測定
6.3金釘子剖面
6.4地質年代表
6.5地球與生命的演化(天文時期、隱生宙、顯生宙)
6.6重大的生命事件(愛迪卡拉、熱河、澄江等動物羣、5次生命大滅絕及其復甦)
第七講 地球構造和岩石變形
7.1地震的基本概念
7.2地震波及其特點
7.3地震的分佈
7.4地震波與地球的內部構造
7.5地殼運動
7.6褶皺特徵與類型
7.7斷裂特徵與類型
7.8節理構造
7.9地層的接觸關係與地質事件
第八講 板塊構造
8.1大地構造基本概念
8.2大陸漂移説及其特徵
8.3板塊構造理論確立依據
8.4板塊理論支柱(地幔對流、海底擴張、海底轉換斷層)
8.5板塊的邊界
8.6全球板塊劃分
8.7威爾遜旋迴
8.8大陸動力學
第九講 風化作用
9.1科學意義
9.2風化作用的3大類型及其特徵
9.3控制岩石風化的因素
9.4風化地貌
第十講 河流與湖泊地質作用
10.1河流概述
10.2河流的侵蝕作用與方向
10.3河流的搬運作用
10.4河流作用的產物
10.5河流的去均夷化作用
10.6準平原化作用
10.7湖泊概況
10.8湖泊的地質作用
10.9沼澤及其地質作用
第十一講 海洋地質作用
11.1海洋概況
11.2海水運動方式與類型
11.3海水運動的地質作用
11.4海蝕地貌
11.5海底沉積物(濱海、淺海、半深海、深海)
11.6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與下降
第十二講 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
12.1基本概念
12.2地下水的類型
12.3地下熱水
12.4地下水的地質作用
12.5地下水的開發與利用
第十三講 風沙地質作用與黃土
13.1概述
13.2風的剝蝕作用
13.3搬運作用
13.4沉積作用
13.5荒漠
13.6沙漠
13.7黃土
第十四講 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
14.1環境地質學的一般概念
14.2城市興衰與地質環境
14.3人體健康與地質環境
14.4廢物處置的地質環境
14.5常見的地質災害
14.6塊體運動類型及其特徵
14.7塊體運動發生的因素
14.8常見的人為地質災害
第十五講 冰川及其地質作用
15.1冰川的形成與運動
15.2大陸冰川與山嶽冰川
15.3冰川的剝蝕與冰蝕地貌
15.4冰川的搬運作用與沉積
15.5冰磧物與冰磧地貌
15.6冰水沉積作用
15.7冰積巖及其冰積地貌
15.8地質歷史上的三大冰期
第十六講 行星地質概述
16.1太陽系及其起源
16.2黑洞
16.3隕星撞擊作用
16.4隕石類型與特徵
16.5隕石坑鑑別標誌
16.6類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月球)基本特徵及其比較
16.7類木行星基本特徵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2] 

普通地質學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12月20日~2019年02月27日
舒良樹、王博
6-8小時每週
5510
第2次開課
2019年03月12日~2019年06月28日
4-8小時每週
4466
第3次開課
2019年07月03日~2019年09月04日
舒良樹
6-10小時每週
6593
第4次開課
2020年02月21日~2020年06月12日
6小時每週
16395
第5次開課
2021年09月24日~2022年01月14日
舒良樹、孫俊俊
6480 [1-2] 

普通地質學教學計劃

計劃時間
計劃目標
2021/11/26(星期五)9-12點
論壇討論與答疑 (3小時)
2021/12/03(星期五)10點
各自複習,老師答疑;2021年12月3日關閉單元測驗和交流論壇。
2021/12/06(星期一)10點
2021年12月6日期末考試, 2小時 (交卷截止到2021年12月10日晚23點50分); 2021年12月13日下午18點前公佈成績。
2021/12/14(星期二)10點
2021年12月14日-01月13日,網上申請課程紙質證書。
2022/01/14(星期五)23點30分
2022年1月10日發佈課程小結,2022年1月14日結束課程。 [2] 

普通地質學課程特色

1.普通地質學課程打破單一化人才培養模式,以通識教育為導向,普及現代新理論和新知識,拓寬學習者的專業知識面,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基礎技能;
2.普通地質學課程從地質學的微觀研究對象元素到顯觀對象礦物和岩石再到全球構造,從內動力學到外動力學再到行星地質,從各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到中國獨有的地學優勢,再到環境地質、城市地質、地質災害等理論知識,構成一個邏輯嚴密的完整知識體系;
3.普通地質學課程視頻配有語音字幕,課前(後)輔以課堂PPT、課程講義和課下習題-分析討論題等學習材料,每個學習單元均安排鞏固知識的習題作業和論壇知識點討論。 [2] 

普通地質學教學目標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習者對地質學的興趣和對祖國河山和大自然的熱愛,使學習者瞭解地球形成與演化的基本規律和掌握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和一般工作方法,為學習其它地質課程和從事地質工作奠定基礎。 [2] 

普通地質學學習預備

普通地質學預備知識

學習該課程需要掌握自然地理與數理化等知識。 [2] 

普通地質學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普通地質學(全綵第四版)》
舒良樹
2020年
《普通地質學(第二版)》
夏邦棟
1995年
《普通地質學》
吳泰然
2003年
大學出版社
《普通地質學(1953年第三次修訂)》
陶曉鳳
1945年
《普通地質學》
陶曉鳳、吳德超
2007年

普通地質學考核標準

  1. 普通地質學課程總成績由單元作業、單元測驗、課程討論、期末考試四部分成績構成,其中單元作業佔10%,單元測驗佔30%,單元課程討論佔 10%(回覆一次2%),期末考試佔50%;
  2. 總成績達到60分及以上的學習者獲得合格證書,總成績達到90分及以上的學習者獲得優秀證書。 [1] 

普通地質學所獲榮譽

2019年,普通地質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3] 
2020年11月24日,普通地質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一流課程)”。 [4] 

普通地質學教師簡介

舒良樹,男,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板塊構造、大陸造山帶、構造運動學、盆地構造、顯微構造。 [5] 
王博,男,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造山帶構造演化、板塊構造與古大陸重建、構造運動學,主講課程:普通地質學、普通地質學實驗、固體地球科學原理、顯微構造學。 [6] 
孫俊俊,男,東華理工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板塊構造、大陸動力學、岩石學、地球化學。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