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晨曲

(楊瑞芬畫家1986年作品)

鎖定
晨曲是由楊瑞芬在1986年創作的一幅中國工筆花鳥畫
中文名
晨曲
外文名
morningmusic
畫    種
中國工筆花鳥畫
畫    家
楊瑞芬 
創作時間
1986年

晨曲作品簡介

楊瑞芬《晨曲》中國工筆花鳥畫 楊瑞芬《晨曲》中國工筆花鳥畫
畫名:《晨曲》
題材:令箭荷花、蜻蜓
獲獎:新時代畫展,優秀獎(北京美協)。
參加展覽:
1986年,新時代畫展,於中國美術館
1987年,第一屆中日婦女水墨畫聯展,於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畫研究院、日方:日本·中國水墨交流協會)。
發表:
87年北京晚報發表《晨曲》 87年北京晚報發表《晨曲》
1987年5月,北京電視台新聞。
1987年,《北京畫院三十週年畫冊》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7年4月30日,昆明報。
1987年7月6日,《清新淡雅·意趣天成》,北京晚報
1988年9月17日,中外產品報。
1994年1月1日,《創造物我交融的美》,深圳晚報。
收錄於《楊瑞芬花鳥畫集》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

晨曲藝術評價

清新淡雅·意趣天成
藝評:劉興華(北京晚報,1987年7月6日第三版)
楊瑞芬的中國畫《晨曲》是一幅頗為成功的作品。畫中的一束令箭荷花生機勃勃,莖葉茂盛,剛勁挺拔,盛開的紅花鮮豔絢麗。幾隻蜻蜓在花旁輕盈地追逐嬉戲,怡然自樂。人們彷彿從蜻蜓翅膀舞動發出的嗡嗡聲中,聽到一曲奇妙的晨曲。彷彿看到那潮潤土地上籠罩着的薄薄晨霧,用手似乎可以觸摸到花瓣上晶瑩的露珠,吸吮到陣陣飄來的沁人心脾的花香。作品着力表現了霧中黎明清新、靜謐、曠遠、朦朧的氣氛,畫面寓動於靜,耐人尋味。
在繪畫技法上,畫家不拘泥於傳統的勾勒填色,大膽採用了水墨接染的手法,融工筆重彩沒骨點厾、水墨寫意於一爐,使整個畫面層次更加豐富,既有工筆畫的實感,又具有寫意畫的變化和神韻,畫的佈局也作了裝飾性處理,給人以整體鮮明突出的感覺。
楊瑞芬專於工筆花鳥,她的畫筆觸細膩,在設色上敢於另闢蹊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努力進行新的探索。看過她的作品後,使人感到色調淡雅清新,格調不俗。
追尋藝術美神的召喚
藝評:張仁芝(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楊瑞芬花鳥畫集》)
《晨曲》作於1986年,這幅四尺立幅工筆花卉,畫一叢令箭荷花,佔絕大部分的畫面是在熟宣紙上用漬墨法畫的花葉,襯托着兩朵盛開的紅花,在上端畫兩個花蕾。畫上這一叢墨葉既有總體形式感,又有穿插變化,畫面效果豐富,水墨漬染形成的特有肌理效果用得恰當巧妙。畫面色彩處理上,水墨漬染的葉很沉穩,只在葉尖略加胭脂,色調統一中而有了變化。左下角點綴三隻紅蜻蜓,更添一派生機,是一幅花鳥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