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晏孝廣

鎖定
晏孝廣(1085-1129) 宋臨川縣文港人(今屬江西省進賢縣),揚州尉 [1]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宋臨川縣文港(今江西省進賢縣)
出生日期
1085年
逝世日期
1129年
主要成就
揚州尉
本    名
晏孝廣

晏孝廣生平簡介

晏孝廣(1085-1129),北宋宰相、著名詞人晏殊是他的曾祖。他倜儻有節概。自幼好學,夜誦詩書常達旦。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受薦補揚州尉,職主捕盜賊,治績頗著。金兵進犯揚州時壯烈犧牲。 [1] 

晏孝廣臨川縣誌

《臨川縣誌》卷二十二 《臨川縣誌》卷二十二
道光《臨川縣誌》卷二十二(人物誌 忠義)記載:“晏孝廣,殊曾孫,長軀修髯,倜儻有節,概年十餘歲,夜誦詩書達旦未嘗輟。政和七年(1117年)以薦補揚州尉。尉主擊捕盜賊。揚於此時北邇金人、南臨大江,扼險備敵稱要害地,而尉尤不易任。 孝廣奮然以身先之,攜長子湲從事。留次子浩寧家。 靖康二年(1128年),元祐太后如揚州居,無何金人攻揚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詔劉光世將兵阻淮拒金。光世兵潰走,還粘沒陷天長軍。帝倉皇失措,太常少卿取九廟神主從行,行亡太祖神主於道。是日,金將馬五帥馬騎直泊揚州城下,追至揚子橋,鋒鋭甚。孝廣灑泣誓眾,率所糾士兵御之,金人遂不得前。而帝因乘間馳至瓜州奔鎮江脱虎口。未幾賊勢大張,孝廣挺身轉闖斬殺傷數十人,竟以援兵不繼戰死(舊志)。現祀忠義祠。” [1] 

晏孝廣相關事件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將粘沒喝率兵南侵,計議生擒駐蹕揚州的高宗趙構,是年二月初三,金營先鋒馬五,率領五百騎,破天長,直驅揚州。趙構倉皇地帶着近臣逃跑,金兵一直追到揚子橋,時揚州尉晏孝廣率軍奮力抵禦,殺敵數人,趙構得從間道馳往瓜洲渡江脱險,晏孝廣因後援不繼,兵敗身死,其女晏貞姑隨父在軍,為金兵所擒,貞姑不屈高呼:“我乃大宋丞相晏殊後代,豈肯貽羞家國!”遂拔刀自刎而死,表現了高度的民族氣節。據説:貞姑“頸血濺地,經旬不滅”,這一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讚頌。 [2] 
揚子橋(蘇志章 攝) 揚子橋(蘇志章 攝)
——揚子橋,是揚州至瓜洲間的中樞戰地,可考戰事有:晏孝廣抗金 [2] 

晏孝廣晏孝廣盡忠

臨川才子晏殊的曾孫晏孝廣,官至揚州統兵,他身材高大,留有長髯,倜儻有節,頗有關雲長之風範。尤其他清正廉潔,忠義兩全,深得百姓的擁戴。 [3] 
公元117年,金兵南侵,大軍壓境。揚州統兵晏孝廣面對入侵的金兵,毫不畏懼,號召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戰。由於他平日治軍有方,部隊紀律嚴明,愛護百姓的一草一木,此次主動出擊為的是解朝廷之危,消除百姓之苦,他知道有百姓的同仇敵愾,全力支援,已是勝券在握。 [3] 
果然晏孝廣帶長子晏緩率軍克敵,父子倆身先士卒,英勇無比,很快就和友軍一起打敗金兵,一直把金兵趕到長江以北金兀朮的老巢。 [3] 
晏孝廣率軍凱旋而歸,沿途的百姓夾道歡迎,殺豬宰羊,送錢送物犒勞軍隊。晏孝廣的部隊在外轉戰數月,經常忍饑受餓,也十分需要補充物資,但是他下令,除了吃的東西,錢財一律不受。他對當地的官紳解釋:“我們能獲勝,全是多虧了百姓的支持,再則,我們有朝廷的俸祿,不能增加百姓的負擔。” [3] 
經此一戰,金兵一蹶不振,經過十年的休整,才恢復了元氣,直到靖康二年。金兵又萌發了侵略的野心。為報十年前之仇,金兵再犯揚州。此時的晏孝廣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的士兵驍勇善戰,個個都是精忠報國的英雄,再次打敗了金兵,金兵此次南侵,又是難逃損兵折將敗北的命運。 [3] 
從此,金人是談晏色變,金國頭領甚至派人秘密找晏孝廣和談,以金錢、美色和官職為誘,要晏孝廣讓出道來,與金人共謀大宋江山。晏孝廣義正言辭地呵斥來者:“只有你們歸順我朝廷才是天經地義,休戰才是你們的唯一出路!”金人的陰謀沒有得逞,便使出了另一招,他們於1129年2月再次南犯。狡猾的金兵知道晏孝廣雖是是個小小統兵,卻是塊難啃的骨頭,竟繞開了揚州。 [3] 
皇帝趙構得報,命令大將劉世光領兵迎敵。無奈此時朝廷腐敗懦弱,部隊戰鬥力不強,以致金兵長驅直入,我軍大敗,連丟數城,皇帝趙構聞訊驚慌失措,恐金人攻入京城皇宮,連忙逃到了揚州城。 [3] 
聽説宋皇帝逃到了老對手晏孝廣的揚州城,金大將馬五率騎兵五萬,直逼揚州城下。晏孝廣眼見金軍兵臨揚子橋,氣勢洶洶,兵鋒甚鋭,面對數倍於己的敵兵,感到一場惡戰難免,且敵強我弱,決定以死盡忠。 [3] 
最後的時刻到了,晏孝廣把人馬分成三路:一路自己率領,衝出城去引開敵人,決一死戰;一路由城裏青壯年編成的義勇軍,負責守城;一路由兒子晏緩負責保護皇上突圍撤退。方案向眾將一説,兒子晏緩首先不同意。説:“父親!你年事已高,此戰敵強我弱,危險很大,還是我去吧,您保護皇上!”晏孝廣大怒,斥責道:“混賬,皇上是一國之君,必須保護好!你是我晏家的血脈繼承人,一定要保住,休得再多嘴!” [3] 
第二天黎明時分,晏孝廣率五千精兵深入敵營,晏孝廣斬敵數十,將士們勇往直前,殺得金兵暈頭轉向,節節敗退。與此同時,晏緩率部保護皇上出城撤退,由瓜州奔鎮江,逃出了虎口。待天大亮時,金兵將領才發現晏孝廣只有區區五千兵馬,惱羞成怒,立即命令將晏孝廣重重包圍。 [3] 
晏孝廣拖住了敵人,為皇上撤退贏得了事件,他對將士們振臂呼喊:“將士們,為國盡忠的時刻到了,皇上和父老鄉親在看着我們呢,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戰士們沒有一個退縮的。從白天殺到了黑夜,血流成河。由於敵眾我寡,晏孝廣和全體將士戰死,為國盡忠!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