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

鎖定
1939年,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成立,集中了一批從北平、天津、保定等來的科學技術人員,專門從事軍工研究和生產。 [1] 
中文名
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
成立時間
1939年

目錄

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主要職責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根據地建立了許多軍工企業。廣大軍工人員以大無畏的精神、無窮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軍工奇蹟,為前方將士輸送了大量的槍炮彈藥。1940年至1942年期間,晉察冀軍區工業部立足邊區條件,組建技術研究室,生產出了優質硫酸、硝酸等重要軍工原料和無煙藥、高性能炸藥、自制子彈、輕型槍械,以及對敵鬥爭中廣泛使用的各類爆破器材。“缸塔法”工業生產硫酸、“坩堝鍊銅蒸鋅”製造黃銅、“燜火法”韌化炮彈彈體等三項技術,被列為戰爭年代的三大創造。
1939年2月,冀中軍區技術研究社在冀西山區的唐縣葛公村用“實驗室法”製造硫酸成功,1940年3月,在完縣神南鎮用當地盛產的陶缸試製硫酸成功,創造了“缸塔法”工業生產硫酸,實現了重大突破。1940年5月,經四處勘察,廠址最終選定在唐縣大岸溝村。7月,大岸溝化學廠正式成立。同年冬,這裏被命名為晉察冀軍區工業部化學一廠。建廠初期,該廠只有30多人,在負責人黃錫川、工務主任臧本忠和駐廠技師韋彬的指導下,他們苦幹兩個月,用土辦法制造了一套多缸連結式的塔式制酸裝置及蒸酸裝置,稱為“缸塔法”制酸,開始邊試驗邊生產。至1940年底,制酸裝置逐步趨於完善,硫酸生產步入正軌。每晝夜(當時是三班制)可生產濃度為98%左右的濃硫酸50餘斤。隨着生產條件的逐步改善和工人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化學廠還製造出硝酸、無煙藥等產品,並且效率和產量不斷提高,至1942年,月產硝酸1000公斤,硫酸3000公斤,硝化棉200公斤。
1942年,礦工隊在初試蒸鋅的基礎上築造了蒸鋅爐,得鋅率8%。1942年9月,邊區工礦局的兩個廠劃歸工業部,其中的玻璃廠編為新二連(駐唐縣古洞村),新二連技師王裕對熔玻璃爐進行了改造,製成了蒸鋅爐,得鋅率達到25%。
在第一代蒸鋅爐蒸得部分純鋅後,工業部五連(晉察冀邊區第一個子彈廠,主要任務為生產復裝子彈)就開始了煉製黃銅和製造彈殼的試驗工作。他們把煉出來的黃銅用手錘捶打成銅板,設計製造了多道工序的沖模,如下料模、衝盂模、拉伸模、成型頸部的收縮模具和擠壓炮台(彈殼部裝底火的凹部)的擠壓模,還盤了燜火爐,因為兩道相鄰壓力加工工序之間有一道加熱燜火工序以消除冷作硬化現象。而後,依次將黃銅板材進行壓力加工,一個新的子彈殼基本成型了。再經過切口、車退彈槽、鑽發火孔等機械加工工序,一個完整的新彈殼最後完成了。
與此同時,駐平山縣的九連(主要任務為生產復裝子彈)採用一次擠壓,完成制彈殼炮台部的加工。五連從中得到啓發,以兩道擠壓工序,一道機加工工序,成功地完成了炮台部的加工。
1943年6月,為了加快全新子彈生產,工業部將五連、十連和礦工隊合併組建新七連,主要生產全新子彈。1943年秋季打敗敵人進攻前夕,新七連組成40餘人的突擊隊,用十幾天時間生產子彈2萬發。轉入正式生產後,九連的月產量達3.5萬發,年產40萬發。
至此,晉察冀根據地全面掌握了自制子彈的全部生產技術,生產原料也都能製造出來。從化工到冶煉的生產設備和工具研製成功,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生產鏈。據記載,1943年自制子彈年產量已達300萬發,各類炮彈11萬發,手榴彈360萬枚,高級炸藥24萬公斤,火藥500公斤。 [2] 

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作用

全新槍彈等的自制,是中國人民軍工史上的一件大事,為其他根據地自制子彈提供了一些經驗,還派出技術人員到其他兄弟根據地,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做出了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