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安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鎖定
晉安區文聯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文聯的指導下,充分發揮黨聯繫文藝家的橋樑作用,堅持“二為”方向,貫徹 “雙百”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晉安區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開展與文聯有關的各項活動,努力提高我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創作水平及活動空間,為促進文學藝術在社會的普及和推廣,提高公民的文學藝術修養,促進社會的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文名
晉安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地    區
晉安區
簡    介
推進我區文學藝術工作
方    向
文藝為人民羣眾服務
文聯簡介
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推進我區文學藝術工作。
近年來,晉安區文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定期組織文聯委員及各協會理事認真學習黨的有關先進文化建設的政策和方針,明確“文藝工作,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重大意義,促進藝術家們自覺地在黨的領導下更好地深入基層,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用自己的藝術創作和文藝演出,為繁榮我區文學藝術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學藝術活動。
近年來晉安區文聯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不僅活躍了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擴大了社會影響。如:為減輕外來務工人員的思鄉之苦,精心舉辦內容豐富的“第二故鄉情”——晉安區慰問外來工文藝演出,為遠離家鄉親人過新年的外來務工者送上新春佳節最衷心的祝願。 為豐富廣大人民羣眾精神生活,弘揚書畫藝術,促進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同時也為了引導大家更好地閲讀被奉為經典的《論語》名著,組織舉辦了“晉安區論語名言書法展”,通過參展、觀展、講座,讓大家思考《論語》,從中汲取精神養分,不斷得到啓迪,得到享受,得到提升。為促進文化進社區,進千家萬户,活躍社區羣眾的精神生活,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良好美德,與福州日報、東方書畫社、威海市書協聯合舉辦茶會社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節上,來自福建、福州、及山東威海市的藝術家們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進行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白血病患者。
福建與台灣一水相隔,地緣相鄰,血緣相親,為促進閩台文化交流,晉安區開展兩屆包括傳統民俗文藝表演、海峽兩岸共祭閩王典禮儀式、閩王(王審知)金身巡安活動、“一家親”兩岸人民聯歡活動、台灣宗親晉安文化之旅在內的晉安區閩王(王審知)文化節,並舉辦了閩台兩岸書畫精品交流展,努力為兩岸文化交流構建合作平台,為推進兩岸同胞大交流、兩岸經貿大合作、兩岸關係大發展做出貢獻。
為繁榮文學藝術創作,挖掘培養文藝新人,設立晉安區文藝百花獎,發現並獎勵了一批文藝人才,極大鼓舞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近年來,畫院有三位畫師作品入選全國美展,吳文娟的剪紙、程生英的攝影作品頻頻獲全國大獎,林可敬創作的軍歌小調獲全國首屆少兒戲曲大賽二等獎,區文聯主席孔海欽在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建國六十年書畫展中獲得三等獎。近年先後出版了《血濤軍魂》、《最後的飛獅島》、《國石瑰寶》、《閩王王審知》、《朱元璋》、《人文晉安》、《壽山石大觀》、《北峯紀遊》、《論語名言》、《歲月如歌》、《和諧晉安》、《情繫五里亭》、《晉安墨韻》、《綠榕畫冊》等著作。
三、努力打造具有晉安特色的民間文化。
晉安區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近年來,晉安區以壽山石文化和腰鼓文化為龍頭,努力打造有晉安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成功舉辦四屆集美術、書法、攝影、壽山石雕、根雕、木雕、剪紙、舞龍舞獅、腰鼓表演等系列民間活動為一體的“晉安區民間文化藝術節”,通過活動,從事民間文化藝術創作和表演的人員不斷增多,晉安區民間文化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中央台《新聞聯播》對我們舉辦的民俗活動之一——《海峽共明月》中秋歌會作了報道。
四、發展藝術特色教育,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為大力發展學校的藝術特色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藝術特長,晉安區文聯組織藝術家與學校合作,開展特色文化藝術教育活動。例如:幫助晉安五小開展“弘揚儒學,傳承文明”的國學特色教育活動,在學校設立講壇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着力培養“博學、好禮”的一代新人;幫助鼓山苑小學開展“民俗文化進校園”特色活動,其中,“拗九情深——老少同樂”活動方案獲中央教科所綜合實踐方案設計一等獎。幫助晉一小開展書法特色教育活動。每逢省市書法大賽,高舉“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特色旗幟的晉一小,獲得家長和上級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另外還有古城小學的剪紙藝術特色,鼓山小學的閩劇特色,浦下幼兒園的童印雕刻藝術特色,宦溪中學的民間鄉土文學特色等,通過藝術特色教育活動,學生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得到進一步的激發,個性和特長也得到進一步的發揚。
五、堅持文藝為人民羣眾服務的方向,大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
為使文學藝術更加貼近生活,活躍城鄉羣眾的精神生活,近年來晉安區文聯始終堅持送文藝到社區、到農村、到軍營活動。每逢節假日都要組織戲劇、曲藝和音舞工作者為城鄉老百姓獻上一至兩台晚會;每年的春節前夕,都會組織書法協會的會員赴農村為農村老黨員、老幹部、軍烈屬和廣大村民現場書寫春聯。為密切軍民關係,文聯還組織書畫家們到新店駐榕部隊進行“八一”慰問,藝術家們在吟詩作畫,揮灑丹青的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另外我們還以新店鎮健康村老年活動中心為基地,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活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