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時仙

(江蘇省泰州市地名)

鎖定
時仙是一個地名,位於江蘇省泰州經濟開發區沿江街道。該地因有時仙廟而得名。 [1-3] 
中文名
時仙 [3] 
屬    地
江蘇省泰州市開發區沿江街道

時仙地名的傳説

北宋時期,大批北方居民南遷,時家父子就在其列。他們從河北的大名遷到了現在的鎮江。經過數代的繁衍,江南一代的時家已經是一個大家族。清朝乾隆年間,時家的一個分支跨過太平洲揚中來到江北的泰州口岸鎮,在口岸鎮西側剛剛淤漲起來的母子圩落了户。圩上河網密佈,港汊交錯,且與長江連通,雖然方便了農田灌溉,但“逢雨必澇”。於是時家招僱了不少謀生的農民和苦力,他們圩田築壩,改造河網,拓荒墾植,經過幾年努力,這塊兔奔狐突的土地,已變成了黃穋稻泰州紅生長的樂土。
時家的香火一直不旺,三代單傳,到時永時,結婚三年竟沒有懷孕。時家太太非常着急,天天吃素禮拜佛主,又赴南海觀音求子,第二年,果然求得一子,起名時運。時運天生懦弱,在瘟疫流行的大氣候下,竟毫不例外,疫病加重,四處求醫不見起色,到農曆二月初七傍晚時已奄奄一息。時家上下冷冷清清、唉聲嘆氣,時永悶悶地在準備後事了。時家太太緊緊抓住孫子時運的手,沒了眼淚。
突然一聲閃電,接着狂風暴雨,把時家太太掀翻在地裹在暴雨中,“這是你的罪,”天空中傳來一個低沉而響亮的聲音,“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啊,”暴雨中時家太太跪在地上,拼命地苦苦哀求,“我是祖師時仙 [4]  ,賑濟黎民、度化眾生是我佛門之本,菩薩已送你一子,你卻了無向佛之心,時仙命你明日就開倉放糧,助慧若和尚醫治災民,或可救也。”又是一聲響雷,隨即消失了。
時家太太醒來的時候,門外已經有個和尚。孫子時運正幫着和尚搗藥。上上下下一片忙碌,彷彿集市一般。放糧的放糧,碾藥的碾藥,僱工們忙得高興,時永臉上也有了陽光。時永説:媽媽,您知道嗎,您已經睡了兩天了,幸虧這位慧若和尚的高超醫術,您和時運都得救了。現在已經按照您吩咐的去做了,現在瘟疫已得到控制。時家太太一臉茫然,突然想起祖師時仙的託夢,連忙下牀跪倒在慧若和尚面前,“時家大仙哪,時家大仙。”泣不成聲。
第二年,在慧若和尚的主持下,時家傾其所力在母子圩的北頭建起了一座廟宇,名為時仙廟 [5] 
時仙廟 時仙廟
至此過往百姓也以廟之名稱母子圩叫時仙。

時仙優婆塞時仙

時仙 [4]  是一位優婆塞(居士)的名字。釋迦牟尼佛是佛的本師,他在開示佛義的過程中,皈依者甚眾,時仙就是其中之一。
相傳時仙出身在喜豫國,十二歲那年,跟隨父親奉生母祖母靈柩回老家安葬,初見三寶法器,有喜歡之心,從此嗜好佛典,萌發出俗之願。十六歲出家,隱居深山岩洞中,一衲一褲,長坐不卧,木食澗飲,長達五年。後外出朝山,研習經教。為報父母恩,曾三步一拜朝禮祖師,歷時千日,行程數國。先後到達斯里蘭卡、印度、緬甸、泰國、老撾、柬博寨等南傳佛教國家。一路上,飢寒雪掩,痢疾腹瀉口流鮮血,三次大病,幾奄奄待死,備嘗艱辛,恆心如一,道業日隆。三十九歲時,疑根頓斷,悟透禪開。為報母恩,曾於阿育王寺燃指供佛。也正是這樣的經歷,學得醫用法術,並一路上濟賑百姓黎民,受到廣泛好評。兩年後,閉關於福音寺,潛心讀經,刻苦修行。曾到過中國西域的敦煌、西京等地。回國後,又在恆河兩岸的憍薩羅國、摩揭陀國和毗舍離國之間傳播佛教。後遭大規模瘟疫,在濟賑、醫治災民的過程中,積勞成疾,仙逝時世歲92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