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時中

(漢語詞彙)

鎖定
時中,漢語詞彙。拼音: shí zhōng [1]  出自《周易》,“中”就是孔子講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運行,既不太過,又無不及。而“時”則是指與時勢一致。
中文名
時中 [1] 
拼    音
shí zhōng
出    自
《周易》
性    質
哲學
類    別
儒家

目錄

時中釋義

儒家謂立身行事,合乎時宜,無過與不及。 [1] 

時中出處

《易·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2] 

時中例句

1、儒家謂立身行事,合乎時宜,無過與不及。
《易·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孔穎達 疏:“謂居蒙之時,人皆願亨,若以亨道行之,於時則得中也。”
《禮記·中庸》:“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孔穎達 疏:“謂喜怒不過節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彼其推明心術之微,剖析義利之辨,而斟酌時中之權,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斯固有功矣。” [3] 
明 歸有光 《孟子敍道統而不及周公顏子》:“性善時中之論,義利王伯之辨, 孟子 之自任以道,非僭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時中,用也。所謂變易者,聖之權也。”
2、有時料中。
《漢書·張良傳》:“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 [2] 

時中含義

在儒家思想中,“時中”作為“合時”的含義,則不僅被看作是個人道德修養和行為實踐所應遵循的根本原則,同時也被推廣為治國安邦的重要原則之一。儒家從自然農業生產對天時變化的密切依賴關係中,深感到“適時”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都把“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不違農時”(《孟子·梁惠王上》)等,列為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之一。荀子把草木開花結果時禁止砍伐,魚鱉懷卵時禁止撒網下毒,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失其時,稱之為“聖王之制”,並根據“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的道理,推論説:“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荀子·王制》)也就是説,國家的政令如果合乎時宜的話,那麼老百姓就會行動一致,而有才能的人也會服從擁護。這裏的推論是極其直接和樸素的,沒有深奧的理論論述,但卻有廣泛的實際意義。即使在今天,播種適時,砍伐有時,捕殺有時等思想中所包含的辯證原則,對於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等,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儒家思想家看到了事物在自發運動中往往是向着不平衡的(或偏面的)方向發展的現象,於是提出了“中”和“時”的原則,用以防止和克服思想行為方面的各種偏面和極端,並在綜合對立兩方不同性質的情況下,求得某種平衡和全面。這裏應當説是包含有積極意義的辯證因素的。不過,再好的原則用濫了也會走向它的反面。儒家“中”和“時”的原則,在實際運用中不斷被濫用,而演變為折中調和、見風使舵的代名詞。這種人因而也就成了為孔孟所痛斥的那種“鄉愿”式的人了。這也是我們在探討儒家這種實踐的辯證原則時,特別須要注意和警惕的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