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昰,漢語一級字,讀音為shì、xià,共9畫。
“昰”為“是”的異體字,一般用於人名。 [5-6] 
中文名
拼    音
shì、xià [1] 
部    首
字    碼
基本區 U+6630
五    筆
JGHF
倉    頡
AMYM
鄭    碼
KAII
筆    順
251112121
四角號碼
60101
總筆畫
9
部外筆畫
5

現代釋義

  • shì
(1) “是” 的異體字。
(2) 用於人名。 [1] 
  • xià
“夏”的古字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説文》是本字
又《集韻》夏古作昰。注詳夊部七畫。 [2] 

説文解字

【卷五】【夊部】夏
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𠍺,古文夏。胡雅切〖注〗𡔰、昰、𡕾,亦古文夏。

説文解字注

(夏)中國之人也。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為大也。從夊。從頁。從臼。臼、㒳手。夊、㒳足也。胡雅切。古音在五部。
(𠍺)古文夏。 [3]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ɡraːʔ
-
ɡraːs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胡雅
麻二開
上聲
二等
開口
上三十五馬
ɣa
ɣa
ɣa
ɣa
ɦɣa
ɦɯa
ɦaɨ
xia4
ghrax
heaa
大也又諸夏亦州名秦屬上郡漢分置朔方郡晉末赫連勃勃於州稱大夏為後魏所滅置鎭又改為夏州又胡駕古下二切
胡駕
麻二開
去聲
二等
開口
去四十禡
ɣa
ɣa
ɣa
ɣa
ɦɣa
ɦɯa
ɦaɨ
xia4
ghrah
heah
春夏又胡雅切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
(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ꡯꡦ
-
ꡯꡨ
Hÿa
-
Hya
ɣja
上聲
-
ꡯꡦ
-
ꡯꡨ
Hÿa
-
Hya
ɣja
去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家麻齊
家麻
去聲
齊齒呼
xia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亥雅
十五馬
上聲
舉下
十五馬
上聲
胡駕
十五禡
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二十六家賈嫁
陽去
春夏又大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