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昭覺寺

(四川省重點佛教寺院)

鎖定
昭覺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昭青路333號,素有“川西第一禪林”之稱,在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改為佛剎,名建元寺,唐宣宗時賜名“昭覺”。 [5-6] 
昭覺寺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整體佈局非常完善,中軸線由大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兩側是觀音閣、御書樓、石佛殿(涅槃堂)、大師殿(御書樓)、先覺堂、鐘樓、鼓樓、普同塔院、圓悟禪師塔、禪堂、客堂、僧房、齋堂、放生池等等。日本和東南亞一帶的許多佛教寺廟仍把昭覺寺視為祖庭,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貢獻。 [5-7] 
1983年,昭覺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5]  [7] 
中文名
昭覺寺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昭青路333號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20000 m²
保護級別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開放時間
全年 08:00一17:00(最晚入園16:30) [1] 

昭覺寺歷史沿革

昭覺寺在漢朝是眉州司馬董常的故宅,宅號“建元”。
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改建為佛剎,名建元寺。唐宣宗時賜名“昭覺”。唐乾符四年(877年),唐代高僧、禪宗曹洞宗傳人休夢禪師任建元寺住持,興工構殿,擴建寺廟,並奉旨改寺名為“昭覺”,一直沿用。
五代十國時,戰亂迭起,昭覺寺僅存“房舍五間,田土三百廛”。後殿堂衰頹,寺廟荒蕪。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休夢法師五世法嗣延美禪師住持昭覺,用了30多年的時間進行全面修復,殿堂房舍增至300餘間。
宋元豐末年(1085年),禪宗臨濟宗禪師純白任昭覺寺住持,被稱為“西川第一叢林”。 [10] 
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及南宋紹興初年(1131年),高僧圓悟克勤(原號佛果克勤)兩度住持昭覺寺。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在昭覺寺圓寂,圓悟禪師墓尚存。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蜀獻王迎接智潤禪師任昭覺寺住持,並擴建寺廟。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毀於張獻忠兵燹。
清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法師籌款重建,先後修建了大雄寶殿、圓覺殿、天王殿、金剛殿、説法堂、藏經樓、八角亭等殿宇,重塑佛像,迎請佛經,恢復叢林大觀,並修築石堰7.5公里。清康熙十二年(1673),佛冤法師任昭覺寺住持,又繼建先覺堂、御後樓、五觀堂,客堂、鐘鼓樓及寮房300餘間。
民國八年(1919年),朱德曾在昭覺寺避難。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中,昭覺寺受到破壞,大雄寶殿、法堂被拆,佛像被毀,文物、法器也無存。
1984年,昭覺寺交給佛教團體管理使用。
1984年起,先後維修了大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地藏殿、觀音閣、御書樓、韋馱殿、藏經樓、五觀堂、石佛殿、普同塔、先覺堂等殿堂樓亭。天王殿內,新塑了彌勒佛、四大天王像、木雕接引佛像。觀音閣內,塑了三大士、四祖師及壁塑十八羅漢漂海像。韋馱殿中,供奉着地藏、韋馱和十二圓覺像。先覺堂,供奉本寺開山祖師破山、圓悟、丈雪法師塑像。藏經樓,供奉玉佛像、珍藏經典、文物。
到1986年,有80多名僧人先後到昭覺寺修持。 [2-3] 
2022年5月6日,成都昭覺寺釋普華法師榮膺住持。 [4] 

昭覺寺建築格局

昭覺寺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寶殿、涅槃堂、藏經樓及圓悟禪師墓園等。昭覺寺整體佈局非常完善。中軸線由大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兩側是觀音閣、御書樓、石佛殿(涅槃堂)、大師殿(御書樓)、先覺堂、鐘樓、鼓樓、普同塔院、圓悟禪師塔、禪堂、客堂、僧房、齋堂、放生池等等,穿過寬敞的林蔭道,便是八角亭,之後是第一座大殿“天王殿”。 [5-7] 

昭覺寺主要建築

昭覺寺山門

山門上橫匾書“第一禪林”。原來有着“昭覺寺”匾額的山門緊鄰動物園。 [7] 

昭覺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內供奉着漢白玉雕塑三身佛像。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三身佛兩旁侍立着阿難、迦葉立像。大殿兩側是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外有個著名的所在,叫做“樹包碑”。這是棵有着千年樹齡的大樹,在這大樹的裏面包有一個石碑。據説當年昭覺寺的道魁祖師所留遺偈,“樹包碑,椰瓢飛,柱頭落地祖師歸”,後來全部應驗。因此這個樹包碑便成了寺內的佛法應驗處。圓通寶殿造型是昭覺寺獨有的,屬於寺內標誌性建築。 [7] 

昭覺寺圓通寶殿

圓通寶殿採用外方內圓的造型,塔、殿結合,四角殿頂為重檐歇山式,中心高起,為八角攢尖頂,飛相7層,高24.2米。整體建築用柱156根,結構精巧別緻,殿內供奉高12.2米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坐像。 [7] 

昭覺寺藏經樓

藏經樓是重檐廡殿頂,正脊上雕龍飾鳳。藏經樓裏有眾多年代久遠具有歷史和文物價值的經書,不對外開放。 [7] 

昭覺寺天王殿

天王殿內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像等。天王殿前的石橋最為古老,是所存不多的歷史遺蹟。 [7] 

昭覺寺説法堂

説法堂,堂廣五楹,規模闊大,為方丈説法之所。歸一大禪師《説法堂》詩讚曰:“功德莊嚴佛殿庭,法堂説法響雷霆;何須樹下跏趺坐,便可階前仔細聽。 [2] 

昭覺寺歷史文化

昭覺寺相關記載

明代丈雪禪師有《聚沙亭》詩:“鎮日風和太古絃,聲前常見萬峯攢;沙浮水面人初集,雨洗芙蓉露未乾。徑引小橋天上下,亭高半月鎖琅殲;呼童漫把霜花葉,瀹茗炊成詩一聯”;涅盤堂,堂廣五楹,樸雅古潔,為誦經之所。清代歸一大禪師有《涅盤堂》詩:“生死關頭定不訛,伊誰解脱涅盤過;化身西向彌陀國,幻影南無法會羅。舍利子兮皆若是,須菩提也意云何;去來如果全滑滅,極樂隨緣自在鄉”。 [8] 

昭覺寺相關傳説

傳説當年破山祖師復興昭覺寺後,廣收弟子,光大了雙桂禪系。有一天,破山祖師告訴弟子們,他要出去雲遊,並説:如果殿內的庭柱離開了下面的石砧凳、香案上的延瓢飛了、殿外的兩株黃果樹包住了中間的石碑,他都還沒有回來的話,就另立方丈,主持寺院、傳承雙桂禪法。
祖師走後三年的一天,祖師殿內的一根木柱果然離開了石砧凳;又過了三年,大雄寶殿香案上的延瓢果然不翼而飛;再過了三年,大雄寶殿外的兩棵黃果樹已長大並且包住了中間的石碑。但是,破山祖師卻沒有回來。留下的是他的傳説和眾人可以見到的遺蹟。
成都人後來把“柱離凳”的殿稱為“吊足樓”。殿高約9m,有十六根楠木柱,直徑約一尺五寸。其中殿內的四根柱子中,靠外近門左側的一根的下端懸着,離鼓形的石砧凳約一尺高。是木結構古建築的一項奇觀。由於印契了該寺古德明代道魁祖師之預偈:“樹包碑,檐瓢飛,柱頭落地祖師歸”。
清定上師回昭覺,懸空之柱頭落地,延瓢早已不翼而飛,菩提樹飛速猛長,將石碑包得絲毫不現。故世人稱之道魁祖師再來。 [9] 

昭覺寺藝文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賜昭覺寺“法界精嚴”匾額,並題五言律詩一道贊之:
入門不見寺,十里聽松風。香氣飄金界,清陰帶碧空。
霜皮僧臘老,天籟梵音通。咫尺蓬萊樹,春光共鬱葱。 [5] 

昭覺寺文物價值

昭覺寺
昭覺寺(8張)
昭覺寺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日本和東南亞一帶的許多佛教寺廟仍把昭覺寺視為祖庭,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7] 

昭覺寺文物保護

1983年,昭覺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5]  [7] 

昭覺寺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昭覺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昭青路333號。
  • 交通路況
成都市內乘坐公交1路、25路、33路、49路、53路、71路、87路、1076路,昭覺寺公交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