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昭君辭

鎖定
《昭君辭》是南北朝詩人沈約創作的一首五言詩。這是一首以慨嘆昭君出塞為題材的詩,此詩前六句寫昭君離宮北上痛苦情狀和憂傷容貌的描繪;中間四句寫昭君前往匈奴途中所見所感的沿途景象,詩的後六句寫昭君思念故國的情懷。此詩字句鍛鍊工巧,集中表現昭君思念故國的無限哀怨。
作品名稱
昭君辭
作    者
沈約
創作年代
南朝
出    處
《樂府詩集》
作品體裁
五言詩

昭君辭作品原文

昭君辭1
朝發披香殿2,夕濟汾陰河3
於茲懷九逝4,自此斂雙蛾5
沾妝如湛露6,繞臆狀流波7
日見奔沙起8,稍覺轉蓬多9
朔風犯肌骨10,非直傷綺羅11
銜涕試南望12,關山鬱嵯峨13
始作陽春曲14,終成苦寒歌15
惟有三五夜16,明月暫經過17 [1] 

昭君辭註釋譯文

昭君辭詞句註釋

1.昭君:王嬙,字昭君,漢元帝宮人,後出塞匈奴。
2.披香殿:漢時後宮的殿名。故址在今陝西西安西北。
3.濟:渡過。汾陰河:今山西萬榮境內。
4.於茲:在這時,即離宮北上,渡過汾水之時。懷九逝:指因行程漸遠而傷懷。九逝,形容行程已很遠。
5.斂雙娥:收聚雙眉,愁貌。斂,收斂,緊皺。雙蛾:指女子雙眉。
6.湛露:濃重的露,形容淚濕妝容。
7.繞臆:不盡的憶念。繞:圍繞,縈繞。流波:流水,川流不息。
8.奔沙:奔騰、飛奔的塵沙。
9.稍覺:逐漸覺得。稍,漸漸地。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
10.胡風:北風,北方邊地的風。犯肌骨:刺人肌骨。
11.非直:不只。傷綺羅:侵透了身上的衣服。
12.銜涕(xián tì):含淚。
13.嵯峨(cuó é):高峻的樣子,形容關山。
14.陽春:曲名,原是楚國的古曲,這裏泛指歡樂的曲子。
15.苦寒歌:即《苦寒行》,樂府清調曲名。
16.三五夜:農曆十五日的夜晚。
17.暫:短暫。 [2-3] 

昭君辭白話譯文

早晨從披香殿出發,晚上到了濟汾陰河留宿。
這個時候開始覺得路途遙遠,從此緊皺雙眉。
沾在粉妝上的淚珠猶如濃重的露水,淚水環繞眼瞼狀似流波。
路上的每天都能看到隨風飄舞的塵土,逐漸覺得隨風飄轉的蓬草也多了起來。
寒冷的風直刺人肌骨,不只侵透了身上的衣服。
含淚回頭像南邊遙望,關山高峻鬱鬱葱葱。
開始做一首陽春曲子,最後卻做成苦寒歌。
南歸無望只有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圓時聊以思鄉。

昭君辭創作背景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時,漢元帝將昭君嫁給了單于。昭君出嫁匈奴的故事引起後人的無限感慨,屢有歌詠其命運。至南朝時昭君出塞已經成了詩歌中的傳統題材了,沈約借用這個題材;漢家和匈奴的兩地舞台恩怨,很容易轉變成邊塞題材,南朝這種以漢代典故來寫戰爭的作品,大致也都以漢魏樂府為題,沈約為了追求歌詩形式之美,他有意識地把自己倡導的四聲説用於樂府創作從而創作這首詩。 [4-5] 

昭君辭作品鑑賞

昭君辭文學賞析

詩從昭君辭別故國、北上與匈奴成親寫起。昭君北上時是否渡過汾水難以確知,作者此處用“汾陰河”與前句中的“披香殿”對舉,意在暗示昭君已遠離中原故土,進入北方邊遠之地,地域的轉換表示行程漸遠,風物已變,全詩描寫的離愁別恨也從此引出。接着的四句,便轉入對昭君痛苦情狀的描繪。“於茲”二句説離宮北上,渡過汾水,離匈奴漸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雙眉緊鎖,愁苦滿懷。“沾妝”二句是對昭君憂傷容貌的描繪,沾在粉妝上的淚珠猶如濃重的露水,淚水環繞眼瞼狀似流波。大多數齊梁詩人有這麼一種傾向,即描寫刻畫精緻細膩,不厭其詳,以此顯示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沈約這四句詩便是如此,然而這類精細的刻畫有時也會因過於繁複而使詩歌顯得板滯堆砌,缺乏生動流轉之美,沈約這四句詩雖然工麗,但語義已略嫌重複,好在並未繼續鋪陳下去,故未使詩歌風格平弱、結構臃腫。“日見”句起四句詩寫了沿途的景象。隨着行程日遠,大漠中奔沙時起,隨風飄轉的蓬草也隨之增多。塞外凜冽的寒風,不僅侵透了身上的綺羅,而且刺入肌骨。四句詩展現了大漠蒼涼蕭瑟的景象,奔沙、胡風的肆虐,使人倍覺長途跋涉的艱辛,飄轉遷移的蓬草,更襯出昭君遠離故土、飄零異域的無限哀怨。作者此處用“日見”、“稍覺”,將由漢入胡時沿途所見景物的漸變及其對人物心理的影響刻畫得很委婉細緻,奔沙、轉蓬等也很好地烘托了氣氛。
行行日已遠,觸目又皆是與故國迥異的景象,昭君更思念故國了。“銜涕”二句寫她含淚南望,然而關山阻隔,故國杳渺,心中的哀怨之情更難以抑制,這裏用一“試”字,頗為傳神,既寫出昭君頻頻回首引領眺望的神情,又顯示了關山無極,南望非易,從而愁緒愈濃。“始作”二句寫她試圖用音樂排遣胸中的怨情,然而終於不能。據説漢武帝時,將公主嫁給烏孫王昆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送昭君時大約也如此,故沈約詩中有此二句。“陽春曲”與“苦寒歌”相對,且分別用“始”、“終”二字,別有深意,實際上這兩句還以樂曲為象徵,總括了昭君初始入選宮中,最終事與願違,未承恩寵而出嫁匈奴的悲劇性的一生,揭示了昭君命運的蹇躓。最後二句言南歸無望,日後唯有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又圓之時,聊以望月來寄託思鄉之情。這裏的“暫”字用得也極講究,思鄉之情無以排遣,只得寄託於夜空中團圓的明月,這本已是無可奈何中僅存的一絲慰藉,然而這明月卻並非夜夜都圓,則此情之最終不可排遣也就不難體會了。末二句委婉含蓄,富於思致,所謂“含不盡之意於言外”。
此詩除了剪裁上頗有特色,字句的鍛鍊也極工巧外,還有一個特點不容忽視,即講究聲律。沈約是永明體詩歌的代表,他主張在詩歌中運用聲律法則,因此,此詩有半數詩句為律句,尤其是第三、四、五、六句,就每一聯而言,已合於律詩的平仄要求了,只是聯與聯之間尚未考慮粘接。有意識地追求聲律協調是齊梁詩壇上出現的新氣象,沈約在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為後來唐代律詩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此詩便是他聲律理論在創作中運用得較為成功的一例,因此,欣賞此詩,不能不注意到這點。 [6] 

昭君辭名家點評

廣西師範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盧有泉北朝詩歌研究》:“在歷代詠昭君出塞的詩作中,沈約這首最以形式之美見長。其剪裁之精巧,人物情感和心理刻畫之細膩,以及字句錘鍊、對仗、音韻等,頗見匠心。尤其是聲律的講究,堪稱一時之選。” [7] 

昭君辭作者簡介

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省武康縣)人。出身貴族,而年幼孤貧。篤志好學,博覽羣書。歷仕宋、齊、梁三朝,官至尚書令。他是齊、梁文壇的領袖,首創“四聲八病”之説,與謝脁、王融等創作新體詩,稱“永明體”,對唐代格律詩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詩內容廣泛,講究聲韻、對仗。有輯本《沈隱侯集》傳世。 [8] 
參考資料
  • 1.    可永雪,餘國欽.歷代昭君文學作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03:第6頁
  • 2.    曹鼎著.齊梁體詩傳 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51-52頁
  • 3.    鄧魁英,袁本良主編.古詩精華:巴蜀書社,2000.04:第742頁
  • 4.    王文進著.南朝邊塞詩新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2:第108-109頁
  • 5.    楊生枝著.樂府詩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01:第340頁
  • 6.    盛慶斌.漢魏六朝詩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第163-164頁
  • 7.    盧有泉.北朝詩歌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06:第230頁
  • 8.    姜葆夫.漢魏六朝詩歌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59-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