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行

(唐代詩人李益詩作)

鎖定
《春行》是唐代詩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作品名稱
春行
作    者
李益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春行作品原文

春行
侍臣朝謁罷,戚里自相過。
落日青絲騎,春風白紵歌。
恩承三殿近,獵向五陵多。
歸路南橋望,垂楊拂細波。

春行作品註釋

1,戚里:外戚聚居之地,此處泛指權勢富貴之地。
2,青絲:馬繮繩。
3,白紵歌:樂府舞曲名。
4,三殿:此處指唐大明宮麟德殿。
5,五陵:五個漢代皇帝陵墓所在地(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泛指五陵原,唐時貴族居住區。

春行作品譯文

侍奉君王的臣子入朝覲見完畢之後,從皇氏外戚聚居之地互相經過。
落日下騎馬的人手握繮繩縱馬飛奔,春風裏飄着白紵歌的聲音。
離皇宮近得到恩寵容易,打獵選擇去五陵原的人多。
歸來的路上回望南橋,楊柳枝條垂在水面隨風劃出細細的波紋。

春行作品賞析

本詩以一位臣子的口吻描繪了一副長安春日出遊的美好畫卷,展現了權貴之族的安樂生活和風光秀麗的春天景色。表達了詩人暢遊其間的愉悦心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喜愛和讚美。同時字裏行間裏也透露着詩人對權勢的渴望,對貴族生活的嚮往。

春行作者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李益祖籍隴西狄道,後遷居河南鄭州。約生於天寶十年(約750年),約卒於文宗太和初年(約830年),享年八十餘歲,是唐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