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德山

鎖定
星德山,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境內,地處常德桃源石門、張家界慈利三縣邊沿,熱市、廣福橋、蒙泉三鎮的“三三”交界處。是點綴在省道1801線至常慈公路上的一顆明珠。星德山旅遊資源的特徵主要體現在“四奇”-——奇觀、奇松、奇石、奇峯,尤其以奇觀最為突出,所以功能定位在以觀賞和體驗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為主。美麗的星德山高842.5米,與慈利道教聖地五雷山隔山相望,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且文化底藴極其深厚的道教名山。
中文名
星德山
外文名
Xing DeMountain
地    區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
海    拔
842.5 m

星德山星德山介紹

星德山地理文脈

美麗的星德山高842.5米,與慈利道教聖地五雷山隔山相望,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且文化底藴極其深厚的道教名山。星德山上的星子宮,雕刻精良。

星德山歷史資料

[1] 
星德山更是歷久彌新的道教名山,人稱“道興紫覆之地”,與譽為“中國南武當”的慈利縣五雷山隔山相望,互為犄角,山中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綿延數十公里。據學者考證,此地的宗教活動“始於唐而盛於明”。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道教名師張道會慧眼獨具,在此潛心修行,修築了三元宮,並將星子山改名為星德山。後香火日盛,信徒擴展至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
明朝天啓二年(公元1622年)桃慈二縣官員奉詔修靈宵行宮,三元宮易名為靈宵宮,以後又經幾代道人數度擴建,形成了以星子宮為主體的古建築羣。因此山紫砂岩開採便利,所以古建築皆為石結構,石牆、石階、石門、石瓦、石柱、石樑雕刻精美,珠聯璧合。星德山現存的星子宮、寢宿殿、火工殿、王爺殿、百子堂、南天門等建築,風格統一,結構嚴謹,蔚為大觀,為湖南乃至國內所罕見,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與歷史價值,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道教發展脈絡的活化石。
星德山中古墓眾多,張道會大師仙隕後就葬在星德山中,他被後世住持的道士尊為師祖。一代代的道士真人享年不一,最後卻同眠在這塊洞天福地,碑碣佇立於葱鬱之間,遺骨掩埋在沃土之下,青山渺渺為伴,絕壁懸懸相鄰,沐天地靈氣,納日月精華。不知是青山有幸,還是先人得福?
明、清兩代,道教在沅澧流域得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在當時的桃源,南有桃花源的桃川宮,北有星德山的星子宮,均是首屈一指的知名道觀。每年古歷“三月三”、“八月十五”等黃道吉日,兩地進山朝拜問卜的香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可謂盛極一時。
民國時期因戰亂頻繁,百業凋蔽,道教亦由盛及衰,星德山風光不再。1943年常德會戰時,日軍第十一軍十三師團數萬人沿慈利進犯桃源,國民革命軍73軍43團在星德山駐防,並在一險要處築有工事,當年曾有數千民眾為免遭殺戮,躲藏在此山避難。解放初期,星德山香燈寂然,神容黯淡,但殿宇尚未荒廢。“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的狂風驟雨刮遍神州,星子宮古建築羣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精美的碑碣、神像、雕塑毀於一旦,殘垣斷壁,幾近荒涼。人文景觀破壞殆盡的同時,自然環境亦受到一定的影響,古木遭伐,水土流失,山腳山腰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被梯級開發,墾荒種植了大片的經濟林。至上世紀80年代初,隨着宗教活動的全面解凍,此地香火才逐漸升温。90年代起因桃花源、張家界旅遊業的迅猛發展,星德山風景區的開發價值也凸現出來,民間資金的陸續投入,石級遊路被重新整固,部分古蹟也得以修復。2002年,星子宮被列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毓星峯,勝境都成仙世界;脈延雷嶽,佳城永鎮古山川,” 這幅對聯非常形象地勾勒出了星子宮的氣度和神韻。撰聯的那位雅士定是在進山遊歷後有感而發,一聯抒盡胸臆。有年邁者回憶,星子宮的舊貌恢宏壯麗,建築佈局因山就勢,疏密適度,高低錯落,有正殿三重,偏殿六間,兩翼還分佈着王爺殿、百子堂、火工殿、寢宿殿、三生殿、南天門、觀星壇、望月樓、玉宵殿等諸多建築,呈眾星拱月之狀。
星子宮的老山門高三米,經風瀝雨,閲盡了世事滄桑,至今依舊聳立。其正面立柱上刻有楹聯“石壁星輝,觀其上,如近碧天尺五;佛宮月朗,到此間,頓忘塵世三千”。字為行楷,筆力勁挺奔放,筆勢暢達而腴潤。山門兩邊嵌刻着名為“星德山之由來”的碑石,上部的字跡還比較清晰,但下面的已難以辨認。後面的門楣上雕鑿着“毫無四相”四個渾圓大字,藴涵着宗教的無盡玄機與奧秘,每個字均飾有簡潔的花邊。在通往山門的石階邊,有石獅和石象各一對,形制小巧,雖有殘缺,但造型非常獨特,於古樸厚拙中透出一份靈氣。
星子宮古建築羣中的各類石雕,工藝精良,有着極高的藝術品位。從靈霄宮的遺址中清理出的一塊石制構件,上面浮雕“喜鵲鬧春圖”,左側的桃樹和右邊的芍藥花枝層疊,相映生輝。桃樹上的三隻喜雀,或飛或跳或棲,遠近、高低、神態各不相同,但眼神卻都聚集在芍藥花的一個花苞上。其空間立體感之強,其神態之逼真,稱得上是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古人修造寺廟和道觀,格外注重風水地理,所謂“藏風聚氣”、“負陰抱陽”,凝集着人類遠古的智慧。建在星子宮下三十米外的王爺殿,遵循着同樣的理念,數百年來,幾番天災,幾度人禍,它終是逃脱了冥冥的宿命,為我們解讀那些遠古的智慧提供了珍貴的依據。王爺殿背西面東,高8米,佔地面積27平方米,為牌樓式建築,除了穹頂被重新加固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原貌。它的修築先以長方形條石在峭壁巉巖間壘砌基礎,其圍欄、台階、樑柱、牆體、重檐、翹角也都是由方方正正規格不一的石料構成。牌樓上部疊設着斗拱,造型極具湘西地方特色,牌額鑲嵌有四塊石匾,分別雕鏤着“二龍戲珠”及眾多戲劇人物圖案。
王爺殿殿內供奉的是雷音普化天尊神像,兩側還伺立着雷公、閃母,姿態肅穆,巍巍赫赫。多年風雨的侵蝕,牆體斑駁,青苔掩痕,離得稍遠一些,便已分辨不出人工和天然的界限,更遠一些眺望,那偌大的建築與赭紅的山崖完全融成了一體。最讓人叫絕的是圍欄內外兩棵古松,根相連,枝糾結,如飛如墜,如攜如擁,情深似海,廝守了千年,羨煞多少匆匆過客。怪不得有人會摩崖刻上“奇觀”二字,道出心底由衷的讚歎。
星德山歷代道人把對生靈、對自然的尊重敬畏,巧妙地融入了建築設計中,無聲的建築凝固着他們無盡的才智,如心靈的歌詠靜靜地流瀉在這片原本沉寂的山嶺……
星德山百步石階 星德山百步石階 [2]
星德山不僅人文景觀眾多,自然風光之雄奇瑰麗,可謂是鬼斧神工,造化無限。在以星子宮為核心的2平方公里範圍內,羅列着象山、集雲崖、捨身崖、獅子巖、穿洞山、玉帶灣、安身坡、插旗山、馬頭寨、靴子巖、金雞嶺、磨子巖、情人石、盤古斧、觀音龕、龜仙泉等大小景點四十八處,其自然景觀密集的程度,在桃源乃至常德,再尋不出哪個地方可出其右。鄉間有三棒鼓唱詞一首為證:“仙源多勝蹟,最美星德山,如磨似靴嶺上石,捨身崖下樹生煙。問道星德山,逍遙不羨仙,石奇松美杜鵑豔,星子宮上有遺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星德山的旅遊設施還在進一步完善中,此地交通便利,離張家界慈利火車站約28公里,距“常張高速公路”僅9公里。異彩紛呈的星德山,滿盈着原始野性之美,深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藴,必將聲名遠播,為世人所喜愛。

星德山主要景點

入口景觀景區
星德山雪景 星德山雪景
該區位於景區入口處,是星德山風景區與外界銜接的區域,也是遊客集散、中轉中心。規劃在該區建設綜合停車場、入口特色生態大門(與道教有關)、管理接待服務,迎賓綠廊(綠化景觀組成,由此進入綠色世界)等景點,掩映綠色之中。
星子宮
是座古色古香的道觀。明初,道教名師張道會在星德山頂峯築宮,明洪武三年(1370)建成,明末再度擴建。宮有3重大殿,6間偏殿;兩廂有火工殿、寢宿殿、問事殿、三生殿及觀星壇、望月樓、百子堂等建築羣。
雪後初晴的星子宮 雪後初晴的星子宮 [3]
百子堂——摸鞋之處
聽説百子堂是朝山者“摸鞋”之處,痴心求子之人祈望在黑洞中摸得一雙鞋,視為真神祖師惠賜“麒麟”的福音。此景可以讓那些求子心切的人得到一種精神上的安慰。
道家齋宴館
道家齋飯與道教文化具有很深的淵源,齋飯是道士日常飲食和香客信士用朝山進香的主要食物。以道教哲理融於日常飲食起居,增智開慧。教齋飯戒葷腥,忌食兔、蛇、黃鱔、牛、犬、豬肉及生葱、蒜等刺激食物,而以自然食物為主。其原料來源主要是山生山長的植物和果實(山內採摘和道士種植),諸如鹽幹筍、鹽幹鷹咀筍、鹿尾筍、九仙子、凍豆腐、核桃、板栗、獼猴桃、木耳、香菇、黃精等,油料一律選用植物油(主要來源於香客貢送的芝麻油、豆油等)。道教齋飯形成特點主要是素菜葷做,皆以素菜為原料,如麪筋、豆乾、蕨菜等各類野菜等做成魚、兔、牛肉、豬肉等葷菜造型並冠以葷菜之名,故曰素菜葷做。

星德山風景觀賞區

龍蛇蜿蜒星德山 龍蛇蜿蜒星德山
兀立山巔崖峯的千年古松,虯枝蒼勁,迎來送往,不卑不亢,可以讓遊客大飽看松之眼福,即便不去黃山也行。 峯西捨身巖上的企人石,似鵝似人,根部與底座脱節,似飛欲墜。相傳女媧補天,遺石至此。
望奇峯
峯北一谷之隔的山脊,如雄獅猛撲前方擱淺的石船,形成“雄獅撲舟”的佳景,脊嶺上,有一座酷似靈龜的金龜峯巍巍盤踞。任腳下悠悠的山嵐在深長的山澗裏奔湧、浮沉,默默守望着千年的風雨,像入定的老僧。
絕壁映山紅
掛在懸崖峭壁上迎風起舞的一叢叢映山紅,是星德山怒放的精魂,也是山民為生存抗爭而幻化的碧血飄飛的彩霞,可以讓春季遊星德山的遊客觀看絕壁映山紅奇觀。
觀奇巖——七星巖和星子巖
捨身巖 捨身巖
山頂懸崖下的七星巖,每年秋冬季節的一定時辰,與天上北斗七星對映交輝,構成天地聯景的奇觀,所以可以利用此特點與廣東肇慶的七星巖(位於星湖)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讓遊客感受不一樣的山地七星巖。原來星德山又名星子山,傳説山頂上的星子巖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從天庭穿雲破霧掉落下來的一顆巨星,可以利用這個文化傳説來做,增加看點。
步行石街
星子宮的石階 星子宮的石階
星德山的石階或藏在草叢,任山裏雜花野草掩埋,或費心修築,寬闊平整。不管如何,它都是一條帶你遠離俗世的通道。驢子們拖着疲累的腿,登上九九八十一,又九九八十一級石階,一仰頭,星德山還在遙不可及的雲邊靜候。

星德山文化歷史

星德山的四周,散落着許多有名的景點。兀立山巔崖峯的千年古松,虯枝蒼勁,迎來送往,不卑不亢。峯西捨身巖上的企人巖,似鵝似人,根部與底座脱節,似飛欲墜。相傳女媧補天,遺石至此。星德山的自然景觀還有一些,它們大多雄壯奇偉,神態逼真,姿態萬千。每道景觀的背後,都承載着一段神奇美妙的故事。這些景觀很美,悄無聲息地拱衞着星德山主峯,象是特為主峯上的星子宮添設的。
星子宮,兩廂有火工殿、寢宿殿、問事殿、三生殿及觀星壇、望月樓、百子堂等建築。整個主體建築幾乎全用條石砌成,上覆生鐵鑄瓦,氣勢雄偉,結構牢固,雕刻精良。清朝至民國時期,宮中有道人住持。新中國成立初期,保存完好。1966年10月,大部分建築被紅衞兵搗毀。至今,僅存主殿山門。主殿前的一副楹聯:“石壁星輝觀其上如近碧天尺五,佛宮月朗到此間頓忘塵世三千”,多少折射出昔日星子宮的輝煌。偌大的建築,靠山下一石一木壘成,溶進了幾多艱辛與心酸。
滄桑的星子宮,才是星德山真正的主人。它雄踞高端,目光灼灼,傲視羣物。它遠離塵世而不遊離塵世,空谷足音,厚德載物。它穿鑿百年時空,終不殞。它有形的身軀,化作一道多彩的霓虹,呈現在塵世的最高峯,任憑風風雨雨,巋然不去。
有人説,一切景語皆情語。靜寂的星子宮,也有它的肢體語言。它歌它泣,低低切切,悲悲壯壯。宛轉流連的音符,是人類與自然合奏的樂章。樂章中有奏不盡的大氣磅礴,訴不完的世事滄桑。

星德山開發動向

桃源縣着力打造星德山景區
2011-8月16日上午,縣委書記龔德漢與深圳市洲銀投資有限公司高層領導座談,他希望新成立的星德福山旅遊開發公司把握髮展機遇,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將星德福山打造成國家4A景區。
與會縣領導紛紛建言獻策,希望公司搞好規劃,加快星德山旅遊開發的步伐。
洲銀公司高層感謝縣委縣政府和我縣各級部門對星德福山開發項目的支持,表示會嚴格履行合同要求,加快星德福山和温泉的開發速度,早日造福社會 龔德漢要求該公司確定好星德福山整個發展規劃和思路,打造以星子宮為核心的景區開發,實現山上祈福、山下療養、沿線觀景;要做好高端策劃,凸顯景區“神”“福”“景”“玩”“閒”五個方面的特徵。龔德漢指出,縣委、縣政府和縣旅遊領導小組也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星德福山的開發建設。
縣領導唐匯誥、魏嶽林、董莉莉、李雨初、吳麗蘭、鄭興進、餘曉斌等出席座談會。
星德山位於熱市鎮星德山村,地處桃源、石門、慈利三縣交界處。主峯海拔843.5米,為石英砂岩峯林地貌,山勢崔嵬不凡,奇峯怪石林立,植被豐茂,四季鮮明,奇石、險崖、古松、雲瀑“四絕”並存,是一處天然的旅遊避暑勝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