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易至羣

鎖定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易至羣 (1938.8—) 別名易子,湖南邵陽人。 擅長中國畫。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海南大學亞太美術創作中心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美國華人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海南省中國畫學會學術顧問等。
中文名
易至羣
別    名
易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邵陽
出生日期
1938年8月
畢業院校
廣州美術學院
職    業
畫家
職    稱
教授

易至羣藝術經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易至羣,1938年8月出生,筆名易子(易經之子),湖南邵陽人(祖籍江西豐城)。196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首屆本科班並留校任關山月教授助教。師從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等名家。現為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校友會海南分會會長、海南大學亞太美術創作中心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美國華人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海南省中國畫學會顧問、武漢畫院特聘藝術顧問、海口市美術家協會顧問等。曾任湖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武漢市文聯委員兼武漢畫院、武漢書法家協會秘書長。 [1] 

易至羣主要成就

易至羣作品 易至羣作品
易至羣是當代畫壇“文化尋根”的代表畫家,是“荊楚文化”的探拓者和堅守者,是鍛造中國畫“新楚風”的里程碑式先驅人物。此次展覽將集中呈現易至羣先生80後“新楚風”中國畫創作的藝術成果。展覽以“敦煌舞韻”“楚騷辭意”“哲聖先賢”等系列作品進行精彩呈現。其作品驚彩絕豔、墨彩氤氲,書寫強骨、瑰麗沉雄,往往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既有濃墨重彩般的時代意藴,又有清新淡雅般的生活情趣。數十年以來,易至羣不論身處何地,始終情繫丹青,心懷華夏,以求實的赤子之心,謳歌歷史與人文、當下與現實。 [2] 
易至羣先生的中國畫創作涉獵廣泛,特別是楚文化視覺元素的攝入,充分融化在各個時期的作品當中。“易至羣80後‘新楚風’中國畫展”將展出易至羣先生中國畫作品50多件, [3]  集中呈現了藝術家易至羣的藝術創作成果,特別是“新楚風”系列作品,代表了他從藝六十年以來的藝術追求與美學思想。 [4] 

易至羣社會評價

易至羣的作品有很好的基礎,一是造型能力,二是書法修養。大器晚成是建立在紮實的功底之上的。他平時很勤奮,愛讀書,知識面較寬,還自學篆刻,後來去敦煌,從壁畫裏拿了不少東西,形成了自己既有筆墨又有色彩的獨特風格,很難得。
——關山月(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5] 
易至羣是一位具有歷史感的畫家,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廣博的學識、獨到的藝術見解以及別開生面的藝術技巧。他多次考察黃河中上游的石窟、石刻、彩陶等歷史遺存,仰慕漢唐文化的恢宏氣度,深入陝北採集民間藝術。為了把握南方上古文化詭譎的意藴,他遍遊荊楚之地,博閲歷代不同版本的楚辭、現代楚文化研究文集以及楚墓發掘的報告,樂此不疲。
——周韶華(著名書畫家、美術理論家、原湖北省文聯主席)
易至羣將觸角伸向了長江、黃河流域華夏傳統文明的寶庫,深刻領會民族文化精神,大量吸納上古楚藝術元素,同時融合中原石窟壁畫中超時空結構、多色彩組合之營養,從而大大拓展了明清以來純水墨畫的形式語言,創造了極具壁畫特色、富有鮮明個性的藝術風格。
——謝志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著名畫家)
易至羣的作品有五點值得敍説。其一,尺度。易至羣的作品宛如壁畫,重歸漢風,直追敦煌華彩與浩然之氣、渾厚之勢,以壁畫之繁盛、婀娜鋪陳之詩意縈繞畫中。其二,筆墨。書寫強骨,潑墨流韻,更有墨彩氤氲之奇;在大開大合間,揮灑出楚人的浪漫與倔強。其三,造型。在簡約的形象中,將符號指向性融入系統之內,抓大放小,自成一格。其四,心境。不拘泥於他者的邏輯,緊緊踏上詩的韻腳,我行我道,古稀不悔。其五,感懷。為泥土之芬芳而忘情,為屈子精神而筆耕硯田,百般情思繫於筆端,故而碩果自成。
——吳洪亮(著名策展人、北京畫院副院長)
易至羣是湖北藝術界的老前輩,荊楚文化給予他創作上的靈感。在近6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先後在湖南、廣東、江西、湖北、海南以及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生活創作過;他每到一處都吸納當地的文化底藴和藝術氣息,將其融入到他個人的藝術創作中,從而形成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樊楓(著名國畫家、武漢美術館館長)
易至羣是當代中國美術界一位罕見的培養了多位中國畫大家的藝術大家! 這是很值得研究的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的一個優秀典型個案。他創作的既富於楚漢文化傳統、又具有新時代藝術創新精神的《楚騷辭意》和《九歌圖》系列作品足以奠定其中國畫大家的地位。
——錢海源(著名雕塑家、美術評論家) [6-7] 
易至羣出生於湖南,成長於廣東,工作在湖北,在海南有多年生活經歷,又客居海外多年。可以説從珠江文化起步,進入長江文化、黃河文化,最後將南派與北派融合在作品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塑造了先生獨具一格的藝術個性。 [8] 
——梁江(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教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