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月幾時有

(201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明月幾時有》是201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瑞。 [3] 
中文名
明月幾時有
作    者
包瑞 [1] 
出版時間
2010年11月 [1]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2] 
頁    數
270 頁 [1] 
ISBN
9787535446831 [1] 
類    別
歷史
定    價
29.8 元 [1] 
開    本
16 開 [2] 
裝    幀
平裝 [2] 

明月幾時有內容簡介

《明月幾時有:大明帝國的嘆息》主要講述了從明朝中期以來的政治、經濟、軍事形勢,從當時的人物和政治集團入手,描述了明朝帝王的統治手腕,朝中大臣為爭權而相互結黨打擊對手,導致政局混亂,天災人禍導致流民四起,威脅帝國的根基。東北女真的崛起導致外患不斷,最終,強大的明帝國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轟然倒塌。作者在敍述這段歷史的同時,給出了一些不同於前人和教科書式的答案或思考,讓讀者對《明史》的認識煥然一新,內容值得一讀。 [1] 

明月幾時有精彩書評

為什麼那些懶皇帝亡不了國,而幾乎最勤奮的皇帝卻要亡國?
為什麼由仁人志士組成的東林黨會受到兩代帝王的打擊?
為什麼屢次打敗倭寇的明軍為什麼會屢屢敗在女真人手裏?
為什麼後來的民族英雄袁崇煥會在當時被處以極刑?
看了此書,就知道崇禎雖然勤政,但他的失誤才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看了此書,就明白努爾哈赤除了鐵血主義,還靠糖衣炮彈取勝……
看了此書,就清楚李自成不僅是農民英雄,還是流氓無產者…… [2] 

明月幾時有目錄

第一章 萬曆:太極高手
一、少年萬曆的煩惱
二、明代“國嘴”
三、‘拉鍊門”事件
四、無為而治
第二章 東林黨:披着學術外衣的政客羣體
一、始作俑者顧憲成
二、第一次非親密接觸
三、“托塔天王”李三才
四、挾天子以令朝臣
五、一朝天子一朝太監
六、“鼓上蚤”汪文言
第三章 天啓:不是木匠是外科醫生
一、攤牌
二、東林的覆滅
三、對黨爭的最後鑑定
四、別拿太監不當幹部
第四章 李成梁:棟樑裏的蛀蟲
一、引狼拒虎
二、大將軍小伎倆
三、養虎遺患
四、大發戰爭財
第五章 努爾哈赤:從小蕃到大汗
一、統一女真
二、決裂
三、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
四、開鐵悲歌
第六章 熊廷弼:人品問題
一、遼瀋大戰
二、鷸蚌相爭
三、明代版“淝水之戰
第七章 戰略問題:敢問路在何方
一、第五縱隊
二、何去何從
三、初試啼聲
四、兩個拳擊手
第八章 孫承宗:忍者神龜還是甕中之鱉
一、烏龜戰術
二、屁股向前的進攻
第九章 袁崇煥:掩敗為功
一、下雨收衣服嘍
二、金啓倧之死
三、大英雄滿桂
四、打仗與踢球
第十章 皇太極:一匹黑馬
一、努爾哈赤之死
二、大妃殞命
三、八貝勒繼位
第十一章 寧錦戰役:誰是真英雄
一、議和真面目
二、脅和首戰
四、最後的輝煌
第十二章 三案兩翻:借你一雙慧眼
一、梃擊案
二、紅丸案
三、移宮案
四、翻案
第十三章 魏忠賢:一半是委鬼,一半是忠賢
一、繁華過後是落寞
二、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他
三、崇禎新政猛於虎
四、兩隻蝴蝶
第十四章 毛文龍:殺你沒商量
一、平台會議
二、寧遠兵變
三、兩隻蒼蠅
四、斬帥
五、踐約
第十五章 己巳之變:議和狂人
一、金兵入寇
二、戰神隕落
三、袁崇煥語錄
四、好大的膽子
第十六章 民變初起:白細胞變成了病毒
一、星火燎原
二、趕鶴上架
三、楊鶴撫局的失敗
四、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
五、出山西記
第十七章 民變的繼續:貓捉老鼠
一、陳奇瑜重蹈覆轍
二、顧此失彼
三、盧象升蕩平中原
四、孫傳庭俘殺闖王
第十八章 大淩河之戰:疑雲密佈
一、孫承宗落幕大淩河
二、“蝙蝠俠”祖大壽
三、無間道
四、潛伏
第十九章 劉氏兄弟:在明金之間衝浪
一、浪子回頭
二、金蟬脱殼
三、劉興祚之死
四、劉興治兵變
五、一女事二夫
第二十章 三將叛降:離開毛文龍的日子
一、蛟龍出海
三、棄明投金
第二十一章 清朝建立:得來全不費功夫
一、皇太極專制
二、仁慈的暴君
三、以毒攻毒
四、皇太極稱帝
五、清軍耀兵京畿
第二十二章 楊嗣昌:結網打漁
一、非卿莫能辦之也
二、熊文燦粉飾太平
三、民軍中的‘舒馬赫’
四、‘奪情”三人行
五、盧象升殉國
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生存在於運動
一、逼良為娼
二、將相不和
三、纏夫追烈女
四、借刀殺人
第二十四章 李自成:鋼鐵是自己煉成的
一、李自成異軍突起
二、項城擒殺傅宗龍
三、襄城虐殺汪喬年
第二十五章 松錦戰役:倚任非人
一、走向深淵
二、喪鐘因誰而鳴
三、不戰自潰
第二十六章 升級:打而優則王
一、孫傳庭復出
二、合夥
三、兼併
四、致命一擊
第二十七章 最後時刻:寧折不彎
一、死要面子活受罪
二、談不攏就打
三、虎兕出於匣
五、龜玉毀於櫝中 [2] 

明月幾時有作者簡介

包瑞,北京公務員,閒暇喜讀史書,頗有心得。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