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思陵

鎖定
明思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陵區鹿馬山南麓,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和孝節烈皇后周氏、恭淑皇貴妃田氏的合葬陵寢。明思陵原為恭淑皇貴妃田氏的妃子墓,經清朝時期的升格擴建而成為帝陵,佔地為65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小的帝陵。 [5]  [7]  [14-15] 
明思陵總體由陵宮外區域及陵宮內第一進院落、第二進院落三個區域組成。陵宮外區域主要分佈有神功聖德碑亭、恭紀盛典之碑。陵宮第一進院落原主要分佈有陵門、享殿、左右配殿等建築。陵宮第二進院落原有正門、角門、方亭、兩套石五供及清乾隆年間增建的寶城牆、城台及重檐歇山頂式明樓等建築。 [5]  [8]  [11-13]  明思陵歷史上屢逢劫難,殘毀十分嚴重,但仍存有墳冢、樓殿遺址、石雕五供、碑石等珍貴文物保存下來,特別是殘存下來的石雕藝術品,構思奇妙,雕工精細,具有相應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 [5]  [7] 
1961年3月4日,包含明思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中文名
明思陵
所屬年代
明代 [9] 
類    別
古墓葬 [9] 
佔地面積
6500 m² [5]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9]  [18] 
編    號
1-178-006-017 [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9] 
地理位置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陵區鹿馬山南麓 [5] 

明思陵歷史沿革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七月,皇貴妃田氏病重,建貴妃墳園。同年八月,建地下玄宮。 [5]  [11]  [12]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二十三日,皇貴妃田氏葬入墳園。 [5]  [11]  [12]  同年三月十九日,明思宗朱由檢與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在一棵樹上自縊身亡。 [1]  同年四月初四日,李自成重新收殮朱由檢夫婦的遺體,葬于田貴妃墓中。 [2]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四日,清世祖下令建陵宮。 [11]  同年五月初六日,清攝政王多爾袞宣佈為朱由檢發喪三天,為朱由檢上廟號“懷宗”,諡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端皇帝”。同年五月二十二日,定陵號為“思陵”。 [3-4]  [12] 
清順治二年(1645年)至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思陵陵宮建成。清政府以帝后禮重新為明思宗朱由檢及皇后舉行安葬儀式。 [11]  [12]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命工部重修思陵,地上建享殿三間,垣牆一週。並命大學士金元俊撰寫碑文,世祖為王承恩撰寫了碑記。 [6]  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清世祖福臨至思陵祭酒。 [11]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政府對思陵進行修繕。 [11]  [12]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下令修葺十三陵,因為清順治年間改建的思陵規模較小,所以特命按其他明陵的規格重修思陵。將陵內碑亭後移至冢前,並將享殿從原來的3間改成5間,宮門1間改為3間。並建起了無馬道、宇牆的單面牆式的寶城牆、城台及重檐歇山頂式明樓。 [5]  [7]  [11]  [12] 
清朝滅亡後,軍閥連年混戰,日本侵略者攻佔北京,思陵屢逢劫難,殘毀十分嚴重。地下墓室曾先後兩次被當地土匪盜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黨軍隊為修炮樓,又大規模地拆毀陵園地面建築。至新中國建立前夕,思陵已是滿目淒涼,只有墳冢、樓殿遺址、石雕五供、碑石作為珍貴文物保存下來。 [7]  [11]  [12] 
明思陵全景 明思陵全景

明思陵建築格局

明思陵佈局

明思陵總體由陵宮外區域及陵宮內第一進院落、第二進院落三個區域組成。陵宮外區域主要分佈有神功聖德碑亭、恭紀盛典之碑。陵宮第一進院落原主要分佈有陵門、享殿、左右配殿等建築。陵宮第二進院落原有正門、角門、方亭、兩套石五供及清乾隆年間增建的寶城牆、城台及重檐歇山頂式明樓等建築。 [5]  [8]  [11]  [12]  [13] 
明思陵平面全景 明思陵平面全景

明思陵特點

與其他明陵不同,明思陵第二進院落的方亭北設有兩套石五供,前面一套是五個各自獨立的供器,正中為香爐,左右為燭台,兩邊是花瓶。後面一套也有五件,分別取粘堆式石榴、佛手、桔、柿、壽桃五種供果之形,果下分別雕帶座圓盤,再下為石供案。五供後石灰起冢,高四尺。 [5]  第二套石五供的祭案的案端作翹頭式,案面浮雕繩紋,下作悶户櫥形狀,四腿因項部內收而隨勢彎曲,足部外翻,還保留着明式傢俱線腳優美、雄渾大方的特色。 [7]  另外,思陵相比其他明陵,沒有在陵宮外建設附屬建築。 [11] 

明思陵文物遺存

明思陵陵門外建築

  • 神功聖德碑亭
明思陵陵宮前建神功聖德碑亭,現碑亭已不存,台基上四面殘存牆基,中樹石碑一通。碑亭台基為陡板式,高1.15米,四面邊寬各9.95米,台上殘存碑亭牆基,殘高0.35米,殘牆所顯,該亭僅前後有門。每面牆內均有柱窩4個,顯三間。台基上中部石碑形制為螭首(四螭下垂式)方趺,碑高4.99米,碑首篆額“敕建”,碑陽刻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光祿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和殿大學士金之俊撰寫的《皇清敕建明崇禎帝碑記》。碑趺前雕五龍,後雕五麒麟,左雕大獅負小獅及小獅滾繡球,右雕大獅負小獅及小獅哺乳圖案。碑身左右及前後兩面周邊均雕雲龍及寶珠紋飾。此碑除碑首稍殘外,其餘部分均保存較好。 [8]  [11]  [12] 
陵宮外建築
  • 恭紀盛典之碑
明思陵的陵門左側另有清順治年間的祭文碑(恭紀盛典之碑)一座。 [5]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順治皇帝巡幸畿輔,道經昌平,瞻祭明代帝陵。為紀念祭典盛況,同時為妥善保護明代帝陵,由於”前代陵寢,神靈所棲,理應嚴為防護”,故特勒碑兩通,分別立於明成祖朱棣之長陵和明思宗朱由檢之思陵。 [13] 
恭紀盛典之碑 恭紀盛典之碑

明思陵第一進院落

明思陵第一進院落設陵門一間,單檐,小椽柱,門左右各設角門一座。現前牆間存陵門台基和4塊古鏡式柱礎石。陵門內原建有享殿及左右配殿各三間。享殿有階三道,無月台。殿內設香案一個,上陳青色琉璃五供及神牌。殿的明間設暖閣,有長槅六扇。暖閣中供三墓主,中為明思宗崇禎皇帝,左為明思宗周皇后,右為田貴妃。現院內享殿存台基,台基上的24塊古鏡式柱礎石和台基前的連三踏跺保存完整。院內左右配殿各存磚砌牆基。享殿台基左右、配殿遺址北側,各存清順治初所建第二進院落前牆牆基一道。 [5]  [12] 
第一進院落

明思陵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落,前垣間設正門及角門。院內門北原建方亭一座,單檐,南面開一門,左右各有一窗。碑亭有榜額,書“思陵”二字。方亭內豎石碑,方座,座上雕龍。碑身上原刻“懷宗端皇帝陵”,碑首篆金書“大明”。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清廷取消祟禎帝廟號,改諡“莊烈愍皇帝”,碑文因之改刻為“莊烈愍皇帝之陵”。 [5]  第二進院落前牆,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改建,現僅復建左右兩段,中段及二門遺址各存磚砌基礎。院內有前後二套石供器,佈列整齊,局部有殘損。前套供器,計五座:中為四足兩耳的方鼎式香爐,爐身浮雕饕餮紋,左右寬1.65米;前後寬0.83米,高1.18米;左右為燭台,收項、方腹形狀,腹部四面雕人物故事圖案,殘高0.9米;再側為花瓶,腹部、項部略圓,底部為方形,瓶身亦雕刻饕餮紋,高1.42米。五件供器之下均有石雕案座,收項、捲曲四腿,並周雕雲龍等紋,其中香爐座左右寬1.29米,前後寬0.77米,高0.52米;燭台、花瓶座高各0.4米,長、寬各0.58米。後套供器,由五件供器和一供案組成。五件供器放置在供案上。五件供器分別是石榴、佛手、桔、柿和桃五種供果,它們取粘難式,置於圓盤中。5種供果,連同盤座在內,各高0.56米,盤座直徑0.31米。供案翹頭、收項、四腿彎曲、足部外翻,長2.17米,寬1.03米,高1米。寶城,按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造的遺址復建,頂部砌有城垛。城台,四面牆體修復整齊,建宇牆、垛口。城台上明樓台基歸安齊整,四面設如意踏跺。台基中部聖號碑保存完好,形制同陵前敕建碑,篆額“大明”,下刻“莊烈愍皇帝之陵”。 [7]  [12] 

明思陵歷史文化

明思陵相關人物

  • 明思宗
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明光宗第五子,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明天啓二年(1622年)九月二十二日封信王,明天啓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檢即皇位於中極殿。次年改元崇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自縊身亡。同年四月四日入葬。 [7] 
  • 孝節烈皇后
明思宗皇后周氏,大興(今北京)人。父以兵馬副指揮升五軍都督同知,晉封伯爵。周後於天啓年間入信王府。明思宗(即信王)即位,立為皇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農民軍陷都城,崇禎帝令周皇后自裁,自縊而死。南明諡以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 [14] 
  • 恭淑皇貴妃
田貴妃,陝西人,左都督田弘遇之女。明崇禎元年(1628年)封禮妃,同年進皇貴妃。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七月去世,諡“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二十三日,田貴妃葬入鹿馬山前的墳園內,即後來的思陵。 [15] 

明思陵學術研究

  • 崇禎帝入葬經過
根據《歷代陵寢備考》記載:“田妃墓隧道長十三丈五尺,闊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晝夜至初四日寅時始見地宮石門。用拐釘鑰匙推開頭層石門,入內,香殿三間,中間懸萬年燈兩盞,陳設祭品。前有石香案,兩邊列五彩綢緞侍從宮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大紅箱盛貯。東間石寢牀一,鋪栽羢羶,上疊被褥龍枕等件。又開二層石門,入內通長大殿九間,石牀長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闊一丈,田妃棺槨在焉。”初四日申時,崇禎帝后棺木送到。先將田妃棺從槨中取出,移於石牀右側,次安葬周後棺於石牀左側,最後將崇禎帝棺放入田妃槨中,安放在石牀正中。棺槨前設香案祭器,待點燃萬年燈後,關閉石門,填平隧道,入葬完畢。 [5] 
  • 思陵雙石五供及樣式特別的緣故
按照明代傳統,帝王陵的寶頂前方會放置所謂的石五供,即石祭台和配屬的一個石香爐、兩個石花瓶、兩個石燭台。明十三陵中,有十二個陵都是一套石五供,獨獨崇禎思陵的前面,卻一前一後擺了兩套。皇帝墓前的五供有固定的樣式和尺寸,而崇禎帝思陵這一套禮器偏偏與眾不同。首先,其體量比其他帝陵的五供要大得多。其次,其規格造型十分獨特。以中間的香爐為例,別的皇陵造型是一隻三足薰香爐,帶須彌座,而思陵的卻是一隻大鼎,而且上面還有精美的饕餮紋飾。後經過反覆考察才終於弄清原委,原來崇禎思陵後排的石五供是田貴妃的,而前排的石五供,其式樣並非是給皇帝所用,而是給太監所用。在清朝順治帝下令擴建思陵為帝陵規制的情況下,才有了第二套的石五供。而之所以第二套石五供採用太監墓樣式,根據十三陵管理處姚麗蓉的撰文考證,“營建思陵時,全由這些降清的明朝司禮監內官監的內臣負責。這些降清內臣自然清楚,清朝順治皇帝下令為崇禎帝營建陵墓,只是籠絡漢族人心的一種政治手腕,清廷是絕對不能允許人們對已故明王朝忠心不二的。因為,當時明朝的宗室還大有人在,他們正組織殘餘勢力與清兵對抗。因此,對明朝表現得過於忠心,便是對清朝的不忠。所以可能是出於這種原因,這些降清的明朝內臣在擬定思陵制度時,採用了他們比較熟悉的太監墓五供式樣。 [16] 

明思陵文物價值

明思陵原為田貴妃墓,是清朝時清政府進行不斷升格擴建後形成的,明思陵是明末清初特定歷史發展下的產物,通過研究明思陵可以更好的瞭解到明末清初相關的歷史。明思陵雖地上建築僅存遺址,也沒有金碧輝煌的殿宇樓台,但殘存下來的石雕藝術品,構思奇妙,雕工精細,仍具有相應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 [5]  [7-8] 

明思陵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包含明思陵在內的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1992年,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對遺址進行保護清理,復建陵牆、寶城牆,修繕城台。 [11] 
2003年7月3日,包含明思陵在內的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0] 

明思陵旅遊信息

明思陵地理信息

明思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陵區鹿馬山南麓。 [5]  [7] 

明思陵開放時間

明思陵屬於明十三陵中尚未對外開放的陵寢。 [17] 

明思陵交通信息

駕車自北京市北三環馬甸橋駛入京昌高速公路,在通往“昌平西關環島”出口駛出高速公路,盤西關環島半圈後即可駛入十三陵景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