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德陵

鎖定
明德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陵區東部的潭峪嶺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懿安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明德陵始建於明天啓七年(1627年)九月,完工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二月,用時五年,佔地約31000平方米,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 [2-5] 
明德陵其平面佈局取法明昭陵,單體建築則仿照明慶陵,總體呈前方後圓形。明德陵第一進院落建築主要以祾恩門為門,院內建有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及神帛爐。第二進院落以三座門為門,內建欞星門及石供案。第二進院落後為圓形寶城,建有方城、明樓。明德陵陵宮之外,建有宰牲亭、神廚神庫等附屬建築。 [3-4]  [6]  明德陵的獨到之處是聖號碑碑趺其上所飾圖案較為獨特。其他明陵聖號碑碑趺以雲龍圖案為主,而德陵明樓內聖號碑碑趺上枋雕飾二龍戲珠,下枋雕飾佛教八寶圖案及道教的雜寶圖案。 [4]  [7] 
1961年,包含明德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中文名
明德陵
所屬年代
明代 [8] 
類    別
古墓葬 [8] 
佔地面積
約 31000 m² [2] 
地理位置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陵區東部的潭峪嶺西麓 [2]  [4]  [10]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8] 

明德陵歷史沿革

明天啓七年(1627年)九月,明德陵始建。 [2]  [3]  [4-5] 
明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初八日,明熹宗朱由校葬入德陵。 [3] 
明崇禎五年(1632年)二月,明德陵竣工建成,用時五年。 [2]  [3]  [4-5] 
明崇禎九年(1636年),清軍攻佔昌平州城後,明德陵被清軍焚燬。同年清軍撤走後,明思宗朱由檢下令修繕德陵。 [2]  [3]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五十二年(1787年),清政府下令修葺十三陵。修葺明德陵時,將陵前神功聖德碑亭拆去牆垣,只留石碑,並於碑外四隅補修齊胸高的宇牆。祾恩門、祾恩殿均拆後縮小間量重建。拆除了左、右配殿。封塞了寶城的方城券洞,並在城台右掖增構了礓路直達城台之上。明樓由木質樑架結構改為石券頂結構。 [4] 
民國九年(1920年),明德陵的陵門被當地農民焚燬。解放戰爭期間,祾恩殿在戰爭中被拆毀。 [2]  [3]  [4] 
1949年以後,由於受到自然界風雨雷電的侵襲,明德陵的明樓、寶城及其他附屬建築殘壞較為嚴重。 [2] 
明德陵全景圖 明德陵全景圖

明德陵建築格局

明德陵佈局

明德陵其平面佈局取法明昭陵,單體建築則仿照明慶陵,總體呈前方後圓形。明德陵建築主要由神道區域、兩進院落及附屬建築構成。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始,沿中線建有祾恩殿,兩側有配殿及神帛爐。第二進院落以三座琉璃花門為始,內沿中線建有欞星門、石五供。後有方城明樓及寶城寶頂,啞巴院內有隨牆式琉璃照壁。明德陵陵宮之外,建有宰牲亭、神廚神庫等附屬建築。 [3]  [4]  [6] 
明德陵平面佈局圖 明德陵平面佈局圖

明德陵特點

明德陵的獨到之處是聖號碑碑趺其上所飾圖案較為獨特。其他明陵聖號碑碑趺以雲龍圖案為主,而德陵明樓內聖號碑碑趺上枋雕飾二龍戲珠,下枋雕飾“螺、輪、傘、蓋、花、罐、魚、腸”佛教八寶圖案及“方勝、古錢、寶珠、三套環、珊瑚、犀角”等道教的雜寶圖案。 [4]  [7] 

明德陵文物遺存

明德陵神道區域

明德陵的神道從永陵神功聖德碑亭前向東北分出,長約0.5千米。途中五空石橋長61米、寬14.8米,已修葺完整。近陵處神功聖德碑亭四面設踏跺式台階,清乾隆年間修繕時拆除碑亭四壁,改建為宇牆。碑亭內無字的神功聖德碑高5.35米,螭首龜趺,聖德碑亭的台基、台階及石碑保存完好,土襯石雕刻紋飾同明定陵。碑亭台基後存神道一段,現為殘存鋪砌的城磚路面。 [2]  [3] 

明德陵第一進院落

明德陵的陵牆和陵宮建築殘壞嚴重。祾恩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清乾隆年間修繕時,間量被縮小。頂部形制由單檐歇山式變為硬山頂式。搶險修繕時,按清代形制復建,門前月台和磚墁礓礤台階為明朝舊物,保存完好。月台高1.66米,面寬24米,進深17.7米。礓礤台階寬18.8米,進深5.2米。祾恩門內左右配殿、神帛爐存台基土襯石。左右配殿土襯石所圍範圍面寬27.2米,進深10.04米。神帛爐土襯石所圍範圍面寬3.15米,進深2.3米。祾恩殿存明代台基、月台和御路石雕。御路石雕紋飾大體同慶陵。台基中部清乾隆年間縮建的小台基及柱礎石保存,後檐牆及兩山牆殘壞處已修補。 [2]  [3] 

明德陵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落三座琉璃花門,修葺完整,其形制同明慶陵。院內兩柱牌樓門(欞星門)存兩石柱及前後抱鼓石。石供案及石供器保存完好。石供案下枋雕刻雜寶圖案,與其他帝陵不同。石燭台為圓轉須彌座式,也與其他帝陵不同。寶城、城台和明樓已修復完整。方形城台下設直通券門,城台左右兩側設通城台之上的轉向礓礤。寶山前有高大的攔土牆與寶城城牆相接,使方城後形成了與明昭陵相同的“啞巴院”。啞巴院中的寶城前牆隨牆式琉璃屏形制同明慶陵,高3.8米、面寬5.05米。方城上的明樓清乾隆年間修繕時由原木結構改石券結構,樓內聖號碑碑座須彌座形,上篆額“大明”,下刻“熹宗悊皇帝之陵”。 [2]  [3] 

明德陵附屬建築

明德陵陵宮外附屬建築宰牲亭、祠祭署、朝房等不存。神宮監磚砌監牆、監門較完整,現為德陵村圍牆。監牆內磚砌照壁1座存壁身及壁座,總高2.86米、面寬5米。陵左側排水溝有單空石平橋兩座,一座欄板殘壞。 [3] 
附屬建築

明德陵文物價值

明德陵存有神功聖德碑、明樓聖號碑、石五供、祾恩殿御路石刻等明代文物遺蹟。同時由於明德陵陵園建築相比之前的明代帝陵有與眾不同之處,例如內聖號碑碑趺的圖案、石供案下枋雕刻雜寶圖案、石五供中石燭台的樣式。加之,明德陵又是明朝最後營建的帝陵,通過研究明德陵,可以瞭解到明朝帝陵總的變遷情況。故明德陵是研究明代帝陵的實物依據。 [2]  [4-5]  [7] 

明德陵歷史文化

明德陵相關人物

  • 明熹宗
明熹宗天啓皇帝名朱由校,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長子,母選侍王氏。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啓。明天啓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終年23歲,諡“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明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北京昌平德陵。 [4-5] 
明熹宗畫像 明熹宗畫像
  • 懿安皇后
明熹宗皇后張氏,河南祥符(今河南開封)人,父太康伯張國紀。明天啓元年(1621年)四月冊為皇后。明天啓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去世,明思宗即位後上尊號“懿安皇后”。南明弘光朝,為她上尊諡為“孝哀悊皇后”。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將其葬入明德陵。 [5]  [11] 

明德陵學術研究

  • 明德陵的風水格局
明德陵的風水格局與其他明陵有所不同,就是該陵寶城與後面的主流之間隔一條河流。按一般的風水格局陵墓應建在主山山麓、河流之內,即背山面水的格局。而德陵因為主山兩側的界水緊貼山腳而行,主山和界水之間的面積太小,建不下玄宮、寶城,只好建在水流之外,並以主山左前方龍砂山的脈止處為區穴。之所以選在這裏建陵,説明在十三陵陵區之內已無“吉壤”可選了。 [7] 

明德陵相關軼事

  • 明德陵建造石遇到的困難
由於營建明德陵時,崇禎皇帝剛剛登基,明王朝正面臨着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所以在財力、物力、人力上遇到了很大困難。首先,國庫匱乏,經費不夠。按照計劃,營建德陵需用白銀200萬兩。當時奉命負責陵園營建的工部尚書薛鳳翔曾請求從國庫中撥銀百萬兩,但崇禎皇帝只籌措到50萬兩,還反覆“叮嚀告誡,以期速成”。為了不影響工期,在朝大臣們紛紛捐款贊助陵工,才使這座陵園勉強修建起來。其次,物料不足。據史料記載,德陵規制取法慶陵,但其所用石料卻與慶陵不同。慶陵所用青白石料可從大石窩採料或從其他陵園處湊用,而營建德陵時已無別石可湊,只能採用石窩石料。另外,慶陵取石料時為石窩塘水撤干時,而建造德陵時石窩塘水正滿,撤水揭蓋不易。再次,募夫困難。明代初期,營陵民夫是從各地籤派。明中葉後,開始採用僱募形式。明後期營建德陵時,由於勢豪大户營建佔役很多,並且競相給予優厚報酬,所以管工官員擔心陵工重大,需要人數頗多,如果在僱募民夫時出現“強壯者招之不來,老弱者揮之不去”的情況,必然會貽誤工期,因而上奏皇帝撥營軍供役,鹽糧補貼如數發放(為使營軍不以從役為苦,朝廷對營軍按每人每天三分銀兩進行鹽糧補貼)。 [4]  [12] 

明德陵文物保護

1961年,包含明德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明德陵文保碑 明德陵文保碑
2002年至2005年,明德陵進行修繕保護,明樓揭頂重瓦、補配斗栱和檐椽,補砌和加固寶城、方城牆體,補配啞巴院琉璃照壁構件,歸整方城枱面、馬道,填補寶頂裂縫,修復寶城及陵內排水系統,修繕五孔石橋,加固陵牆牆體及牆帽揭瓦,修繕三座門,清理祾恩殿遺址,復建祾恩門等。 [1]  [4]  [12] 

明德陵旅遊信息

明德陵地理位置

明德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陵區東部的潭峪嶺西麓。 [2]  [4] 
明德陵在明十三陵中的位置 明德陵在明十三陵中的位置

明德陵開放時間

明德陵屬於明十三陵中尚未對外開放的陵寢。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