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宣宗廢后

鎖定
明宣宗廢后,為明宣宗朱瞻基廢去原配皇后胡善祥之事,此為明朝第一次廢后事件。宣宗經過與大臣多次密議後,確定廢黜方略,並於宣德三年,明宣宗改立孫貴妃為皇后。
中文名
明宣宗廢后
所處時代
明初
影    響
明朝第一次廢后事件
選妃時間
永樂十五年

明宣宗廢后事件背景

胡善祥濟寧人,永樂十五年選入皇太孫妃,此後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後立為皇后。當時孫貴妃有寵,而胡皇后無子,又經常生病。孫貴妃出身鄒平,和明成祖皇后徐氏的母親彭城伯夫人是同鄉,因此關係孫氏十歲時被召入宮中,由徐皇后養育。之後在替宣宗議婚時,將胡善祥選為皇太子妃、孫氏為嬪。明宣宗即位後,封孫氏為貴妃。孫貴妃於宣德二年生下明宣宗長子 [10]  ,即後來的明英宗,因此孫貴妃眷寵益重 [1]  。宣宗欲廢胡善祥而立孫貴妃為皇后。

明宣宗廢后事件經過

明宣宗 明宣宗
為了廢后一事,宣宗召見大臣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商議,稱:“我年過三十未有兒子,現在孫貴妃有子,母從子貴,古亦有之。但皇后宜何如處置?”於是列舉胡皇后多次過失。楊榮稱:“廢掉皇后即可。”宣宗問:“廢后之事在以往有慣例麼?”蹇義稱:“宋仁宗降皇后郭氏為仙妃。”宣宗轉而問張輔、夏原吉、楊士奇為何不説話。楊士奇表示對:“臣對於皇后,猶如孩子侍奉父母。現在皇后是母,羣臣是子,為子的豈敢討論廢母!”宣宗遂問張輔、夏原吉,兩人仍然規避稱此為大事,容其詳議。宣宗説:“此事不能給外面所談論麼?”蹇義稱:“這是自古就有的事情,還有什麼可討論的!”楊士奇遂爭論道:“宋仁宗廢郭後,孔道輔范仲淹台諫等十數人入諫而被黜,至今史冊均稱貶,何謂無議!”隨後眾人爭論不休,於是退下。楊榮、蹇義對夏原吉、楊士奇説:“皇上有此志向很久了,不是我們臣下能夠阻止的。”夏原吉稱:“但應當商議處置皇后。”楊士奇稱:“今天我聽到皇上所稱的皇后過失,均非應當廢后的罪過。”於是眾人商議不決 [2] 
次日,宣宗召見楊士奇、楊榮到西角門,問商議結果。楊榮從懷中取出一紙,列出皇后過失二十事,均為詆譭,稱:“以此可以廢后了。”宣宗看了其中兩三件事後,就艴然變色道:“你們這樣誣陷,難道宮廟無神靈就看不到了麼?”對楊士奇説:“你怎麼看?”楊士奇答道:“漢光武帝廢后,詔書曰:‘異常之事,非國休福。’宋仁宗廢后,後來非常後悔。希望陛下謹慎。”宣宗不悦,於是命兩人退下。此後又一天,宣宗召問楊士奇,楊士奇説:“此事皇太后必然有主張。”宣宗稱:“和你們商議,這本就是皇太后之意。”後又一日,宣宗獨自在文華殿召見楊士奇,問應當如何處置。楊士奇於是問:“胡皇后與孫貴妃相處如何?”宣宗説:“非常和睦親愛。但是我看重皇子,而皇后病重不宜子,故欲正其母以區別。現在皇后生病多月,貴妃經常看望,慰藉甚勤。”楊士奇進言道:“現在可趁其生病,而勸導其辭讓皇后位。於是進對都為禮儀,而恩眷亦不衰。”宣宗頷首表示贊同。幾天後,宣宗再次召見楊士奇,稱:“你所説的主張非常好,皇后欣然辭職。孫貴妃不接受,太后亦尚未聽辭。然而皇后仍然堅持辭去。”楊士奇道:“若如此,希望皇上您對待兩位相同。當年宋仁宗廢郭後,而對郭氏恩意加厚。”宣宗贊同並説:“我不會食言的。”於是此議論遂定 [3] 

明宣宗廢后事件結果

宣德三年二月,宣宗令皇后胡善祥上辭位表,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立孫貴妃為皇后:
皇后胡氏,自惟多疾,不能承祭養,重以無子,固懷謙退,上表請閒。朕念夫婦之義,拒之不從。而陳詞再三,乃從所志,就閒別宮。其稱號、服食、侍從悉如舊。貴妃孫氏,皇祖太宗選嬪於朕。十有餘年,德義之茂,冠於後宮。實生長子,已立為皇太子。羣臣鹹謂《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宜正位中宮。今允所請,冊妃孫氏為皇后 [4] 
宣宗之母張太后憐憫胡廢后,經常召居清寧宮。內廷朝宴,張太后命胡廢后位居孫皇后之上,孫皇后亦為此經常感到不快 [5] 
胡氏無過被廢,天下人聽後為之同情。數年後,宣宗亦感到後悔,曾自我解嘲道,“這是我年少衝動所為啊。 [6] 

明宣宗廢后後續

正統七年,一向憐憫胡廢后的張太皇太后去世,胡廢后痛哭不已,次年亦去世,明英宗以嬪御之禮葬至金山 [7] 土木之變中,明英宗被俘,孫太后命郕王監國,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上聖皇太后。當時英宗在迤北,孫皇太后亦多次寄禦寒衣裘。英宗歸朝後,被景帝幽禁於南宮,孫太后數次省視。此後石亨發動奪門之變,首先密告孫太后,得到許可。英宗復辟後,上徽號曰聖烈慈壽皇太后,此為明朝宮闈徽號之始。天順六年九月,孫太后去世,英宗尊諡曰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后,合葬景陵,祔太廟。而英宗生母,竟無人所知 [8] 
孫太后去世後,錢皇后對英宗説:“當年胡皇后賢而無罪,廢為仙師。其死時,人們畏懼孫太后,其殮葬皆不如禮。”於是勸其恢復原位。英宗問大學士李賢,李賢表示贊同,並稱:“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實臨之。然臣以陵寢、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稱陛下明孝。”天順七年,英宗追諡尊胡皇后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修陵寢,未祔太廟 [9] 
參考資料
  • 1.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13):“宣宗孝恭皇后孫氏,鄒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縣主簿也。誠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時時入禁中,言忠有賢女,遂得入宮。方十餘歲,成祖命誠孝後育之。已而宣宗婚,詔選濟寧胡氏為妃,而以孫氏為嬪。宣宗即位,封貴妃。故事:皇后金寶金冊,貴妃以下,有冊無寶。妃有寵,宣德元年五月,帝請於太后,制金寶賜焉。貴妃有寶自此始。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胡後上表遜位,請早定國本。妃偽辭曰:“後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後子耶?”三年三月,胡後廢,遂冊為皇后。英宗立,尊為皇太后。”
  • 2.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28):“先是,上嘗召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諭之曰:“朕年三十未有子,今幸貴妃生子,母從子貴,古亦有之。但中宮宜何如處置?”因舉中宮過失數事。榮曰:“舉此廢之可也。”上曰:“廢后有故事否?”義曰:“宋仁宗降郭後為仙妃。”上問輔、原吉、士奇何無言?士奇對曰:“臣於帝后,猶子事父母。今中宮母也,羣臣子也,子豈當議廢母!”上問輔、原吉云何?二人依回其間,曰:“此大事,容臣詳議以聞。”上問:“此舉得不貽外議否?”義曰:“自古所有,何得議之!”士奇曰:“宋仁宗廢郭後,孔道輔、范仲淹率台諫十數人入諫被黜,至今史冊為貶,何謂無議!”既退,榮、義語原吉、士奇曰:“上有志久矣,非臣下所能止。”原吉曰:“但當議處置中宮。”士奇曰:“今日所聞中宮過失,皆非當廢之罪。”議不決。”
  • 3.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113):“明旦,上召士奇、榮至西角門,問:“議云何?”榮懷中出一紙,列中宮過失二十事進,皆誣詆,曰:“即此可廢也。”上覽二三事,遽艴然變色曰:“彼曷嘗有此,宮廟無神靈乎?”顧士奇:“爾何言?”對曰:“漢光武廢后,詔書曰:‘異常之事,非國休福。’宋仁宗廢后,後來甚悔。願陛下慎之。”上不懌而罷。他日又詔問,士奇曰:“皇太后必有主張。”上曰:“與爾等語,太后意也。”一日,獨召士奇至文華殿,屏左右,諭曰:“若何處置為當?”士奇因問:“中宮與貴妃若何?”上曰:“甚和睦,相親愛。但朕重皇子,而中宮祿命不宜子,故欲正其母以別之。中宮今病逾月矣,貴妃日往視,慰藉甚勤也。”士奇曰:“然則乘今有疾,而導之辭讓,則進退以禮,而恩眷不衰。”上頷之。數日,復召士奇曰:“爾前説甚善,中宮果欣然辭。貴妃堅不受,太后亦尚未聽辭。然中宮辭甚力。”士奇曰:“若此,則願陛下待兩宮當均一。昔宋仁宗廢郭後,而待郭氏恩意加厚。”上曰:“然,吾不食言。”其議遂定。”
  • 4.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28):“皇后胡氏,自惟多疾,不能承祭養,重以無子,固懷謙退,上表請閒。朕念夫婦之義,拒之不從。而陳詞再三,乃從所志,就閒別宮。其稱號、服食、侍從悉如舊。貴妃孫氏,皇祖太宗選嬪於朕。十有餘年,德義之茂,冠於後宮。實生長子,已立為皇太子。羣臣鹹謂《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宜正位中宮。今允所請,冊妃孫氏為皇后。”
  • 5.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13):“宣宗恭讓皇后胡氏,名善祥,濟寧人。永樂十五年選為皇太孫妃。已,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為皇后。時孫貴妃有寵,{後}-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後}-上表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後}-。諸大臣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等不能爭。張太后憫後賢,常召居清寧宮。內廷朝宴,命居孫{後}-上。孫{後}-常怏怏。”
  • 6.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13):“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宣宗後亦悔。嘗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 7.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13):“正統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後}-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嬪御禮葬金山。”
  • 8.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13):“英宗北狩,太后命郕王監國。景帝即位,尊為上聖皇太后。時英宗在迤北,數寄禦寒衣裘。及還,幽南宮,太后數入省視。石亨等謀奪門,先密白太后。許之。英宗復辭,上徽號曰聖烈慈壽皇太后。明興,宮闈徽號亦自此始。天順六年九月崩,上尊諡曰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后,合葬景陵,祔太廟。而英宗生母,人卒無知之者。”
  • 9.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13):“天順六年,孫太后崩,錢皇后為英宗言:“{後}-賢而無罪,廢為仙師。其沒也,人畏太后,殮葬皆不如禮。”因勸復其位號。英宗問大學士李賢。賢對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實臨之。然臣以陵寢、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稱陛下明孝。”七年閏七月,上尊諡曰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修陵寢,不祔廟。”
  • 10.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諱祁鎮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嫡長子母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八配聖章皇后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