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光鄉

鎖定
明光鄉位於騰北邊陲,處在東經98°33′ ,北緯25°30′ 的經緯線上。東西相間12.8千米,南北相距54.4千米,國土面積698平方公里。明光鄉東與界頭鄉接壤,南與固東鎮相連,西接滇灘鎮,北與鄰國緬甸相毗鄰。國境線長54.38千米,有六號、正七號、中七號、副七號、八號、九號界碑及五條重要的邊貿通道,是我縣的三個口岸鄉鎮之一,也是祖國西南門户中的一個邊陲重鎮。耕地面積60471畝,其中:水田32628畝,旱地27843畝,2003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1528元。
中文名
明光鄉
面    積
698 km²
人口數量
36635人
耕地面積
60471畝

明光鄉區劃人口

明光鄉轄9個村委會,171個村民小組,鄉政府所在地位於順龍村小辛街,距縣城60千米。2003年末全鄉總人口36635人,其中少數民族2426人。

明光鄉自然條件

明光鄉地屬兩山峽谷狹窄山區,呈口袋形分佈。最高海拔3500米—叫雞冠樑子,最低海拔1800米—鴉烏電站,平均海拔為1903米。
明光鄉氣候屬亞熱帶雨林氣候,受印度洋曖流影響,夏季雨量較多,年降雨量1800毫米,最高氣温28℃最低氣温-4℃,平均氣温12.5℃,積温4800℃。 [1] 

明光鄉經濟情況

財政:2003年財政總收入669.56萬元,佔任務數的10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35.56萬元,同比增收60.6萬元,增長22%;上劃收入完成322.12萬元。財政總支出442.37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11.17萬元,基金預算支出31.2萬元。
邊貿進口情況:竹子4378噸,碳287噸,原木58775m3 , 樹瘤99噸 ,鋸材9613 m3 ,境外礦石498噸 。
糧食:小春糧豆總產達303.8萬公斤,同比增長5.7萬公斤。大春糧豆總產1070.9萬公斤,同比增31.5萬公斤,增3.03%。其中包穀246萬公斤。糧食總產比年初預計的1361萬公斤增13.7萬公斤。比2002年增37.2萬公斤,增2.77%。
烤煙:2003年全鄉種植烤煙2000多畝。烤房改造完成72座。收購煙葉18.9萬公斤,同比增8127.8公斤。羣眾收入比2002年增11.65萬元。實現税收41.6萬元,同比增2.6萬元。
林業:在鞏固2002年2503.8畝退耕還林、2444.6畝荒山造林、700畝速生豐產林的基礎上,完成2003年3949畝退耕還林和3980畝荒山造林面積。全鄉的退耕還林驗收工作已經結束。一年來我該鄉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共發生火警、火情3起,過火面積2.4公頃,受災0.8公頃。查處林火案件和違反規定用火2起。
畜牧:至今累計播種牧草800多畝,有近500畝的正在使用。建成高樓子種草養畜示範村,該項目涉及農户50户,200多人。現有牲畜存欄牛325頭,其中能繁母牛136頭;羊287只;豬835頭。已種草358畝,每刀畝產鮮草800公斤以上,通過不斷的總結經驗,改善措施,產量不斷提高,畝產可達10—15噸。一年來全鄉共完成牛凍精改良856頭,完成生豬雜交改良9165窩,其中人工授精3256窩。全鄉生豬存欄達38050頭,同比增217頭;牛21058頭,同比增234頭,羊15685只,同比增627只。大牲畜出欄豬23865頭,牛5036頭,羊9028頭。畜牧業純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2%。畜牧業已成為農村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明光鄉基礎設施

1、交通:兩期工程總投資1250萬元的辛街至自治全長28公里的四級彈石路,經驗收後投入使用;完成了全長4.62公里,總投資240餘萬元的自治至高樹根河礦山路;完成了總投資24餘萬元,全長4.32公里的鴉烏硅灰石礦山公路建設。投資5600元對煙區道路進行了維修。
2、集鎮:完成了總投資24萬元的東營集鎮街面改造工程;完成了總投資25.6萬元的鴉烏集鎮街面改造工程。
3、能源:協助縣電力公司完成總投資460萬元,全長20公里的辛街至自治35KV輸變線路的架設工程,建成辛街、自治兩個變電站。明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1300萬元,裝機容量2000KW廠用東河電站已在建設之中。
4、通信:新建了地鼓塘、鴉烏的“139”發射塔,同時新建了東營“130”移動電話發射塔,辛街“小靈通”基站。使全鄉的信號覆蓋率達95%以上。
5、水利:投資45.4萬元進行了麻櫟大溝、東營大溝的整修,保證了6000多畝水田的供水。投資20萬元,進行了東營880畝高穩農田建設。投資5.83萬元進行了硝塘飲水工程建設,解決了450人的飲水問題。
6、學校建設:共投資250餘萬元加強了教育硬件設施和育人環境建設。完成了投資90餘萬元的明光中心小學教學大樓建設,建築面積1332m2;完成了總投資40餘萬元的豐盛壩完小教學樓建設;完成了總投資35萬元的鴉烏完小運動場建設。另外,建成茶花園完小、沙河完小、嚴家完小等學校的教學樓共及其他學校的綠化美化工作;對明光中學、麻櫟完小進行了房屋維修。辛街中學、中塘完小新建了廁所。自治完小新建了學生食堂、宿舍。

明光鄉社會事業

計劃生育:2003年出生人口控制在544人,出生率為15.0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68‰,計劃生育率為97.06%,綜合節育率為83.42%,落實“三術”742例。
農技推廣:調進優良稻種3.5萬公斤,啤飼大麥5500公斤,雜交包穀10000公斤(保玉7號8000公斤)。進村講課12場次,培訓人數達780人,現場培訓37場次,培訓1.6萬人,以會代訓23場次,培訓650人,廣泛推廣良種良法,使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達32%。
社會治安:年內,轄區內共發生刑事案件45起,破獲35起,破獲率77.8%;受理治安案件24起,破22起,破獲率91.7%;受理民事糾紛117起,調處117起,調處率100%,調處成功115起,成功率98.3%。
宣傳:據不完全統計半年來在省、地、縣各級報刊雜誌、電視上發表圖文70篇,其中省級報刊4篇,地級14篇,縣級52篇。
般預算收入達340萬元,比2003年增32.5萬元,增長10.57%。

明光鄉民族民間文化

明光是一個邊境、民族、貧困為一體的口岸鄉鎮,全鄉少數民族以傈僳族居多,傈僳族是一個有着本族特色文化的民族,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七、初八,傈僳族同胞們都要在自治村舉行上刀杆、下火海、射弩、民族歌舞等盛大的節日慶典活動,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緬遊客前來參觀,現已成為全鄉的一個特色文化亮點。36歲的傈僳族青年李國書曾於2002年5月被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民族民間舞蹈藝人”的稱號。明光境內自然景色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道教聖地——雲巖寺,有以高黎貢山、大竹壩為代表的自然風光休閒和著名的抗英名將左孝成故里。自治村傈僳族原生態的民族民間文化正成為我鄉乃至全縣的一個旅遊新亮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