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昆陽

(昆明市晉寧區區政府所在地)

鎖定
昆陽街道辦事處坐落在美麗的滇池南岸,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接上蒜鄉鎮,南鄰寶峯鎮,西與二街鄉接壤,北鄰西山海口街道。昆洛公路、安晉公路、崑玉公路、崑玉鐵路越境而過。崑玉鐵路在境內的中誼村、儲英村設火車站2個,交通通訊便捷。全鎮滇池沿湖線28.9公里,滇池沿岸有水產養殖2000餘畝。全鎮有林地4613公頃,森林覆蓋率38.5%。是我國明初航海家鄭和的故里
中文名
昆陽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
面    積
119.79 km²
人口數量
約 8.42 萬

昆陽簡介

街道總面積119.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194.1畝,人均耕地0.74畝(把居民計算在內,人均耕地僅有0.37畝)。轄27個村(居)委會,82個自然村,9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4178人,其中農業人口44942人,居民39236人。全鎮現有中學2所,小學17所,在校中學生 1552人,小學生6282人,教職工435人。
全鎮現有企業2429家,其中股份制企業3家,有限責任分司21家,集體企業3家,私營企業115家,個體企業2287家,基本形成了以光學、磷化工、機械製造、建築、交通運輸、加工業為龍頭的主導產業。
2007年1—5月完成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01580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1560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152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550萬元,新上、技改、擴建項目6個,投資總額635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2500萬元。
光學工業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已通過“雲南省縣域經濟發展規劃評審組”的評估論證,被列為晉寧縣的4個優先發展項目,爭取到省級貸款貼息20萬元,“控詳規”設計基本完成,主要由雲光、宜興、遠達等光學公司組成。青山機械製造工業生產基地項目,現已進入“控詳規”設計、項目申報的前期準備階段,地理位置主體位於昆陽鎮環古城青山,規劃面積1.98平方公里,現有規模200畝;主要由台成、技恩西、西萊科等7家企業組成;產品結構主要有數控機牀等精密機械。產品除銷往國內大中城市外,主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國外市場。光學工業基地和青山工業基地被列為縣一主、四附的發展規劃。
昆陽鎮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全面務實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全鎮有農業人口41972人,有種植面積38191.5畝,其中糧食 17714畝。發展蔬菜種植5882畝。鮮切花種植面積達10620畝,年產鮮切花近5億枝,年產值達9000多萬元。是昆明地區繼呈貢之後發展最大的花卉種植區域,在花卉業中享有“玫瑰之鄉”的盛譽,鮮切花銷售在斗南市場上佔有很高份額。昆陽鎮無公害蔬菜種植,其特色是2600畝的白蘿蔔及1500畝的魚腥草規模連片化種植,優質、無污染,極具市場競爭力。目前,該鎮已形成了以蔬菜、花卉為主,以淡水養殖、畜禽養殖、經濟果林、糧食生產為輔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形成了以加工業、勞動力密集產業、規模企業配套業的二、三產業發展格局,這些產業支撐了農村經濟和城鎮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大部份農(居)民羣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經濟收入。依託特色產業,農民羣眾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二、三產業蓬勃發展,集體經濟實力逐步增強。
昆陽鎮為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發展農業產業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成立了花卉協會。花卉協會現有會員250人,下設分會13個。協會的成立促進了“公司+農户”的訂單農業,起到了良好的產業典型示範作用。

昆陽歷史沿革

昆陽鎮是航海家鄭和故里。世界著名磷都之一。戰國時楚將莊蹻開滇,以此地為中心,建立滇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封常羌為滇王,置益州郡。滇王國都和益州郡治均設於此,稱滇池縣。詞唐武德四年(621)於東部置晉寧縣(晉寧縣名從此始),屑昆州;於西部置望水縣。宋大理國時為陽城堡部和巨橋部。元代改為晉寧州和昆陽州。1913年廢州,設晉寧縣和昆陽縣。1958年昆陽縣併入晉寧縣。1960年由玉溪地區劃歸昆明市。

昆陽歷史名人

昆陽是我國明初航海家鄭和的故里。為了紀念鄭和航海的歷史事蹟,在昆陽山上建了鄭和公園,佔地 250餘畝,蒼松翠柏與果林交映。南大門巍峨壯觀,兩側有“鄭和下西洋”的浮雕,浩浩蕩蕩船隊,向西乘風破浪,氣勢雄渾。東大門在昆陽大街中段,玻璃坊頂,翼角紅牆。園內建有“鄭和紀念館”和“馬哈只碑”等。
由東門入園,先達鄭和紀念館,館址在原明代兩層建築玉皇閣內,裏面陳列着100多件各式各樣的珍貴文物。其中有鄭和航海圖,鄭和遠洋樓船模型、鄭和下西洋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紀念館西面松柏林中,有鄭和父親馬哈只墓,墓前立有“馬哈只碑”。此碑是明永曆9年(1411年)鄭和主立,字跡經570餘年的風雨仍很清晰。因鄭和11歲喪父,已記不清父親的名字,只知道祖父和父親都到達回教聖地麥加朝聖,被人們尊稱為“哈只”(阿拉伯語意為虔誠而有學識修養的巡禮人),於是碑文中便寫“公字哈只”,碑也就俗稱“馬哈只碑”了。碑文對馬公籍貫、身世、任職等記述頗確,正碑兩側還有後人立的兩碑,一是師範(荔扉)所錄“明史.三保太監鄭和傳”,另一是夏光南的“鄭和太公墓誌銘跋”。此外還有“鄭和紀念亭”,立在紀念館南面的芙蓉叢中。在世界航海史上,人們只知道推崇哥倫布,讚揚麥哲倫,其實更值得推崇的還有鄭和。據史料考證,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早87年,比麥哲倫早116年。這位偉大的航海家,先後七次出駛西洋,經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遙涉滄溟十萬裏,創造了難以想象的人間奇蹟。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説過:恐怕明朝明成祖時候,鄭和下西洋還算是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