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旬陽民歌

鎖定
旬陽民歌,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地方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安康市旬陽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踞巴山。旬陽民歌歷史悠久,收集到的流傳在縣境內的傳統民歌多是清代末期和民國時期的作品。 [1]  旬陽民歌曲調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大體分為號子、山歌、小調、風俗歌曲四類。風俗歌曲在旬陽民歌中僅有少量存在,多在酒宴、祭祀活動中演唱。 [2] 
2014年11月1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59。 [3] 
中文名
旬陽民歌
批准時間
2014年11月11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159
申報地區
陝西省旬陽縣

旬陽民歌歷史淵源

旬陽民歌作品 旬陽民歌作品
傳統民歌多源自明代中葉以後。旬陽雖早在西漢建縣,但山大人稀,地域偏僻,自然條件惡劣,經濟並不發達,加之歷代的戰亂,直至明代中期,這裏還“政治不綱、寇盜蔓延、出入充斥、邑井蕭條”。如《漢志》所稱“火耕水耨,飲食給而不憂凍餓者,蓋難言之。”(清乾隆《重修旬陽縣誌》序)。
明清兩代,南方和中原各省居民,紛紛向秦巴山區遷徙,是旬陽近代人口發展的基礎。移民開發帶來了生產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能夠收集到的流傳在縣境的傳統民歌,是清代末期、民國時期流傳在旬陽的民歌。
新中國建立以後,廣大的音樂工作者,重視民間藝術的發掘與保護、蒐集與整理。從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來,省地各級音樂工作者曾多次、多人來旬陽採風,收集整理旬陽民歌,特別是20世紀七十年代末到20世紀八十年代中,全國範圍內的民間音樂集成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4] 

旬陽民歌基本特徵

旬陽民歌民歌種類

旬陽民歌作品 旬陽民歌作品
旬陽民歌品種大體分號子、山歌小調、風俗歌曲四類。
旬陽民歌中的號子在旬陽民歌中數量雖不多,但它反映勞動生活的實用性和表現性都得到了體現,具體有船工號子、勞動號子等。號子節奏整齊、鏗鏘有力、曲調簡樸、情緒激烈、性格豪邁,多采用一唱眾合的演唱形式。
旬陽民歌中的山歌又稱為“喊調子”,多在砍柴、放牧、種植等勞動中或向遠處的人遙遞情意,對答傳情等交流情感中演唱,有的聲調高亢、嘹亮,節奏舒展自由,多半以自由延長音,俗稱“吆號子”;有的詼諧風趣、曲調悠揚,被稱作“打仗”。旬陽民歌的山歌調子有無詞和有詞兩類,無詞山歌純用襯字襯腔,仿擬自然音響,齊唱時還有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部,這類山歌調子悠揚、速度徐緩,多用高腔演唱。
旬陽民歌中的小調在旬陽民歌中數量最多,它曲式結構規整,流傳最為廣泛,大多為分節歌,有程式化的襯詞襯腔,長於敍事,表現手法多樣,具有曲折、細膩的特點。它們的音樂特點是表達的途徑比較曲折。常常寓意於敍説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風物,或藉助於傳説古人,婉轉地表達出內心的意思來。表現手法細膩、簡單規整。曲調音域不寬,一般都在一個八度內,襯腔、襯詞、方言、方音,特點明顯。風俗歌曲在旬陽民歌中有少量存在,多在酒宴、祭祀等活動中演唱。 [5] 

旬陽民歌演唱曲調

旬陽民歌演唱曲調具有南北過渡,兼容幷蓄的特徵。旬陽民歌屬於南北交匯和過渡的色彩區域,加之旬陽明清兩朝代移民的因素,旬陽民歌既有荊襄楚調,也有巴蜀川腔,中原的晉豫之聲,西北的秦隴之風,同時又區別於安康其它縣的民歌而自成一體。其曲調以微調式歌曲最多,也有宮調式、商調式等,旋律線條大多平穩簡潔、音程以級進式為主,很少跳進,音域一般不超過八度。旬陽民歌在風格和色彩上呈現出多風格、多色彩,南北過渡和兼容幷蓄的特徵。旬陽民歌的兼容性特徵,還表現在它與歌與舞的結合,説與唱的結合上。 [6] 

旬陽民歌代表作品

旬陽民歌的愛情題材作品有《想姐想的不耐煩》《桂花嶺》《愛姐白》《勸郎》《送郎》《望郎》《隔河望姐姐穿綠》《郎在對門打錦雞》《莫把妹娃兒曬壞了》《妹娃兒嘴香》等。 [7] 
旬陽民歌的勞動題材作品有《長工調》《受折磨》《船工號子》《五更吃酒》《桑木扁擔》《扯板》《女娃十頓打》《賣毛蘭》《賣雜貨》《賣扁食》《進竹林》《放竹排》《割麥子》《打桑棗》《砍黃篙》《摘花椒》《打豬草》《掃稻場》《採茶》《打魚》《織布》《紡棉花》《挑水歌》《洗衣裳》《放牛哞》《放羊調》《扯葛藤》《撿乾柴》《鍛磨錘》《開染坊》等。 [4] 
旬陽民歌的紅軍歌謠作品有《十送紅軍歌》《拉壯丁》《八路軍來得好》《婦女參軍歌》《姑娘放哨歌》等。 [4] 

旬陽民歌傳承保護

旬陽民歌傳承價值

旬陽民歌傳承保護
旬陽民歌傳承保護(3張)
旬陽民歌歷史悠久、曲調豐富、種類繁多、風格迥異,保護與傳承旬陽民歌,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研究漢水文化和陝西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展現地方文化特色,為廣大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激發人民羣眾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8] 
旬陽民歌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存量很大,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旬陽曆代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態,是瞭解旬陽社會發展歷史的佐證。旬陽民歌題材品種齊全,形式多樣,全景式、多層次表現了旬陽曆代勞動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情感交流的印記,體現了旬陽明清川陝大移民形成的多色彩、多風格、過渡性、交融性民間文化特色。 [9] 
旬陽民歌具有南北方交匯的色彩,在明清時期由於旬陽移民的現象,造就了旬陽民歌的多種風格以及多種唱法,但旋律大多平和簡潔、音域不廣。旬陽民歌同時也全面、深層次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情感訴求。將旬陽民歌引入到學校音樂課本教學中,校園內傳唱旬陽民歌對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有重要的意義。 [10] 

旬陽民歌傳承人物

編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民族
類別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5-2174
1965年10月 [7] 
漢族
傳統音樂
Ⅱ-159
旬陽民歌
陝西省旬陽縣 [11] 

旬陽民歌保護措施

1981年8月,在歷屆縣委、政府的重視下,經過老一輩的羣文工作者的努力,結集成冊的《旬陽民歌集成》共有七卷,收集各類民歌( 包括曲藝和小戲曲)868首,其中34首被《陝西民歌集成卷》收錄。為旬陽民歌的傳承和創新,保存了珍貴的資料,也為學習、瞭解傳統民歌,創新和發展旬陽民歌提供了條件。 [9]  [1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旬陽縣文化館獲得旬陽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3]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旬陽民歌”項目保護單位旬陽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15] 

旬陽民歌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中央教育頻道演播廳錄製的旬陽民歌
中央教育頻道演播廳錄製的旬陽民歌(2張)
2018年8月1日下午,在中央教育頻道演播廳錄製的旬陽原創新民歌《姐兒生的白飄飄》、原創少兒羣舞《帽圈圈》完成。這是旬陽民歌這一非遺題材首次登上CCTV15音樂頻道《百年歌聲》欄目。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