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早發

(羅鄴詩作)

鎖定
《早發》是晚唐詩人羅鄴創作的一首詩作,作品體裁為七言律詩 。描述詩人早行時的孤獨與艱辛,展現了對家鄉的思念與旅途的愁苦。
作品名稱
早發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羅鄴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早發作品原文

一點燈殘魯酒①醒,已攜孤劍事②離程③。
愁看飛雪聞雞唱④,獨向長空背雁⑤行。
白草⑥近關⑦微有路⑧,濁河⑨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⑩,況是驅羸⑪客⑫塞城⑬。

早發註釋譯文

早發詞句註釋

①魯酒:人們邀請客人飲酒,常謙稱自己的酒為“魯酒”,表示酒很薄。
②事:服侍、侍奉。這裏指相伴左右,相隨。
③離程:離別朋友之後的征程。
④雞唱,猶言雞鳴、雞啼。此處有“雞唱”,原因是因為下文的“近關”,不然在茫茫胡天是聽不到雞唱的。
⑤雁:詩人去北邊大漠時應是深秋時節,詩人北行,雁南飛,故曰背行。
⑥白草:應為牧草,似莠yǒu而細,無芒,其幹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西北邊疆生長的常見草類。
⑦關,應為雲伽關。
⑧微有路:微,不顯露,這裏為什麼“有路”?原因是這裏與雲伽關靠近,因常有人出入,但“微”又説明這地方 雖然近關,但也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詩人還得加緊趕路。
⑨濁河,一為黃河之兼稱,一為水渾濁之河流,一為晉西北紫河。
⑩迢遞:遙遠的樣子。
⑪羸léi,瘦弱。
⑫客:旅居他鄉。
⑬塞城:邊塞之城。當時詩人是去唐朝的單于大都護府,單于大都護府也稱單于牙帳,它的前身是雲中都護府,是唐代中央政府設在版圖內最北的軍政機構之一,位於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

早發白話譯文

燈光微弱,近乎熄滅,酒醒了,自己揹着孤劍準備離開。
惆悵的看着漫天飛舞的白雪,聽着農家裏的雞鳴,獨自一人朝着與返鄉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
晨霜猶在,草呈白色,光線尚暗,道路還看不分明;
時間較早,氣温低,渾濁的河流也因天寒而早已被凍住了,沒有聲響。
這其中的來往本來就路途遙遠,何況是驅趕着我這年老之人,將客居在邊塞城中。

早發作品鑑賞

詩題為早發,首聯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經攜劍登程。頷聯中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轉至頸聯,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獨向長空背雁行”,“背”是揹着,也就是方向相反。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孤獨寂寞的飄泊之感和濃重的思鄉之情)。

早發作者簡介

羅鄴 (825—?),晚唐詩人,字不詳,餘杭人,有“詩虎”之稱。與宗人羅隱、羅虯齊名,號“江東三羅”。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一生不得志,參加科考十餘次均不中,後經韋莊推薦被朝廷補闕,做了一些小官。在光啓末年至大順間(888—891),羅鄴以垂老之身,踉齧北行,往單于帳前任職。生活在萬里沙漠中,舉目無親,舉事無成,前途無望,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