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早春送郎官出宰

鎖定
《早春送郎官出宰》是唐代詩人張隨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是一首贈別詩。詩人希望友人出任地方官後,輕刑簡政,鳴琴而治,寫得相當豪放樂觀,全無哀怨情緒,是盛唐時的作品。
作品名稱
早春送郎官出宰
作    者
張隨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排律

早春送郎官出宰作品原文

仙郎今出宰,聖主下憂民。紫陌軒車送,丹墀雨露新。
趨程猶犯雪,行縣正逢春。粉署時回首,銅章已在身。
鳴琴化欲展,起草戀空頻。今日都門外,悠悠別漢臣。

早春送郎官出宰作品註釋

(1)郎官:漢代稱郎中、侍郎、郎中為郎官,唐代以後專指郎中、員外郎。
(2)出宰:由京官出任地方長官,稱為出宰。
(3)仙郎:唐代稱尚書省各部的郎中、員外郎為仙郎。
(4)聖主:對皇帝的尊稱,猶言聖明的主上。
(5)紫陌(mò):陌,田間小路。紫陌,專指皇都郊野的道路。
(6)軒(xuān)車:一種曲轅有(車番)的華貴車輛,為大夫所乘。事見班固白虎通·車旗》:“諸侯路車,大夫軒車。”
(7)丹墀(chí):台階。在古代,宮殿前的石階漆成紅色,稱為丹墀。
(8)粉暑:尚書省的別稱。漢代尚書省,用胡粉塗壁,畫古賢人列女,故以粉暑為名。
(9)銅章:即銅印。唐制,諸司都用銅印。
(10)鳴琴:鳴琴而治的省語。《呂氏春秋·察賢》篇:“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後一般用以稱頌地方官政簡刑輕。
(11)都門:京都城門,也稱國門。
(12)悠悠:憂思。《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詩所用“悠悠”,意義相同。 [1] 

早春送郎官出宰作品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七八一,署名為袁求賢。《文苑英華》卷一八九錄載了同一首詩,署名為張隨。依《文苑英華》,將該詩作者定為張隨。

早春送郎官出宰作者簡介

張隨,唐代詩人,生平不詳,大約生活在盛唐時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