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鎖定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遺址發掘了90座中小型墓,分為4個區域,其中1、2、3區墓葬各有高大的封土,呈三角形分佈。封土為堆築而成,未經夯打。每座封土之中都包含數量不等的中小型墓葬,並有早晚打破關係。3個較大封土之中共有84座墓葬。墓地從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延續約400年。除17座磚室墓大部分被破壞外,豎穴土坑木槨墓基本保存完好。
中文名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遺址時代
漢代
入選年代
2002年
發掘單位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遺址概況

遺址時代:漢代
入選年代:2002年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遺址內涵

一號封土的規模最大,面積約2000平方米,封土內墓葬的規格最高,保存最好。絕大部分墓葬葬具為一棺一槨,也有一棺重槨、一槨重棺、一槨雙棺等。墓葬中盛行設置器物箱,一般設置頭箱、腳箱或邊箱。木質棺槨全部採用楔卯結構扣合,製作考究,棺內外髹朱漆或黑漆。出土文物豐富精美,陶、銅、漆、木、玉、鐵、角器等各類文物1200件。其中500件漆木器和大量絲織品是發掘的重要收穫之一,不僅數量多,且是山東省目前保存最好的,是研究漢代漆器製造業和紡織手工業的工藝水平的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發掘意義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的發掘,基本搞清了封土墓的堆積形式和形成過程,為如何認識封土墓葬的性質提供了新的資料。墓地完整的棺槨結構、清晰的封填、下葬方式、隨葬品組合和形制特徵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時代和地域特點等,為研究漢代墓葬埋葬制度和埋葬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