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通史

(2019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日本通史》是2019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瑋。 [1] 
書    名
日本通史
作    者
馮瑋
類    別
日本史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11月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52027259

日本通史內容簡介

本書由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馮瑋先生撰就。詳細講述了“日本”的由來,剖析了日本獨特的“攝關政治”的形成和“武家政權”的建立,從織田信長“天下布武”到德川將軍“元和偃武”的日本統一;描述了傳承至今的神道教、物語、和歌、俳句、浮世繪、猿樂、屏障畫等獨特的日本文化;展現了明治維新後日本風雲激盪的現代化進程;論述了中日戰爭的爆發和逐步擴大,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和*終的“東京審判”;分析了日本戰後政治“55年體制”的解體,追蹤了日本戰後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的足跡。
全書涵蓋日本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思想文化的變遷。史實豐富,見解獨到,言近旨遠,啓人心智。自問世以來,一再加印,獲得讀者的一致好評。

日本通史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史前時代
一、 日本列島的形成和日本人的起源
二、 先土器時代
三、 “我國的黎明期——繩文時代”
四、 “文政十一年彌生十日”
作者點評
第二章 古墳·大和時代
一、 倭人·邪馬台國·古墳
二、 “大和朝廷”的建立和倭的初步統一
三、 “國家制法自滋始焉”
四、 “興隆三寶”和“飛鳥文化”
五、 “大化改新”在刀光劍影下進行
六、 律令制國家在“同室操戈”中建立
七、 “因為日出東方,故稱我國為日本”
八、 白鳳文化
作者點評
第三章 奈良時代
一、 “和同開珎和平城京是律令國家的象徵”
二、 奈良時代:“政情不安和混迷的時代”
三、 “日本”版圖的迅速擴大
四、 “遣隋、遣唐使的波及效應”
五、 “文字的普及和個性的誕生”
作者點評
第四章 平安時代
一、 遷都平安·鞏固皇權
二、 “虛弱的天皇和幼帝接連登基”
——“攝關政治”的前提
三、 “由上皇或法皇在院廳主理國政”
四、 唐風文化與國風文化“共存共榮”
五、 佛教文化的繁榮
作者點評
第五章 鎌倉時代
一、 “源平爭亂”
二、 鎌倉:武家政權的發祥地
三、 執權治世的時代
四、 “莊園制”和“御家人制”
五、 忽必烈征伐:“文永、弘安之役”
六、 鎌倉時代的“紋化”
七、 “鎌倉新佛教”
作者點評
第六章 室町時代
一、 “一天兩帝南北京”
二、 “南北一統”和室町鼎盛
三、 “亂”:從“禪秀之亂”到“應仁之亂”
四、 “中世紀是‘一揆’的時代”
五、 日明覆交和“勘合貿易”
六、 神與佛的“共生”
七、 “傳承至今的日本獨特的文化”
作者點評
第七章 戰國時代
一、 “應仁之亂”:日本歷史的里程碑
二、 “天下布武”
三、 “天下布武路線的轉換”
四、 “從統一天下到侵略朝鮮”
五、 “吉利支丹時代”的興衰
六、 “安土·桃山文化”和“南蠻文化”
——東西文化並行格局的形成
作者點評
第八章 江户時代
一、 “元和偃武”:走向近世社會
二、 幕藩體制的建立和享保改革
三、 田沼政治和寬政改革
四、 “大鹽之亂”和“天保改革”
五、 “鎖國”和“開國”
六、 尊王攘夷:明治維新的前奏
七、 從“公武合體”到“大政奉還”
八、 儒學的全盛和“諸學”的並行
九、 並行不悖的“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
作者點評
第九章 明治時代
一、 定製·改元·遷都·變法
二、 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
三、 “外徵論”和“安內論”的衝突
四、 “大久保體制的三大歷史遺產”
五、 超然主義·政黨內閣·桂圓體制
六、 修改條約:明治政府的首要外交課題
七、 改變東亞秩序的“甲午戰爭”
八、 日英同盟條約:日俄戰爭和日韓合併的“通行證”
作者點評
第十章 大正時代
一、 “大正政變”
二、 邁上“真正的政黨內閣”的“台階”
三、 “平民首相”原敬
四、 “護憲三派內閣”
五、 從“小村外交”到“幣原外交”
六、 “大正民主”的政治思潮
作者點評
第十一章 昭和時代(戰前)
一、 “改朝換代”:裕仁登基·田中登台
二、 從“皇姑屯事件”到“九一八事變”
三、 “九一八事變”和“十月事變”
四、 衝破“華盛頓體制”
五、 “盧溝橋事變”·“北支事變”·“支那事變”
六、 “支那事變”的擴大
七、 構築“大東亞共榮圈”
八、 南進——“日本刀”直逼“山姆叔”
九、 “攀登新高山·1208”
作者點評
第十二章 昭和時代(戰後)
一、 “和平”在蘑菇煙雲中升起
二、 “戰後處理”和“戰後改革”
三、 “東京審判”
四、 戰後復興和“舊金山體制”的建立
五、 50年代:日本政治、經濟、外交的分水嶺
六、 60年代:創造“東方奇蹟”
七、 70年代:“兩次尼克松衝擊”和“石油衝擊”
八、 80年代:昭和時代在內政外交的劇變中謝幕
作者點評
未了章: 平成時代……
一、 “象徵天皇制”的延續
二、 “泡沫經濟”的崩潰和“55年體制”的終結
後記

日本通史作者簡介

馮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曾赴日本京都大學留學,1993年獲博士學位。自1995年先後任日本神奈川大學客座研究員、韓國高麗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慶應大學客座教授。著有《日本經濟體制的歷史變遷——理論和政策互動》、《﹤菊花與刀﹥精讀》等專著6部;另有日譯漢《昭和時代見證錄》等多種譯著。以中文、日文、英文在海內外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大部分刊載於《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日本學刊》等權威、核心刊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