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標準時間

鎖定
日本標準時間(日本語:にほんひょうじゅんじかん;英語:Japan Standard Time;縮寫:JST)是日本所採用的標準時間,記錄為UTC+9。比世界標準時間(倫敦時間)快九小時,與韓國標準時、印度尼西亞東部時間和俄羅斯的雅庫茨克時間是同一時區,日本沒有實施夏時制
日本標準時間是在1886年7月13日公佈的明治19年敕令第51號《本初子午線經度計算法及標準時之件》(日本語:ほんしょしごせんけいどけいさんほうおよびひょうじゅんじのけん)中制定。
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是日本標準時間主要的規範設施,日本標準時子午線(東經135度線)經過此地。日本標準時間是日本所採用的標準時間,比世界協調時快九小時,與韓國標準時、印度尼西亞東部時間和雅庫茨克時間是同一時區,由獨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管理。
中文名
日本標準時間
外文名
にほんひょうじゅんじ
英    語
Japan Standard Time
縮    寫
JST
歷史沿革
日本標準時間是在1886年7月13日公佈的明治19年敕令第51號《本初子午線經度計算法及標準時之件》(本初子午線經度計算方及標準時ノ件)中制定。1888年1月1日起,將東經135度的時間確定為日本標準時間,以東經135度線為日本標準時子午線。1895年12月28日公佈(明治天皇簽署日期為1895年12月27日)、1896年1月1日施行的明治28年敕令第167號《標準時關聯文件》(標準時ニ關スル件)又制定了“西部標準時”,將東經120度(GMT+8:00)的時間定為西部標準時,使用地區包括了八重山羣島、宮古羣島與台灣、澎湖羣島;東經135度的時間改稱“中央標準時”。西部標準時與中央標準時之間有1個小時的時差。
1937年9月25日公佈、1937年10月1日施行的昭和12年敕令第529號《明治28年敕令第167號標準時關聯文件修正案》(明治二十八年敕令第百六十七號標準時ニ關スル件中改正ノ件)刪除《標準時關聯文件》第2條,廢除西部標準時,以中央標準時為日本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