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國古屋敷村

鎖定
《日本國古屋敷村》是小川紳介執導的紀錄片,於1982年上映。
該片考察了古屋敷村氣候與稻水種植之間聯繫,展現了時代與社會變遷對村民生活的影響。
中文名
日本國古屋敷村
外文名
ニッポン國 古屋敷村
類    型
紀錄片
製片地區
日本
拍攝地點
日本山形縣古屋敷村
導    演
小川紳介
製片人
伏屋博雄
片    長
210 分鐘
上映時間
1982年11月1日
對白語言
日語
色    彩
黑白
imdb編碼
tt0082819

日本國古屋敷村劇情簡介

小川紳介 小川紳介
《日本國古屋敷村》從1980年古屋敷村遭受寒流,水稻欠收嚴重開始講起。影片的前半部分通過實驗和證明,介紹了古屋敷村的自然狀況——地形和氣象,用科學的方法解釋了水稻欠收的原因;後半部分,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建立在這樣的自然狀況基礎上的古屋敷村,通過對村民的採訪,展現村民的日常生活、村子的歷史、現代生活方式對村莊的影響。
很久以前,有人勇敢地進入了寒冷得辣椒都不會變紅的山中,開拓了一個村莊,這就是古屋敷村。因為地理和氣候原因,單靠種水稻很難餬口,所以當地在明治時代中葉就早早開始了養蠶和燒炭,並使之興隆。山上,白雲繚繞中矗立着一個接一個的炭窯。燒炭曾是當地男人唯一終身從事的職業,而且家家都養蠶。在時代大潮的衝擊下,原來十八户的人家,現在只剩下了八户,燒炭人也只剩下了一個。年輕人都到城裏工作去了,白天,這裏只剩下老年人。 [1] 

日本國古屋敷村主創團隊

職務
姓名
導演
小川紳介
攝影
田村正毅
現場錄音
菊池信之
錄音
淺沼幸一
詩歌朗誦
木村迪夫
音樂
關一郎
製作
伏屋博雄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2] 

日本國古屋敷村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1984年
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費比西獎-新電影論壇

日本國古屋敷村幕後製作

《日本國古屋敷村》屬於導演小川紳介的“牧野村”系列。為了拍攝該系列,小川紳介及其團隊在山形縣古屋敷村駐紮了十三年,《日本國古屋敷村》問世於他們在古屋敷村的第七個年頭。拍攝期間,攝製組和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鬥爭、同勞動,甚至一起種水稻、打年糕、養蠶、做咖喱飯、打麪條、烤麪包、曬柿子幹。 [4-6]  而且,在小川大力推動下,兩年一度的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問世。 [7] 
在影片中,小川導演將稻作、山土、民俗、歷史和現實融匯一爐,試圖以鄉村為根基探求日本“古國”與現狀命運 [5]  。因為小川花了大量精力去拍攝水稻,一般的觀影者會以為這是一部“科教片”。不過,在《收割電影》一書中,小川表示,用自己動手製作的顯微鏡攝影機,跟蹤稻子生殖、成長、腐爛的過程,“看到另外一個大的生命鏈”,表面上是在拍稻子,其實是在正視生命的真相,“幾乎完全就是一個宗教式的大自然的曼陀羅宇宙”。 [8] 
《日本國古屋敷村》拍攝了大量素材,其中有十五小時的內容因為與影片主線沒有太多聯繫,所以被小川忍痛剪掉。在小川去世後,其遺孀將這些素材交給中國電影人彭小蓮,製作完成了紀錄片《滿山紅柿》,於2001年上映。 [6] 

日本國古屋敷村製作發行

上映時間
上映國家
1982年11月1日
日本
1984年2月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2010年6月13日
中國(上海MIDA紀錄片展映) [9] 
參考資料